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调查报告,初中生物调查报告怎么写

时间:2024-08-21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初中生物调查报告怎么写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生物调查报告,初中生物调查报告怎么写,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初中生物调查报告怎么写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初中生物调查报告怎么写1

  一、什么是病媒生物及其孳生地?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病媒生物孳生地:是指这些生物繁殖、滋生的场所。

  二、病媒生物孳生地有哪些?

  常见的孳生地有:垃圾投放点、水厕、旱厕、污水沟(管)、死水池(溏)、 牲口棚(圈)、废品收购站

  三、孳生地及治理

  (一)鼠类孳生地及其治理

  1、鼠类孳生地

  (1)褐家鼠

  喜欢栖息于温度稳定、潮水的地方,它适应于掘洞营巢,离开土壤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1、鼠类孳生地

  (2)小家鼠

  喜欢栖息于干燥、离食源近的场所、墙基、角落、仓库货堆、保温层、破箱、 抽屉等

  四、鼠类孳生地检查

  1、小餐饮店的操作间、储藏间

  2、饲养场、饲料库周围

  3、废料堆积处以及院落绿化带

  五、鼠类孳生地的治理

  (1)要做好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2)杜绝鼠类的食源、水源以及隐藏筑巢条件。

  (3)管理好粪便和垃圾;

  (4)做好下水道系统鼠类孳生繁殖的预防控制。

  六、蝇类孳生地及其治理

  1、蝇类孳生地:

  ⑴人粪类

  ⑵畜粪类

  ⑶腐败动物质类

  ⑷腐败植物质类

  ⑸垃圾类

  专家最容易检查的场所有:公厕、工地厕所、垃圾、收集、清运、消纳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场所,垃圾桶、垃圾车、垃圾台站。

  七、蚊类孳生地及其治理

  1、蚊类孳生地类型:

  (1)由于缺乏合理的下水道系统或因下水道管理不好而导致的大小地面积水。

  (2)居民区的阴沟、下水井等。

  (3)住户、商店等抛弃的'各种器皿,如破缸、碎瓶、罐头盒等的积水。

  1、蚊类孳生地类型:

  (4)建筑工地随意挖土造成的洼地、土坑、临时使用的水泥池等积水。

  (5)特殊行业或场所,如轮胎厂或翻造厂、废品收集站、缸罐等陶 器堆放处以及酿造作坊等的废旧轮胎、塑料盒、铁桶等等积水。

  2、蚊虫孳生地的治理

  ⑴下水道系统设施及其管理

  ⑵阴沟改造

  ⑶翻缸倒罐,防止积水

  ⑷清除废弃器皿

  ⑸清查并处理室内特殊积水

  (6)管理好家庭饮用贮水

  (7)平洼填坑

  (8)堵洞刨根

  (9)整治河沟

  (四)蟑螂孳生地及其治理

  1、蟑螂孳生地类型:地下室、下水道、厕所、暖气沟等是蟑

  螂容易孳生繁殖的场所,不容忽视。

  2、蟑螂的环境治理:需要持续开展孳生地治理,重点工作要放在孳生地的定期治理和防护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上。这是现代城市病媒生物防制的治本措施,也是现场考核时专家检查的重点 。

  孳生地处理率95%以上,治理后合格率80%以上。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初中生物调查报告怎么写2

  一、调查初衷

  生物学教育重视实践操作和观察领悟,这是掌握这门科学的不二法门。我们竭力创造条件,确保各类教材要求的实验课得以全面开设并上好,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启迪智慧,乃至全面提升素质,构建科学世界观都至关重要。当前,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高度关注,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揭示贫困山区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真实现状,让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山区教师了解当地教育资源短缺情况,为他们因地制宜设定生物实验课程及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山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然而,目前山区学校普遍存在生物教师资源稀缺、实验设施匮乏的问题,课外实验活动几近空白,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学校未能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实验报告与评价机制也不够完善,尽管学生们对生物实验抱有极高期待。

  二、调查概览

  1. 调查时间:20xx年2月1日

  2. 调查地点:(具体地点待补充)

  3. 调查对象:初一(1)班、(2)班、(7)班

  4. 调查方法:行动研究法

  5. 调查员:贺容容老师

  三、调查发现

  当前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1. 实验开展率低,部分实验效果欠佳

  教育质量的提升、实验教学手段的革新以及新课标的落地实施,无不需要硬件设施的强力支撑。但现实是,农村初中在执行新课程时常常面临硬件“掉队”的尴尬。虽然近年来政府大力投资校园建设,使教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由于农村地域广阔,学校众多,仍有一部分学校实验室不足,仪器配备滞后,理化生共用仪器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在推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大量学校合并搬迁至乡镇中心,导致生源集中,班级数量激增,原有实验室及新增实验设备无法满足需求。部分学校的生物实验器材还停留在"普实"阶段,甚至有个别实验依然是过时的四人一组配置,新课程中的创新实验器材缺口巨大。陈旧、缺乏且老化的教学设备难以匹配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导致教师演示实验受限,学生动手探究受阻,更不用说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缺失,使得许多优质的教学光盘和课件只能束之高阁。

  2. 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有待提升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质量及实验效果。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队伍构成复杂,专业教师少,课业负担重,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条件不匹配。有的学校将生物课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随便安排人来教。而那些由生物专业教师任教的学校,实验开出率较高,教学效果明显。即便在艰苦条件下,这些教师也能想方设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堪称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中坚力量。而在非专业教师中,一部分虽对生物教学感兴趣且勤奋学习,具备一定生物基础知识,但大部分这类教师对生物知识理解肤浅,缺乏独立操作和指导实验的能力。其中,不乏学历合格却难以胜任生物教学工作的'教师。

  3. 实验材料匮乏,课堂实验受影响

  由于地处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农村中学办学条件艰苦,一些学校领导对于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生物实验设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极少数学校甚至挪用了生物实验室。这就导致实验室及仪器药品严重不足,实验教学举步维艰。再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对生物实验不够重视,或是确实存在经费困难,造成大多数学校实验经费无保障,无力购买昂贵的实验材料,尤其是动物实验材料,导致脊椎动物解剖及部分生理实验无法进行。

  另外,实验设备缺乏专人管理,从实验准备到课后整理工作全部压在生物教师身上,加重了教师负担,不利于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多数学校生物实验室管理混乱,如标本被虫蛀或霉烂,难以保存;仪器损坏后得不到及时维修;更有甚者,部分仪器长期闲置,原因多为教师不会使用、担心学生损坏等。

  四、调查分析及解决之道

  如何破解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种种难题?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一)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确保实验教学常态运行

  1.教育主管部门需建立健全督导评估机制,定期对学校实验教学装备配备、管理水平、应用状况进行督导评估,激励学校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学校应配足生物实验教学设备;设置专职生物实验管理员协助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考查纳入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范畴;适当增加课时,并合理开放实验室等。

  (二)提升师资水平,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一方面,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避免过度强调理论知识传授,把实验课当作理论课的附属品,以“讲实验”、“看实验”取代“做实验”,剥夺了学生亲手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匮乏。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提升教学能力,精心备课,巧妙设计,带领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做好示范引导;注重实验规范性、细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规范操作,确保实验课堂高效有序地进行,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

  (三)革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摒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主的验证性实验模式,积极推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将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将课内实验拓展为课外实验,将演示实验转变为分组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优化生物实验课堂体验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工具正逐步融入我们的生物实验课堂。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我们需要借助多样化的实验手段,如通过实物投影仪清晰展示实验现象,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电教设备呈现教师现场难以操作或不宜操作的实验,同样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展示视频、动画,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学生则可通过电子白板的图片拖拽功能组装实验仪器,模拟实验流程,更好地熟悉实验步骤;利用白板的记忆存储功能,收集处理大量实验数据,使实验教学更为便捷高效。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大揭秘

  1.咱们来看看基本情况:

  上学期大纲要求七年级演示实验共有4个,实际做了3个,开出率达到了亮眼的75%;学生分组实验计划有7个,全部顺利完成,那开出率是杠杠的100%;自做实验3个,同样全员完成,开出率满格100%。

  下学期呢,原定演示实验6个,实际完成了4个,开出率为67%;分组实验安排了4个,成功开了3个,开出率也达到75%;自做实验2个,全部搞定,依旧保持100%的开出率。

  接下来是情况分析部分:

  1、为啥有些实验没完成?客观原因有点扎心:咱学校七年级总共8个班,配备的6位生物老师全都是兼职。七年级上就有2位老师(每人带俩班),下学期4位老师(每人负责一个班)。老师们主要精力都在主课教学上,加上学生们对辅课不太感冒,时间又紧巴巴的,所以老师们从思想上确实难以对生物实验课投入足够的重视。

  2、具体到实验难产的原因:

  上学期那个“观察鱼的呼吸”演示实验,因为活体动物准备起来各种困难重重,再加上教学进度催得紧,只好遗憾作罢。

  下学期的“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分组实验,关键道具——水蚤无处寻觅,因此未能完成实验。

  还有下学期那个“观察家蚕生殖发育过程及人体(男、女)细胞染色体排序”的演示实验,由于各班级上课时间不统一,愣是找不到合适时机进行家蚕试验,也是无奈搁浅。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初中生物调查报告怎么写3

  一、调研初心:

  生物学实验是其灵魂所在,而观察则是探索这门科学的敲门砖。观察能力被誉为智力的大门,更是锤炼记忆、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基石。为了摸清我校初中生在科学观察力方面的真实水平,剖析影响学生观察力提升的原因,并据此量身打造生物课提高观察力的教学方案,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概述: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0日

  调查方式:问卷大抽查,个别深度访谈

  调查对象:本校七年级100名学子

  探究内容聚焦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科学观察兴趣、科学观察技巧、观察记录习惯、观察后的讨论互动等方面展开,以此为基准来评估学生们实验设计及科学观察力的现况。

  三、问卷结果一览

  1. 观察在你眼中是( )

  A. 看个大概(22人)B. 有目的地看(38人)C. 利用五感系统性地看(40人)

  2. 自认为日常观察事物是否全面?

  A. 非常全面,发现多多(20人) B. 不够全面,有待加强(48人)C. 观察较少,亟待提升(32人)

  3. 观察不全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只依赖视觉,方法单一(21人) B. 注意力易分散,观察不持久(22人)C. 没能充分利用各种感官(25人) D. 观察目标、重点不明晰(32人)

  4. 是否及时记录观察所得?

  A. 始终坚持(20人) B. 偶尔为之(54人)C. 从未记录(26人)

  5. 是否与同学交流讨论观察结果?

  A. 经常互动得出结论(28人) B. 偶尔参与(47人) C. 从不参加(19人)

  6. 观察时需不需要动脑思考?( )

  A. 必须要(43人) B. 不需要(57人)

  7. 观察能力对学习其他课程是否有帮助?

  A. 极有帮助(86人) B. 没啥帮助(14人)

  8. 观察能力能否培养?

  A. 当然可以(100人) B. 不行(0人)

  9. 观察能力对培养探究、创新能力等是否有助力?

  A. 助益显著(89人) B. 无明显作用(11人)

  10. 认为何时培养观察能力最合适?

  A. 越早越好(45人) B. 正是当下(47人) C. 还未考虑(8人)

  四、数据分析:

  调查显示,约38%的学生能做到目的明确地观察,而能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学生仅占40%。只有20%的学生能坚持记录观察结果,而在观察后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学生占比仅为28%,还有19%的学生从未参与过讨论交流。在观察全面性上,20%的学生自认观察全面且发现丰富,4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观察不够全面尚待提升,另有32%的同学感觉观察收获少,决心努力改进。关于观察不全面的原因,21%的学生归咎于观察方法单一,22%的学生认为自己观察时难以专注,容易分心;25%的学生未能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观察,32%的学生表示观察目标不清晰,不知该观察什么。至于观察后的思考活动,43%的学生会思考观察的现象,高达86%的学生认为观察能力有助于学习其他课程。

  综上所述,我校七年级学生的科学观察力整体偏低,主要问题在于观察不够全面,记录方式较为单一,未能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对观察信息的分析处理也欠到位,同时缺乏足够的思维参与度。

  五、原因深究:

  1. 教材内容繁多,课堂时间紧张,有时不得不赶进度,导致探究教学不够深入。

  2. 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思考和观察记录习惯,存在惰性,及时有效地记录观察成果有一定困难。

  3. 小组合作讨论效率不高,讨论时常有闲聊现象,部分同学主动参与度较低。

  4. 学生观察方法较局限,观察的自信度和全面性还需增强。

  5. 学生观察的目的性不足,多数未能深刻理解观察实验旨在揭示表象背后的科学本质,不能自主对比观察前后的预测和观察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六、总结陈述: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校七年级学生科学观察力一般,尤其在观察全面性、思维融入度以及观察记录水平等方面亟待提升。

  七、改进策略:

  (一)教师应深化研读教材,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网络资源寻找提升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方法,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二)紧扣教材和学生特点,在实践中强化训练以提升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积极探索有效途径。

  (三)举办课题研讨公开课,激发同事间智慧火花的碰撞与分享。

  (四)创设条件,注重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课内外观察,在实际观察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实现学生自主科学的观察实践。

  (五)秉持多元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发挥网络的优势。挖掘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潜在资源,营造一个利于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良好外部环境。

  八、反思与展望:

  总体而言,本次调查效果令人满意:

  (1)问卷设计严谨规范,题目内容切合主题,数量适中,学生基本能在半小时内完成所有答题;文字表达清晰明了,调查题目精准、简洁、易于理解;题序排列逻辑性强,由浅入深,分类清晰,层次分明。

  (2)组织工作规范有序,学生独立作答,确保了有效问卷的回收率,数据完全可以作为研究结论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