发展改革委员会调研报告

时间:2024-08-29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发展改革委员会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发展改革委员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发展改革委员会调研报告

发展改革委员会调研报告1

  结合发改局工作职能职责,深入分析我局现有人才队伍情况,掌握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合理提出优化发改人才队伍,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的对策建议,促进发展改革工作展现新面貌、呈现新亮点,为县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县发展和改革局作为综合研究拟订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经济部门,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确保其职能职责充分发挥,促进发展改革工作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组织力量进行调研,重新全面、详细地发改人才队伍现状,以便于发现问题,找准根源,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迎接新一轮人才挑战做好准备。

  二、发改人才队伍现状

  县发展和改革局下属4个事业单位,即县县域经济发展办公室、县节能监察中心、县经济信息中心和县价格认证中心,共核定编制数60个,其中行政编制29个,事业编制26个,工勤编制5个,全局在编在岗职工53人。

  (一)年龄结构情况

  根据分析显示,发改局年龄结构断层,后继人才严重不足,3550岁人员占全体干部职工的70%,35岁以下青年人占6%,中老年人才多,年轻骨干少,中老年比年轻人工作时间长,有着丰富的经验,协调处理问题更加成熟稳重,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经验主义的问题,接受新知识速度较慢,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时间较长,长期形成的定势思维妨碍了工作创新。

  (二)知识结构情况

  根据分析显示,发改局干部职工绝大多数取得了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大学本科以上16人,占64%;专科以上34人,占30%;其中:初始学历本科以上5个,专科以上4个,经济管理、法律、项目管理等相关专业出生人才相对不足,知识老化,专业知识结构单一。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发展改革工作对高层次专业性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对干部职工理论知识更新更加迫切。

  (三)人才分布情况

  全局53名在岗职工中,本地职工为48人,占职工总数的90.6%;外地引进职工仅5人,占职工总数的9.4%,本地职工占绝大多数,且这些本地职工主要都是因为不愿背井离乡才选择留在工作;外地人才基本是近5年才陆续引进的`,且外流情况较严重,人才引进的力度和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都十分有限。

  三、发改人才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断层现象显现。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过去发改系统在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引进新职工,近年来,通过多渠道引进人才,发改局干部队伍有了显著的变化。但由于长期以来造成的欠账,导致新引进干部的速度略显滞后,不能填补老干部退休带来的缺口,干部断层的现象日益凸显,不利于发改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作用发挥。

  (二)知识结构老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涉及的范围不断拓展,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发改系统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参谋作用和统筹作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的发展对发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发改系统干部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相对滞后,特别是涉及规划、金融、项目投资、物价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导致发改系统在面临新领域、新任务时显得无所适从,参谋、统筹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三)工作激情减退。发改工作面宽量大,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我县经济正处于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阶段,发改工作更加繁重,机关干部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周末、节假日基本得不到保障,工作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压力较大,但经济、政治待遇十分有限,经济上只能勉强满足生活基本支出,非常拮据;政治上上升渠道狭窄,大部分职工“从黑头发干到白头发”仍然是科员,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特别是机关中的事业人员,在工作中是攻坚主力和业务骨干,但受身份限制,没有提拔的机会,时间一长工作激情就消失殆尽,甚至“人心思去”,不利于工作推进和队伍稳定。

  (四)培训学习不足。过去,上级在安排各类学习培训、交流锻炼等活动时,主要考虑了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忽略了中层干部和一般职工,职工往往一两年都没有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交流、上派等锻炼机会更加稀少,导致职工知识结构老化,政策把握不准,业务能力提升缓慢,与工作要求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工作开展。

  四、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内培外引,构建合理的干部队伍结构

  一是建议根据发改系统干部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的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空余编制,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引进力度,及时对老干部退休形成的空缺进行补充,努力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干部梯队;二是通过老干部传帮带、新进干部轮训等措施,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促进年轻干部尽快成长,尽早独当一面,增强发改工作后劲;三是注重对年轻干部生活、政治上的关心、扶持,给年轻干部提供宽松、公正的成长、发展平台,形成年轻干部“引得进来,留得下来,推得出去”的良性循环。

  (二)唯才是用,建立正向的干部流动渠道

  一是坚持“一线用人”机制,干部提拔尽量向经济发展一线、项目建设一线、市场经济一线倾斜,真正让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得到重用,激发干部工作激情和活力,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氛围;二是在选择发改系统领导岗位人员时,适当考虑本系统内部业务熟练、工作敬业、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为本系统职工树立标杆,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发改工作与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都密切联系,建议将发改工作人员分行业交流到各相关部门锻炼,同时将各专业人员调动到发改系统,增强发改系统人员的流动速度,确保发改系统及时、正确掌握各领域新政策、新要求,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统筹协调作用。

  (三)学用结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机制

  一是建议继续通过培训会、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干部培训的同时,探索远程教育、高校短训、挂职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加快提升干部整体素质;二是上派与下派相结合,既要继续加强将干部上派上级部门学习锻炼,增强业务理论知识和政策掌握水平,也要注重下派干部到乡镇、村社,深入基层了解实情,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发展改革委员会调研报告2

  今年以来,全市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和“企业服务年”活动,扎实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经济社会整体实现了平稳快速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年度计划目标,在全省排位靠前,但由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持续趋紧,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化解,推动整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基本特点

  全市经济运行呈现 “迎难而上,平稳发展”的态势。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7.54亿元、增长13.7%,高出年度计划目标0.7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排全省第xx位,其中,

  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增长3.5%、17.4%、13.4%,在全省分别排第xx位、xx位、xx位。

  (一)生产发展势头较好。工业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实现工业增加值542.22亿元、增长17.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xx位。其中,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04.46亿元、增长19.9%。农业平稳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6.72亿元、增长3.5%。全市落实粮食面积878.7万亩,增长2.6%,其中优质稻450万亩,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的51.2%。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共接待游客19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带

  1 动农户近5300户。服务业积极增长。实现增加值398.48亿元、增长13.4%,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但较上半年增幅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同比增长24.4%,实现旅游总收入(不含外汇)同比增长34.5%。

  (二)三大需求动力较强。投资高位运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5.51亿元、增长38.6%,增速较去年同期、今年年度计划目标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0.1个、8.6个和8.8个百分点,与岳阳并列全省第3位(湘潭39.3%、怀化39%)。全市200个重点工程已开工17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5个,完成投资313亿元、增长62.6%。消费趋于稳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2亿元、增长17.7%,与全省增幅基本持平。前三季度,全市家电下乡备案网点1205个,销售下乡产品395730台(件)、增长1.2倍,销售金额10.24亿元、增长1.5倍;市城区商品房销售网上签约17115套、面积212.8万平方米、金额7.46亿元,分别增长24.4%、24.7%、53.2%。19月,CPI同比上涨5.4%、与上半年持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外贸持续上扬。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99亿美元、增长36.1%,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半年提高41.6个、5个百分点,实现了

  一、二、三季度持续攀升。加工贸易快速增长,19月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33亿美元、增长114.78%,欧姆龙自4月份计入我市进出口以来,已累计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4666万美元,居我市加工贸易榜首。

  (三)发展效益积极向好。财政收入高位增长。19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00.1亿元、增长46.6%,增速居全省第一,

  2 高出全省13.3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3.49亿元、增长51.8%。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增长强劲,贡献增量13.68亿元,占税收收入增量的3/4,此外,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税收及非税收入也有较大贡献。城乡居民稳步增收。19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5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166元、增长22.4%,增速分别较上半年提高0.2个、0.6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分别高出年度计划目标0.8个、9.4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有所提升。19月,全市11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19.37%,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分别提升62.3个、37.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1.65亿元,增长49.2%;亏损企业44家,亏损面较上半年下降18.5%;实现利税121.07亿元,增长61.9%,增速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分别提升16.7个、0.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8.73亿元、增长63.7%,增速较上半年提升2.3个百分点。

  (四)要素供应涨势趋紧。资金,截止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84.42亿元,较年初增加175.22亿元;贷款余额582.94亿元,其中新增贷款57.79亿元。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29.47亿元、32.26亿元,票据融资较年初减少3.93亿元。截止9月底,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07亿美元、增长26%,增幅列全省第x位,但是,实际到位内资同比下降10.9%、为139亿元。能源,完成调煤48.4万吨,为计

  3 划目标80.6%。社会用电量54.32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33.21亿千瓦时,分别增长11.8%和16.3%,列全省第8位和第5位。交通通讯,19月,全市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24.2%、30.7%;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18.7%、18%;邮政和电信业务量分别增长15.9%、16.3%。

  二、存在问题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虽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从紧、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银行信贷紧缩等因素影响,我市经济运行中呈现较多困难和矛盾,主要是:一是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7%,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了0.1个和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幅也降低了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中,第

  二、三产业分别较上半年增速下降1.5个和1.7个百分点。在主要经济指标中,农业、服务业增、消费等分别低于年度计划目标0.5、1.6、1.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回调的压力正在加大。二是工业下行压力较大。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回落了1.6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增幅4.9个百分点;特别是7、8、9月份分别只增长17.8%、17.1%、14.3%。规模工业中,19月全市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07.28亿元、仅增长2.5%、低于整体增速17.4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涨幅持续高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前三季度已累计高出2.65个百分点,企业成本压力不断上升,盈利进一步收窄。三是固定资产投资欠账较多。前三季度,全市投资完成

  4 量仅占年度计划的63%,与时间进度相差12个百分点;全市重点工程投资只完成年度计划(500亿元)的62.6%,与时间进度相差12.4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全市固定资产及重点工程投资任务分别达到307亿元、187亿元,日均任务分别达到3.41亿和2.07亿元,压力很大。四是要素供应持续紧张。资金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银行信贷门槛普遍高企,项目建设及企业流动资金融资均受到较大冲击,据调查,我市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上升约30%到40%,不仅加大融资难度,而且提高了融资成本。土地方面,据国土部门测算,我市全年用地总需求约3000公顷,前三季度已批回用地1000公顷,另有640公顷土地正待落实,预期用地缺口约1500公顷左右。用工方面,劳动力工资持续高位运行、技术工人短缺。19月,我市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增幅达15.4%;此外,建筑用工明显上涨,大工、小工工资分别达到约150元/天、100/天,接近沿海城市水平,且劳动力短缺。

  三、宏观经济走势及全年预测

  相比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明显增多,给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了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存在较多积极因素,只要迎难而上,继续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我市经济有望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将顺利实现年度计划目标。

  从不利因素看:国际上,经济复苏缓慢且存在再次衰退的压力。美国经济复杂仍十分乏力,就业增长疲软;西欧意大利、西

  5 班牙等国的`长期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同时,债务危机正从政府层面向银行业扩大,欧洲20多家银行信贷评级被下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为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挑战,被迫继续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盛、惠誉等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这些发展趋势,导致国际市场萎缩且竞争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震动,从而挤压了国内加工企业发展空间,9月份我国出口总额虽同比增长17.1%、但较上月回落了7.4个百分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本月中旬在广东调研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没有结束,它比过去表现形式不同,而且更加复杂了,更为严峻。国内,抑制通胀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难度加大。国家从严宏观调控的政策正在生效,但也导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通货膨胀仍然高企,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达到6.3%,超过上半年的5.4%。今年以来“三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齐升,传导至实体经济,导致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持续加大,投资正在放缓,企业利润下降,生产经营困难。从前三个季度的情况来看,我国GDP增速由一季度9.7%、二季度9.5%,回落到三季度的9.1%。影响到我市,今年以来一批重大项目如湘桂复线、衡茶吉铁路、南岳高速、娄衡高速等项目融资困难,建设进度放缓。预期四季度全市资金信贷、土地供应等难题解决不会有大的突破。市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少。主要是投资增长压力加大,三季度本应是我市项目开工和建设的高峰期,但从完成情况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上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城镇

  6 以上新开工项目较二季度减少217个,全市新开工项目增速大幅下滑,减速的压力加大,预期四季度难有大的改观。此外,随着项目建设加快,在国家严控用地规模和年度土地指标“争夺”情况下,我市四季度土地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电力方面,受气候异常影响,预计全年降水量较正常年份偏少25%30%,水电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同时煤炭价格高企,电煤调集难度加大,目前耒阳电厂库存电煤在6万吨左右,低于电煤库存安全警戒线,省电网分配给我市的供电容量缺口在70万千瓦左右,我市后期电力供应保障难度较大。

  虽然宏观环境趋紧,但我市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多有利条件,一是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经济运行不会出现大的衰退。面对出现的新问题,国家正在出台一系列新的经济刺激措施,积极应对。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前不久,国务院制定六条金融措施和三条财政措施,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我市正在采取措施,促进银行放贷,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二是我市城建投二期20亿元企业债券已经通过省发改委初审,即将上报国家发改委,将极大提升我市项目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及城建项目建设信心;三是我市获批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湘商大会成功举办,签约项目165个,引资总额为883.85亿元,将加快我市转移产业承接,迎来新一轮产业发展机遇。四是出口加区成功申报在望,以及富士康、中信等重量级企业投产达效和扩张,将极大增强我市产业发展动 力。

  7结合上述情况,对全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分产业看,①第一产业,由于今年春夏我市遭遇特大旱涝灾害袭击,影响我市农业生产1个百分点以上,通过采取各种补救措施,三季度我市农业增长回升,如不出现重大灾害,预计全年第一产业将完成增加值329亿元、增长3.5%左右,但仍低于年度计划目标0.5个百分点左右。②第二产业。工业方面,因为去年基数较高,二季度以来单月增加值增速环比回落,但由于企业年底赶订单,加上富士康等企业竣工投产,四季度工业增加值有望保持前三季度增长水平,预计全年工业增长17.2%以上、达到723亿元,增速超出计划目标0.2个百分点。建筑业在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全年将保持在16%左右的增速。预计第二产业全年完成增加值在838亿元以上,增长17.1%以上、超出年初计划1.1个百分点。③第三产业,随着“两节”的到来,四季度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将会实现恢复性增长,第三产业增速将达到15%以上,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将实现增加值604亿元、增长达到14%,低于计划目标1个百分点。从需求看,①投资方面,根据近五年来的规律,四季度为我市项目建设的高峰期,大批项目资金有望在年底拨付到位,以及项目单位继续追赶工期,预计四季度投资完成额将在340亿元以上、全年完成投资达到870亿元、增长36%,超出年度计划40亿元。②消费方面,受前年底消费价格翘尾因素影响,去年我市消费保持了高速增长,今年我市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低于去年,但由于每年第四季度都将进入消费旺季,消费将进

  8 一步扩大,预计第四季度增长21%左右、比前三季度加快3.3个百分点以上,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560亿元,增长18.6%,并有机会完成全年19%的计划目标。③进出口方面,今年以来,国际产品价格恢复增长,我市衡钢集团、水口山等进出口大户恢复国际贸易,同时欧姆龙、真星高科计入我市进出口总额,以及富士康开工投产,将进一步提高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量和质量。预计完成全年进出口增长35%,高于计划目标15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分析,预计第四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左右,全年达到1771亿元、增长14%左右、超出年初计划目标1个百分点。全市除农业、服务业需要加大努力外,其它主要经济指标都将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目标。

  四、措施建议

  第四季度是年度经济发展的冲刺阶段,鉴于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建议进一步增强经济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敏锐性,采取稳妥有效措施,着力化解困难矛盾,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一)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投资快速增长。四季度,我市要完成3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及187亿元重点工程投资,任务十分艰巨。建议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速度,特别是要对重点调度的42个特大项目、93个“三个一”行动项目和200个重点项目,坚持实施倒排工期机制,确保按计划进度加快推进。抓好推进前期工作,对于今年必须动工项目,考虑从简或向上级部门

  9 争取从简,完成相关审批程序。对于已申报国省部门的重大项目,要密切关心政策变化,时刻捕捉项目信息,及时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优化建设环境。对项目建设规划、设计等前期手续和临时用水、用电、用地手续,要限定时间短期内办好,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征地拆迁、强行阻工等困难,有关单位要无条件调处到位,保障工程顺利施工。

  (二)抓好要素保障,满足生产建设需求。筹措建设资金。对争取到的上级资金、银行承诺的信贷资金、客商签约的外来资金,加紧协调,尽早拨付到位,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加大对 “湘商大会”等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协调力度,提高签约项目资金的到位率。加紧推进市城建投二期20亿元企业债券发行工作,探索引进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保险基金注资衡阳。扩大用地空间。积极争取富士康工业城、中国五矿等重大工业项目、高新技术开发区、服务业集聚区用地计划指标省里单列。继续加强与国、省衔接,争取年底前我市用地指标争取有新的突破。加大力度,推进城区闲臵土地开发利用,腾出新的用地空间。突出煤电油保障,继续做好调煤保电工作,加强对煤电油运供应情况的监测、预警和调度,煤电油运供应重点倾向项目建设、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三)强化服务职能,推动工业稳中上升。用好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加强银企协调,促进银行放贷,支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加紧抓好衡阳出口加工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衡阳衰退型老工业基地申报建设,抓住国家级承接产

  10 业转移示范区落户衡阳的机遇,加强国、省衔接,争取尽快落实一批产业扶持政策,支持我市工业发展。拓展产品销售市场。采取举办产品展览展销活动和产品销售对接会等形式,促进产销对接,稳定市场、扩大客源,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园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员工宿舍等基础设施,提高园区的承载和配套能力,为大型招商引资企业的入驻做足准备。认真抓好节能减排。严格落实各项考核目标责任,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实施各项重大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

  (四)落实优惠政策,努力扩大消费市场。抓住年底消费旺季,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要促进农民增收,重点要抓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到位。要改善消费环境,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大力推进连锁经营进村镇,加大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力度,着力营造放心、称心的农村消费环境。要挖掘消费潜力,继续召开“房交会”,整顿、规范、扩大二手房交易市场,加强银行住房消费贷款支持,稳定和促进住房消费。加强食品安全检查和市场整顿,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升城乡消费预期。大力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制定和落实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推动实现服务企业用水、用电与工业同价,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度,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与质量。

发展改革委员会调研报告3

  招投标监管是发改部门的重要职责,是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 是规范项目运作的重要保证。强化招投标活动监管, 对于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更好地发挥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对全市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进行了调研,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招投标监管的对策和措施。

  一、我市招投标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我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工作经过近年来的多方努力和实践探索, 已初步走上了管理比较严格、运作比较规范、落实效果较好、招投标市场发育整体平稳健康的轨道。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制度,把好招投标方案审批关

  一是坚持审批招投标实施方案。对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坚持审批项目招投标实施方案, 必要时进行集体讨审签;二是坚持对一些小项目,在申报项目初步设计(或可研报告)时一并申报招投标实施方案,将招投标方案与工程可研报告一次审查批准,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项目服务;三是对于大中型项目,先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审批,待具备招标条件后,另行报批招标实施方案;四是坚持规范的审批流程。

  (二)强化招标程序,实行全程监督

  一是指导成立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个项目的招投标实施方案,都指导成立由项目县区或项目主管部门的领导牵头,发改、监察、财政、建设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支持和监督项目法人组织招标,对招标中出现的问题由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研究解决;二是认真核准招标公告发布申报表。对招标公告详细审核盖章后,由项目法人在规定的新闻媒体上发布;三是参与开标、评标过程监督。对政府投资性建设项目的开标、评标活动,实行全程参与监督;四是坚持对评标委员会确定的中标候选人,实行3 日以上的公示制度,以保证充足的社会监督时效;五是坚持后审制度。对完成招投标的项目,在发出中标通知书15日内,要求将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专家来源、评标委员会组成、评标细则、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等情况报发改部门备案,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较好的后审作用。

  (三)全面检查和重点稽察相结合

  多年来,我们会同监察、财政、审计、规划等部门每年组织两次以上重点项目和政府投资性项目的全面检查。在检查中,将项目招投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期从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完善提高。同时,市重点项目稽察办每年对全市国债重点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性项目,有计划的进行重点稽察或专项稽察。几年来,我们先后对全市公路交通、公检法司、文教卫生、农林水利和城市基础设施等二百多个项目进行了检查、稽察,对规范项目招投标活动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四)积极协调解决招投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对招投标问题的监督,是依法管理招投标活动、推进招投标工作规范化运行的有效手段。对在项目招投标活动中出现群众举报的问题,我们随接随查,主动出击,做到件件答复,决不拖延推诿,以求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和影响。近年来,我们先后对法门寺合十舍利塔、交通战备公路、城市供水管网、疾控中心等项目招投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为保障招投标法规的执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项目建设招投标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监管,在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招投标过程和监管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招投标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监管体制不统一,法规制度不健全

  目前的招标监管体制,可以说是一种以部门分散监管为主,综合监督为辅的体制, 即:分别由水利、交通、建设、国土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发改委负责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协调以及对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和工业项目招投标的监督检查。这种部门分散监管模式所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招投标监管中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同体监督,监督越位和缺位现象同时并存, 造成了工程项目 招投标管理混乱无序的局面。另外,工程招投标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如部门法规及各种配套政策之间相互掣肘,对于招投标中的违规违法行为,《招标投标法》及相应的配套规定只讲了“不准”,而没有讲违反了怎么办,致使对一些钻政策漏洞的违法违规行为,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行政法规处罚条款而难以查处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工作的难度。

  (二)规避招标,逃避监管

  主要方式有:一是把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将其变为邀请招标。二是肢解工程,化整为零。把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小项目,使每个小项目 的金额均在招标要求的规模标准以下,从而达到规避招标的目的。三是部分招标,只对项目的部分工程进行招标,附属工程则直接发包。四是一些业主单位为了私利, 把应当招投标的项目直接交给自己所属的单位完成。

  (三)参与招投标的主体行为不规范,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首先,有些业主行为不规范。一些业主除了采取各种方式规避公开招标以外,有的'还在招标过程中向管理单位、中介机构、投标企业乱提条件;有的在招标中与投标人存在着利益 的交换,与投标人、代理机构相互串通,制定带有倾向性的、不合理的评标办法,虚假招标,明招暗定,甚至搞阴阳合同,严重扰乱了招标市场秩序。其次,部分中介机构行为不端。一些中介机构不中立、不公正,拿谁的钱为谁说话。有的招标代理机构为了取得代理业务,一味迎合业主, 弄虚作假,甚至帮助业主出谋划策钻法律空子;有的招标代理机构则与投标单位相互串通,破坏了招标的公平性。再次, 一些投标企业存有违规行为。投标中有时出现投标单位相互串通的情况,彼此达成协议,出现陪标、串标、借机抬高或压低标价,损害投资人利益的现象,使招投标流于形式。投标企业中标后,违法分包、转包的现象也比较多见。

  (四)权力干预市场,地方保护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实际招投标运行中,一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特殊权力的部门, 严重违反《招标投标法》,凭借其职权,向投资人“推荐” 开发商,或是向承揽工程企业“推荐”分包队伍,干预工程的发包和承包。有的项目业主不按规定发布招标公告、控制信息的发布范围、随意缩短某一程序的时限;有些地区或部门为确保本地、本系统企业中标,违法设置投标许可,采取歧视性资质审查、越权指定招标公告发布媒体、限制招标公告发布范围和地点、制定不公平的评标标准和方法等,排斥外地或外系统的投标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违反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法规。

  (五)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一是个别领域存在行政主管部门招投标监管机构监督检查不到位、力度不大、监控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难以做到严格按程序对招投标实施有效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二是存在行政主管部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社会监督太弱、监督相对滞后等问题。三是工程招投标监管中存在重管理轻查处、重检查轻处理的现象,致使不少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串通招投标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处理。

  三、进一步强化招投标监管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针对目前项目招投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从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强化监督、规范行为入手,进一步做好招投标监管工作。

  (一)理顺招投标监督体制,明确监管部门职责 我国现行的招投标多部门监管的格局,客观上造成了当前监督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状况,因此,需要对招投标监督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理清各监督主体的相互关系, 把握好监督主体的角色定位,合理划分招投标监督管理权限, 明确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工程招投标监管体制。要整合各种监督力量,健全监管机构。建议成立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参加的招投标监督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工程项目、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等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各监管部门要在监督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开展监管工作,形成自上而下、不同层次的监督,明确责任,理清角色定位。 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管应定位于对每项招投标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并及时向监督委员会上报监管情况,及时纠正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要尽快实现招投标执行机构与监管部门人员分离、机构分设、资金脱钩, 形成相互制约的格局,从体制上保证招投标监管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使招投标活动及其监管更加规范 面对当前我国的招投标法律法规及其监管制度不系统, 不严密的状况,建议立法机关应尽快对《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等系列法规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度建设步伐,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尽快出台《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完善招投标文件编制办法、投标人资料审查办法、评标委员会组成办法、评标定标办法、合同履行的监管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等操作规程;建立实施招投标师职业水平考评制度和招投标从业人员执业准入制度,为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人、招投标代理机构以及招投标监管机构提供切实的行为规范,使重大工程项目从招标到合同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堵塞程序上的漏洞, 减少随意行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强化程序监督,完善招投标监管工作网络 一是强化程序监督,严格规范招投标程序。工程项目招投标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程序不规范,就难以保证招投标结果的公正性。作为监督主体的招投标监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监督招标代理机构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招标,对招标公告公布、专家抽取、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等具体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在程序上不出问题。二是对招投标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督,把招投标活动置于招投标监管机构、纪检监察机关、公证机关的多重监督之下。三是形成严密的招投标监督网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主动牵头并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强化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项目稽擦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监督的作用,如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从社会中选聘招投标监督员;发挥行业协会的资信认定、自律功能等等, 形成监督网络,把招投标工作置于严密的监督网络之中,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健康发展。

  (四)改进评标办法,维护招投标公平公正 借鉴先进经验,在工程项目总承包中继续推行投标报价竞争的招投标方式,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实行合理低价中标。 促使业主在招标前做好市场调查, 掌握各种工程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 做好成本核算,防止中标价过大偏离成本价。 在评标定标中, 采用商务标和技术标分离,不设固定标底以及明标暗评的办法。 招标人如编制有标底的, 其标底既不能作为决定中标的直接依据, 也不能作为决定废标的直接依据, 只能依法作为防止串通投标、哄抬标价和分析中标价是否合理等情况的参考。 通过改进评标方法, 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杜绝暗箱操作, 防止泄露标底, 遏制编制标书及评标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创造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的环 境, 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发展改革委员会调研报告4

省政府: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三次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XX]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XX年8月16日—26日,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这是继今年3月和7月面上和系统督查之后进行的第三次督查。从各设区市及扩权县(市)反映的情况看,经过全省上下半年多的努力工作,扩权强县的主要政策基本到位,上下关系基本理顺,放权效应开始显现,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阶段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设区市加强协调,及时调度,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按照省政府三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省进一步完善了扩权政策,对扩权县(市)反映的问题作了明确答复。各设区市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工作推进力度,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石家庄市近期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市长和分管副市长还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放权中的具体问题。唐山市再次召开了全市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市直部门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对于该由设区市统筹规划和统筹管理的交通、社会保险等事项,继续加强了统一规划管理,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秦皇岛市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扩权强县为契机,参照省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让各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他各设区市也都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工作。

  从督查的总体情况看,各设区市把扩权强县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领导重视,工作主动,措施得力,各项扩权政策已基本落实到位。

  二、各扩权县(市)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扩权效应开始显现

  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扩权县(市)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变化。

  1、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于省里向扩权县(市)直接发布项目信息,扩权县(市)获得项目的机会、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增加,加上直接向省申报,减少了审批环节,加快了项目进度。上半年各扩权县(市)项目建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平山县半年来直接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80多个,比往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丰宁县京津风沙源治理资金比往年提前4-5个月到位,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较好基础。宁晋县1-7月份在建、完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是年计划的1.63倍。黄骅市运作和落实超千万元项目167个,总投资达100.26亿元。

  2、加快了经济发展。扩权后,各扩权县(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财政收入普遍保持较快增长。辛集市1-7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14%,丰宁县财政收入同比增幅达107.1%。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定州市1-7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入统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62.8%。扩权强县政策,增强了扩权县(市)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

  3、调整了发展目标。各扩权县(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县(市)情,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和谋划。辛集市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中等城市两大目标,制定了工业强市、对外开放、龙头带动、商贸兴市、环境品牌五大战略。大名县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建设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并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战略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环境兴县的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承德、张北、怀来、安国市等扩权县(市)结合“xxx”规划的编制,对专业规划、年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争使县域经济在“xxx”期间有一个新的飞跃。

  4、拓宽了发展空间。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扩权县(市)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了扩权县(市)的知名度,对引进项目、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扩权县(市)不仅能够得到设区市、也能够得到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5、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传、帮、带”,扩权县(市)的同志初步掌握了新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业务开始熟练,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扩权县(市)对各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冀州市以扩权为契机,加快了市政务中心建设,服务质量、水平、效率大大提高。迁安市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速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全市上下形成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问题和建议

  在督查过程中,各设区市、扩权县(市)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这些问题,大部分已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XX]94号)文中加以明确。需要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有:(一)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二)尽快协调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部门要求提供设区市以上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文件。扩权后,扩权县(市)审批、核准、备案项目,金融机构还不予认同。(三)部分扩权县(市)扩权后建设用地指标偏紧。扩权前,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用地指标根据其需要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剂;扩权后,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虽然给予了单列,但扩权县(市)建设项目增多,土地需求增加,不能在设区市范围内调剂用地指标,发现有的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较扩权前反而减少。如三河市、辛集、武安等市都存在类似问题。(四)部分扩权县(市)对机构

  改革有观望态度,机构不改,体制不顺,有些工作难以开展。

  针对以上情况,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扩权县(市)所提现实问题的解决力度。结合制定“xxx”规划和产业专项规划,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对扩权县(市)项目融资难问题,尽快厂家解决办法;对项目用地问题,要加强调研,提出可行解决办法;对机构改革问题,要加强督导,加快扩权县(市)机构改革步伐,促进扩权县(市)机构改革尽快到位。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