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调查报告

时间:2024-06-08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劳动力调查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劳动力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动力调查报告

劳动力调查报告1

  为全面掌握我市劳动力资源情况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研究劳动力资源对我市就业工作的影响,探索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思路,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在全市开展了劳动力资源和企业技能人才状况调查。现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市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

  据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到20xx年底,全市总人口为413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81万人,占总人口的68%。本次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的数据为:统计人口399.06万人(主要是中央省属单位未统计在内),其中:非农业人口136.55万人,农业人口262.51万人,分别占34.2%、65.8%;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31.99万人,占统计人口的58.13%。本报告以此次调查统计劳动力资源为分析基数。

  从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状况看,我市劳动力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农村劳动力占得比重大。山东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总量大。在全省17个市中,我市属于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中,城镇劳动力80.44万人,农村劳动力151.55万人,分别占整个劳动力资源的34.7%、65.3%。富余劳动力也比较多,调查统计约有30.85万人。

  (二)同年龄段的男女劳动力比例基本持平。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中,男性劳动力127.34万人(城镇43.79万人、农村83.55万人),女性劳动力104.65万人(城镇36.65万人、农村68万人),分别占整个劳动力资源的54.9%、45.1%。其中18—50岁的男性劳动力为101.2万人,女性劳动力104.65万人,51—60岁的男性劳动力26.14万人。

  (三)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衡。一是从城镇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看,各区县城市化水平差距比较大,××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75.2%,××、××两区县城镇与农村人口基本接近,其它区县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都在40%以下,其中三个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以下。二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县,依次为:25.1万、24.6万、23.5万、21.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2.35%。××县农村劳动力为16.3万人。三是区县之间、街道(乡镇)之间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富余劳动力情况差别较大,其中富余劳动力在4万人以的区县有:××县61681人,××区52128人,××区40958人,另外,××区富余劳动力38900人,××区32380人。四是下岗失业人员相对集中。据调查统计,全市共有下岗失业人员6646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多的××区有27712人,占总数的41.7%;××区10724人,16.1%;数量比较少的区县为:开发区335人,××县1667人。从一些街道办事处典型调查看,也体现了下岗失业人员相对集中、分布不均的特点,如××区××镇有下岗失业人员1823人,占劳动力资源的11.2%;周村区丝绸路办事处辖区内有下岗失业人员1875人,占劳动力资源的8.4%;而××区××镇南仇南居委会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街居,辖区内绝大多数劳动力都已就业,有稳定的收入。

  (四)劳动者技能偏低,且地区间差距较大。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中,具有初中学历的109.08万人,具有高中技校学历的62.11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6.66万人,分别占劳动力资源的47%、26.8%、7.2%,剩余部分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地区之间劳动者的素质差别较大,如:××县唐坊镇有劳动力19433人,其中具有高中技校以上学历的1899人,占9.8%;××区北郊镇有劳动力21258人,其中具有高中技校以上学历的11685人,占55%。从调查的市属以下企业技能人才情况看,41.12万名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18.77万人,占45.65%;其中持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有4.39万人,仅占10.7%;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2319人。

  (五)农村劳动力输入大于输出。据调查统计,目前外省市输入我市的农村劳动力94423人,输出62469人。由于这些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再加上区县、乡镇统计中,有些人员难以计数或是省外、市外、市内的输入输出统计上有误差,实际输入与输出的比例还要大。××区是最大的外市农村劳动力输入地,有3.1万人,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特别是近郊农村,外地输入劳动力占了较大比重,如××区沣水镇南沣村外来务工人员占本村村民总数的70%;沣水镇城东村占75%以上。××区也是较大的劳动力输入地,有外来劳动力24253人,××、××两区县吸纳外来劳动力也在1万人左右。

  二、劳动力资源现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

  劳动力资源状况决定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劳动力资源问题关系到各项劳动保障工作,尤其对就业工作带来直接影响。我市劳动力资源现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力资源丰富,带来就业的总量矛盾比较突出。近10年来,我市每年城镇需就业再就业的人员在10万人左右。预计20xx年全市城镇需就业再就

  业的人员达13.9万人,还有30多万的农村劳动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总量矛盾不减,甚至有所上升的原因,一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是一个人口出生的高峰期;二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与低就业增长的模式,特别是正规部门创造的就业岗位明显减少。

  第二,劳动力素质偏低与择业要求过高的矛盾,带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新兴的产业,大都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劳动者素质特别是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许多劳动者难以胜任。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以及在这些领域存在的劳动与报酬不相称的实际问题,致使许多岗位难以招用到人员,由此造成了有岗位无人干、有人无活干的局面。从市职业介绍中心近两年来组织介绍就业的情况看,许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往往出现招用不到人员的问题;有些国有集体企业的苦脏累险岗位,主要通过使用农村劳动力来补充,也出现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

  第三,劳动力资源丰富,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劳动力总量过剩,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用人单位在用人上选择余地、自主性要远远大于劳动者。这种主体地位的不平等,使不少用人单位产生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用人观念。一是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利用劳动者求职心切的情况,往往以签合同、高工资、缴保险等为条件,但在实际执行上却以种种理由不予兑现;在城镇招不到人员就招用农村劳动力。二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降低成本的手段,许多企业,职工身份界限仍然存在,既有合同制职工,也使用大量的所谓“临时工”,同一岗位上,身份不同,各项待遇大相径庭。不少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中,不签合同、不缴保险、加班加点、压低工资甚至拖欠工资等侵权现象加重,而许多劳动者迫于工作、生活需要,只能忍于接受这一切。三是对弱势群体的保障不够,有些单位对老职工、伤残职工等弱势群体往往一推了之,引发了大量矛盾。此外,机关事业单位中临时用工问题也比较突出,据调查统计,区县机关事业中编外人员近5千人。

  第四,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影响了劳动力区域间流动就业。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分布都相对集中,本地难以解决其就业问题,需要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而目前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特别在就业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和其它社会服务等方面还不到位,以及受区县之间跨度比较大、恋乡情结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在市内区域间流动以及跨省市外出就业上还不顺畅。

  第五,农村劳动力比重大,统筹城乡就业的任务重。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在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择业能力、权益保护等各方面都还存在不小差距。统筹城乡就业,不论农村力实现就地消化,还是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在技能培训、就业观念转变、就业引导和服务等方面,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核心。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特别要注重开展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支持,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一)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推进城乡就业的一体化。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新形势对就业工作的要求。目前我们实行的就业政策主要是针对城镇劳动力资源进行设计的,如何解决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我们认为,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首先需要建立起统筹城乡就业的领导责任体系和组织管理网络。目前市区县政府都建立了“一把手”负责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不断加强对城镇就业工作领导的同时,应把工作重点由城镇就业为主转向城乡并重,把统筹城乡就业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在制定产业政策、进行城市规划,不断打破经济结构城乡二元化的同时,推进城乡就业的一体化。要建立起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机构,落实目标责任制度,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区县、乡镇和村级组织,落实到各有关部门,使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就地安置就业,还是外出务工就业,都能得到就业指导和服务。其次要尽快消除限制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要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和限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户籍限制,对建立起城乡之间自由、正常流动就业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既要保证进城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又要逐步改变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依附。教育、住房、计划生育管理、最低生活保障、统计等各方面都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打破身份、地域等界限,把农村劳动力纳入管理服务范围。

  (二)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根本上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在劳动力市场建设上应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第一,加强“场”的建设。到目前,除市区县政府主办的中介机构外,经市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开办的企业办和民办中介机构已有近50家,此外还有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办为数不少的职业介绍机构。目前劳动力市场在“场”的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布局不尽合理、场地过于集中;专业性、针对性不强,这是影响劳动力市场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下

  一步在“场”的建设上,除继续强化政府主办的中介机构建设外,重点要建立一批专业性劳动力市场,如在农村劳动力比较丰富的三个县和一些乡镇建立介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专业市场,在下岗失业人员比较集中的街道、社区建立专业市场等。

  第二,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一是在技术上,要尽快建立起全市统一联网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把触角延伸到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各类用人单位等基层组织,实现劳动力信息资源的共享。二是要加强信息的采集工作,用工信息和劳动力信息储备不足是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的一大困惑,而目前许多用人信息却直接通过“马路”市场来交易,既不便于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也不利于市场建设,还带来用工的隐患,出现问题最终还要通过劳动保障部门来解决,因此说,做好用工信息的采集是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要加强区域间信息交流与合作,我市作为一个劳动力输入型城市,做好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我市总体劳动力过剩,但区域间就业压力不平衡,部分有岗位无人干的问题,也与信息不畅有直接关系。应加强区域间的信息交流,为劳动者市场就业提供更加明确的就业信息。

  第三,要切实增强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除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外,还需要强化就业指导、就业跟踪服务和劳动事务代理等服务功能。就业指导一方面是对求职者进行就业观念教育、择业指导,另一方面是对用人单位进行用人指导;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员为市场就业服务。就业跟踪服务主要是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确立情况进行跟踪服务,目前来看需要加强这项工作,及时掌握就业情况,为处理劳动关系、开展社会保险等劳动保障工作奠定基础。开展劳动事务代理主要是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减轻事务负担,随着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就业形式的多元化,劳动者身份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职工身份由国家职工变为企业职工,又有许多职工由企业职工变为社会人,劳动事务代理重点应围绕这些人员展开,为多渠道、多元化就业提供服务。

  第四,依法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一是严厉打击非法中介行为,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二是依法纠正不规范的用工行为,抓住劳动合同订立这一关键环节,理顺劳动关系,重点解决好个别存在的“有劳动无关系、有关系无劳动”的问题。三是严肃查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保障劳动关系中相对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中两个主体地位的相对平衡。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的关键所在。第一,要坚持培训层次的多元化,即做到高、中、低技能人才全面发展。针对我市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的现状,在培训工作上,一方面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创新、落实待遇等措施,全面实施“三年三千”新技师培养计划,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重点要围绕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展培训,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对技能水平偏低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开展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适应性培训、创业培训等,使他们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择业能力。第二,要坚持培训主体的多元化。对企业职工的培训要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严格落实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使用等政策规定,把职工培训纳入经营者政绩考核的内容。就业再就业培训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特别是政府投入资金开展的减免费培训,只要有能力、有愿望组织开展培训的机构,都可以承担培训任务,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政策措施、逐步加大资金投入、严格考核兑现、加大监管力度。第三,要坚持培训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政府投入资金开展的就业再就业培训重点是下岗失业人员;市农业、劳动保障、财政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文件,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上也加大投入。培训形式坚持以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上应实现多样化,可以通过考核培训后就业再就业率,直接兑现资金;可以预先拨付部分资金扶持培训机构来开展培训;也可以学习先进地方的经验,对需要培训的对象发放“定额培训券”,劳动者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拿“定额培训券”兑现资金。

  (四)大力开展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帮扶。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作为老工业基地,我市下岗失业人员数量比较多,这些人员受年龄、文化程度、自身技能、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就业的能力较弱,再就业的难度大,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一直是近年来我市就业再就业的重点工作。开展困难群体再就业帮扶,主要是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中央确定把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向后推迟到20xx年,落实优惠政策措施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同时,对“4050”人员和一户两代、夫妻双方、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的再就业困难人员以及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等人员,要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工作,通过实施“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和机关事业单位腾岗安置等帮助其再就业。

  (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就业与社会保障可以说是互为一体、相互促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特别是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政策。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已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医疗保险出台了个体劳动者参保缴费办法,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随着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建立,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政策的完善,应是建立起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保障水平的、多层次的政策体系,让各类人群都能有适合自身参保条件的养老、医疗保险政策。如企业养老保险要搞好与农村养老保险的衔接,可探索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与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建立一种介于企业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之间的养老保险政策,以适应那些完全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无能力、只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低的人员的参保需求。医疗保险可探索实行城镇基本医疗、大病统筹与农村合作医疗并行的多层次政策体系,劳动者可在三种政策上自主选择、可以递进。其次,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只有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到绝大部分的劳动者,劳动者在就业的选择上才会有更大的余地,职工流动步伐才会加快,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才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六)切实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资金投入。这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迫切要求。劳动力市场建设、就业再就业培训、困难群体再就业帮扶以及增强社会保障能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时,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工作上投入的资金,会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和长效机制。因此,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资金投入。

劳动力调查报告2

  报告背景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服务于劳动力市场。因此,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如何被劳动力市场所接受,是各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然而,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同的,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兴未艾,但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根据对东莞主要人才市场现状的研究,企业很难找到合格的技术工人——招聘工人困难;来自高职院校,也反映出毕业生毕业后很难找到相应的工作——就业难。为什么会造成这种供需矛盾?

  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对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的信息进行了调查了解,对近百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进行了调查了解,得出了分析结果。

  1.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对人才的选择更有针对性

  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东莞大多数企业通过裁员来规避风险,同时在招聘人才方面也更加谨慎。调查显示,超过60%的企业具有集中的、针对性很强的选人条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导致招聘效果不理想,专业技术人才是很难找到的有针对性的人才。

  2.制造企业有更多的阶段性人才选择

  随着东莞的产业转型和金融风暴后许多工厂/企业的迁移或关闭,人才的选择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本次调查中,超过50%的制造加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阶段性,尤其是一些外贸工厂对普通人才的需求在假期前的一段时间大幅增加,但到今年年底,对一些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了很多。

  3.目前,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在谈及当今社会的人才状况时,很多企业的hr人员都表示:社会上流动的所谓人才还处于底层操作层面,稍高的技术岗位很难满足。而且社会上的流动学生占据主流,由于缺乏实际操作,停留在一些纯粹的理论基础上,更难以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

  4.大多数企业对定向人才的培养感兴趣

  对于企业所需人才的定向培养,绝大多数企业代表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固定的技术人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工厂特殊岗位的人才需求。但很多企业觉得短期内并不适合企业的需求,因为人才要求在短时间内到位,培训需要时间和成本。只有部分大型企业表示愿意接受人才定向培养,前提是自身人才需求规划提前完善,有完整的人才梯队。

  5.社会企业对传统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缺乏兴趣

  谈到社会常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一半的企业代表表现平平。最大的原因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要求。而且部分毕业生学习内容已经滞后,不符合工厂最新需求。

  结论分析

  根据从人才市场获得的`信息,结合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相关模式的比较,从专业、师资、内容等方面得出一些结论。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滞后,难以满足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都是多年前设置的,长期以来没有及时更新升级,使得专业落后,与当今社会企业的最新需求错位,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错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因此,应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进一步调和对接双方的需求,使职业学校能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2.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单一,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不理想

  从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比较单一,基本没有双师型讲师,更多的侧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际的技术操作,即使所谓“运营经验”也停留在多年前的经验上,所以缺少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讲师。

  双师型讲师的培养已成为制约东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比如教师如果可行,可以定期去工厂培训深造,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培养社会适用的技能型人才。

  3.大多数高职院校更注重商业运作,对社会关注较少

  当今的高职院校在成立之初就以商业利润为目标,因此招生已经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专业设置、课程更新、讲师培训等方面的努力相对不足。,所以大多数职业学校在整体人才培养效果上相对不足。

  因此,要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激励和引导职业学校从政策导向的角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讲师素质,提高专业内容,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向讲师收费,给学生实践机会,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实用性。

  后记: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东莞是中国制造业之都,技术人才是支撑整个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要建立完整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东莞制造业的顺利发展,任重而道远。

劳动力调查报告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切合我县县情的现实选择。为此,我们就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作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

  据20xx年统计资料显示,缙云县总人口43.69万人,农业人口39.76万人,占91.0%,农村劳动力23.22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12.8万人,女性劳动力10.42万人,分别占55.12 %和44.88 %。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不高。20xx年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7.68万个,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 31.70%。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全县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8%,初中文化程度占57.2%,小学文化程度占26.8%,文盲或半文盲占3.2%。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据统计资料,20xx年我县乡村实有劳动力合计23.22万人,耕地面积15.25万亩,如果按劳均种植3亩计算,只需5.25万个劳动力,加上林牧渔业约需2.5万劳动力,除去外出劳动力,尚有8.11万劳动力需要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1、劳动力转移异地化。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广,异地化转移为主要特征。外出劳动力转移遍布全国二十多省、市、区,

  近致邻县,远到青海、吉林等地,相对集中在广西、广东、福建、上海、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在广东东莞、惠州等地超过2万人,上海、江苏等地近2万人,广西东兴市、钦州市等地约5000人。省内主要分布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地。

  2、劳动力转移规模化。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二多二少” 特点,即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多,工业、商贸、建筑等行业少;凭技术专长创业多,靠体力务工人员少。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主要有麻鸭养殖、水产(鱼、虾)养殖、蜜蜂放养、香菇异地培育、花卉种植、蔬菜种植及农产品加工等。去年全县有4万余人外出养鸭,群鸭饲养量1500万羽,总产值超过20亿元,是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倍,有200多名农民在上海从事草花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占上海盆栽草花60%市场,年产值达8000万元。

  3、劳动力转移专业化。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自发性为主,大部分人是通过“亲带亲、友帮友、邻帮邻”走出去,具有显著专业化特点。据了解,全县有300多人到全国14个省市从事香菇异地栽培。500多名蜂农常年在黑龙江、吉林、北京、上海、江西等10多个省市放养蜜蜂,放养群蜂1.5万群。依托本县工业,全县有5000多名农民到全国各地推销缝纫机、灯管、工刃具等工业品。1000多名农民在温州、杭州等地长期从事个体运输及餐饮业。另外,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如大源镇深坑村107户,407人口,90%劳动力外出创业,其中70%劳动力常年在外专业从事经销油漆生意,村民中有的拥有资产上千万元,有的上百万元,全年村民年收入达700多万元;溶江乡有数百人在外专业从事隧道挖掘施工;城北古塘下、黄龙等村上百村民十几年长期在金华、义乌等专业从事蒸茏生产;地处最偏僻的木栗乡有150多人,常年在北京经商开设超市。

  4、劳动力转移模式多样化。全县劳动力转移主要形式有:离土离乡的劳动力转移,少部分农民脱贫致富,自发地下山进城、

  留城置业发展(农民转变市民);离土不离乡外出异地开发、务工经商劳动力转移,是我县农民转移的主要形式;不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转移,有的在本县进城入厂务工,有的进入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务工,有的兼季节性、临时性转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外出从事非农职业。

  5、劳动力转移主体单一化。我县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体,年龄40岁以下、文化素质比较高劳动力转移比较容易,文化素质低,弱势群体转移比较困难。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向

  1、行政推动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的拉动力。近年来,缙云县委、县政府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牛鼻子”来抓,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出台《关于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的若干意见》,明确工作目标,计划20xx年—20xx年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10.5万人,其中以被征地农民、下山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要对象转移就业培训3万人。据统计,20xx年全县投入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237.7万元,培训被征地农民、下山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7056人。技能培训是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动力。

  2、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磁化效应更加明显。农业比较利益低,耕地面积的刚性递减,城乡发展呈二元格局,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对农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示范效应,有力地推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集聚效应对农村劳动力产生了很大的拉动作用。如我县新碧工业园区引进外来企业100多家,有力地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再如我县下双龙扶贫小区建设规模300亩,拟安置高山远山移民3000名,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小区的土石方工程、

  挡土墙工程、箱涵工程三大基础工程,已预备落实资格农户450户,将转移农村人口近20xx名。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

  一是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程度不高。据了解,我县在组织民工有序流动人数仅占劳务输出总数的16%。大部分外出民工由亲戚朋友带出去,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劳务输出稳定性不强。

  二是劳动就业难度加大。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下岗工人增多,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城市劳动力就业及再就业的'双重压力。加上劳务市场放开后,外地廉价劳动力进入本县各类用工单位,就地转移难度加大。同时,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不适应市场需求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三是民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加上发达地区和城市对民工的歧视与排斥,及部分企业老板法律意识淡薄,使许多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消弱了农民外出的信心。

  四是相关政策不完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束缚,进了城的农民生活在城镇边缘,无法像城镇那样享受医保、社保等公共福利,只能“进厂不进城”、“离乡不离土”。县内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场尚不成熟,一些外出人员农忙时又不得不回家务农,增加了务工成本。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措施

  1、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轮子”,是农民变市民的重要载体。加快城镇化和工业进程,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或非农化转移。一是全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新碧工业园区和五东、壶镇二大城市功能区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制订优惠政策和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更多外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使工业园区成为增加农村劳动转移的重要载体。二是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加快仙都新区、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增强城镇劳动力转移容纳和承载能力,使城镇真正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同时切实抓好下双龙扶贫小区建设,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农民下山向城镇集聚。三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仙都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的优势,以旅游开发为龙头,带动饮食服务、交通运输、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四是打破体制瓶颈,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屏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离土离乡进城落户,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工程”,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带培训,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一是加强对现有培训资源整合利用。坚持“实际、实效、实用”原则,整合教育资源,完善职业培训网络,科学制定年度劳动力培训计划,积极推行劳动力“培训教育券”制度,加强对培训工作管理,促进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快速发展。二是创新培训方式。

劳动力调查报告4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一、经济景气波动与就业压力

  90年代的中国劳动力就业遇到了新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带来大量职业下岗,这一过程又伴随着城市化加速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尤其是中国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冲击波”(图一)

  在城市失业大量发生的情形下反而发生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并且产生向城市的持久移民倾向,这是一个与刘易斯著名的二元就业模型(Lewis,1954)相违背的问题。因为该模型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有关生产和组织的各种不对称性,当劳动力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制造业部门之间流动时,由于传统部门不按照边际产品原则定价,因此保留着几乎可以“无限供给”的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而现代部门追逐利润最大化,因此两部门的边际产出并不相等。在刘易斯看来,经济发展就是现代部门通过资本积累而扩张,直到将传统部门“剩余劳动”蓄水池全部吸干。这就是说,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劳动剩余,而现代部门里不存在。

  这一问题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Harris-Todaro Model,1970)中可以找到答案。他们指出,只要城市的预期工资高于一个有保证的农村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失业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向城市流入。这里,城市工资有政府法令规定而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时,预期工资就可能对农村移民有刺激力。

  图二直观地描述上述几个模型的思想。横轴OO’表示一个经济中给定的劳动力总量。农村劳动力从原点O向右,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由曲线MPRL表达。城市就业从O’点向左计算,曲线MPUL代表城市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如果有一个充分竞争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两部

门劳动边际产出相等,均衡工资就是Wc。在均衡工资条件下,总劳动力中的OL部分配置给农村,LO’配置给城市,全社会没有剩余劳动。但是,如果城市标准工资(Wu)定的高于均衡工资水平,即Wu>Wc,城市就业就会减少,城市出现公开或隐蔽的失业(LL);但此时城市期望工资(W),即标准工资与城市就业概率的乘积,仍然高于农村均衡工资,因此农村就业量还仍然按照XX’曲线向城市流动,形成农村劳动力供给价格提高,农村就业减少,而城市公开或隐蔽的失业进一步增加,从LL增加到LL。

  以上模型假定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向城市部门流动。但是如果存在着禁锢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情形又会不同。在部门间劳动流动被隔绝的条件下,城乡之间可能持久保持工资水平的显著差异而没有发生相应的劳动力流动。“两元模型”无从分析这样的情形,因为“两元”之间的隔绝,使得每个部门都近乎孤立地决定其内部劳动力的供求和定价。这正是改革前中国的情况。正如我们将在后文中看到的,只有当城乡隔绝的体制松动后,哈里斯—托罗达模型才可能重新作为一种有用分析工具。

  显然,在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和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的这一双向进程中,关键因素是城乡的工资差别,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对于城市期望工资的预期差异对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就业形势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我们将会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来详细阐述这一问题。

  1、城镇下岗与失业 1992年以来,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步上升,自1996年达到3.0%时,1997、1998年两年保持在3.1%的水平上。但是中国的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和新增从业人员始终分别在1.3%左右和1.2%左右的水平上保持着。

  如果把下岗职工考虑在内,中国1997年的城镇失业率将达到9.36%,就业压力将会更为突出(孟庆红等,1999)。1992年中国的城镇失业人中、下岗人数分别为420万人和300万人,而到1997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变为620万人和143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929万)(胡鞍钢,1999A);1998年进一步变为892万人和571万人(陈淮,1999B)。显然,中国的城镇的失业问题越来越多地通过职工下岗这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据原劳动部的一项调查分析,至1999年6月底,下岗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例为11.2%,而全国下岗职工总人数为711万人(原劳动部培训就业司,1999)。而杨宜勇估计,1999年全国下岗未就业人口为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口为620万人,企业新下岗300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274万人,机构改革预计分流300万人,农转非估计有300万人,绝对数总计达到2394万人,比1998年多出460万人,即1999年就业压力将比1998年增加23.7%(刘诗白,1999)。而且,杨宜勇等人估计表明,在1999到20xx年三年间,中国劳动力总供给中,农转非的人口约为1000万人,其中需要就业的劳动力600万人;城镇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新下岗850万人,扣除当年再就业的70%,将会有255万人等待就业;机关事业单位分流82万人,1998年年底结转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的下岗职工614万人,这样仅仅因为劳动力总量的调整就将会为城镇增加1551万人的就业压力(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999)。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国有企业必须通过市场化改革走出困境,减员增效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率的放慢意味着经济对就业的吸收作用减小;但是人口增长的惯性使得新增就业人员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加,这样整个经济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岗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那些本就因为自身技能较差而被调整下来的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的可能性变得更为渺茫。由于城镇职工的下岗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双重特征,经济疲软和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对就业构成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就业压力更为严重。

  这一下岗趋势是对于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效率过低局面的一种纠正。在中央根据计划指令来配置经济资源,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并且因此形成由国家行政等级组织垄断工业和商业,管制农业和实行城乡隔绝的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公有制僵化,缺乏自主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受到扼制,导致企业无力实施有效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结果是企业的效率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甚至亏损;企业的.剩余也被政府以利税的形式拿走,作为补偿,职工获得了“城里人”身份:较低的工资水平(但是这一工资水平相对于农村的工资水平还是很高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安排。这相当于一种“借旧债还新债”的制度安排,即运用当期企业的利税来支付对国有企业职工的历史负债,但是随着这一负债水平的提高和当期企业效益的下降,这样的制度安排无法继续维持下去。职工的下岗就在所难免。由于整个经济发展前景暗淡导致劳动岗位供给不足、下岗职工自身竞争力差、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度很大。于是,各地政府费尽心机寻找再就业门路,甚至是关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徙的通道。这样一方面使得最具有竞争力的那一部分劳动力找到工作的概率在大减少,从而阻碍了城乡开通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这些举措混淆了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界限,造成了城市中“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局面,同时使得城市中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的那部分经济竞争力大大下降,这样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如果在面临城市就业压力时,政府开始选择退却,那么城市就业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将丧失殆尽。

  2、农村的劳动力转移 城市就业压力剧增这一进程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相互冲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就业通过三个途径得到缓解:第一,农业内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机会增加了;第二,农村的非农就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吸收;第三,城市的吸收,即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镇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转移。据作者参加的劳动部一项研究的结果估计,16年间(1978-1992)农业内部有效利用劳动力的机会共增加了约50%,农村非农就业提供了近1亿个新的岗位,另外约有3000万农民工转移到县城以上的城市就业。另外,据范芹估计,截至1997年,中国的乡镇企业已安排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5%,1.9万多个小城镇累计吸收农村劳动力3000多万,约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30%(范芹,1997;转自邓大松等1999成都)。

  但是,当前乡镇企业由于中国经济状况不佳、融资需要远远不能得到满足、乡企自身面临制度创新等原因,发展速度显著放慢,其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随之减少。1991年以来中国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一直呈现绝对下降的趋势,也即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寻找新的出路,乡镇企业无法满足其要求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徙就成为其主要出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主要在于城乡工资差别,如果城市就业的期望工资(城市工资水平乘以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高于农村的工资水平,农民就会流向城市。显然,随着乡镇企业界的不景气,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业的工资水平大大下降,这无疑加大了城乡工资差别,使得劳动力更有激励流向城市就业。如果城市改革止步不前,城市工资水平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农民工的流动带给城市的就业压力就会更大。

  而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是“关门”政策,即城市由于下岗压力对农村劳动力关闭了大门。但是,这只是部分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城市工资水平难以下调,而农村的工资水平则随着乡镇企业停滞而大幅下降,这样就意味着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因此,政府“关门”政策的结果是农民工“清而不退”,这一巨大的劳动力人口的一部分通过重新回到土地上转变成为隐性失业堵塞,大部分则通过采取种种规避措施在城市的灰色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就业机会;而且,一旦农民工在某一地区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可能就会习惯于城市的生活,即便暂时失业,也不愿意返回农村。在1995、1996和1997年三年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字达到2400万、2500万和3000万(陈淮,1999)。这一压力在中西部的一些人口大省,如四川、湖南,反映的更为明显;很难想像这些跳出“龙门”的农村劳动力因为城市的大门紧锁而全部返回农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协调这一人口转移压力在城镇就业压力日渐严重的今天更凸现其重要性。

  3、新增劳动力压力 中国的就业压力不仅反映在劳动力存量的变化上,而且来自于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在H-T模型中,如果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水平没有较大的改进,而劳动力总量却发生了较大的增加,这就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和城市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相等的那一点所决定的就业水平没有大的增加,最后的结果是总失业水平面的上升。

  因此,把中国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放到中国总的人口增加框架下,我们对于中国窘迫的就业状况将会有更好理解。由图三可知,中国总人口增量在1982年达到了一个高峰,1986-1990年达到了另一个高峰,其中在1987年达到峰值;而中国新增城市人口则分别在1981年有一个大的增量,1984年达到高峰;新增农村人口在1982年就已经达到一个高峰,1984年后更是一直持续增加到1991年。如果以16岁作为劳动力开始要求参加工作的年龄,那么中国的就业压力在1998年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在20xx年再度加大,20xx年达到高峰,并且一直持续到20xx年左右。而城市就业压力将在1997年达到第一个高峰,20xx年左右达到另一个高峰;如果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自20xx年以后持续增加的压力,中国的就业状况将会更为严峻。

劳动力调查报告5

  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全市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统计部门组织调查专班,从今年5月初开始,用了三个多月时间,扎实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入户调查工作。此次调查涉及到全市所有乡镇,全面掌握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就业状况,现将具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农村劳动力从业状况

  截止20xx年6月底,全市实有农村劳动力236.45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9.01万人、占41.87%;从事第二产业人数77.0万人、占32.57%;从事第三产业人数60.44万人、占25.56%。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

  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13.39万人。按性别划分:男性63.63万人、占56.12%,女性49.76万人、占43.88%。按就业年龄划分:16—25周岁35.78万人、占31.55%;26周岁以上77.61万人、占68.45%。按文化程度划分:初中及以下89.84万人、占79.24%;高中和中专20.41万人、占17.99%;大专及以上3.14万人、占2.77%。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行业分布

  建筑业44.50万人、占39.24%;

  电子通讯及软件业11.86万人、占10.46 %;

  机械制造业9.14万人、占8.06%;

  纺织业7.94万人、占7.0%;

  服装业10.94万人、占9.65%;

  其他行业29.01万人、占25.59%。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按地域分布

  东北26.88万人、占23.7%;

  江浙20.88万人、占18.41%;

  西北8.67万人、占7.64%;

  西南10.52万人、占9.28%;

  武汉城市圈25.84万人、占22.79%;

  其它城市20.60万人、占18.18%。

  二、农村劳动力调查的基本方法

  成立工作专班,抓好衔接协调

  这次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是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农村工作决策依据,是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城乡统筹就业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因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发出专门文件、多次下乡协调督办,保证了此项工作园满完成。

  一是发专文、开专题会。5月5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并于5月7日在孝南区召开了全市劳动局长、就业局长和统计人员动员会,专题部署农村劳动力调查工作。孝昌县以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县农民工普查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7个协调专班,使调查工作全面有序推进,提前完成了调查工作任务。7月3日,又在孝昌县召开了现场会,推广孝昌调查工作的经验和作法。

  二是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市劳动保障部门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一大批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及时督办检查指导调查工作。局长张永国同志先后到汉川、孝南、安陆等县市,直接深入乡镇村组,检查指导农村劳动力调查工作,多次参加调查工作协调会,具体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是抓好业务培训。组织各乡镇农村劳动力普查工作专班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邀请市统计局相关专业人员,讲解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明确了具体事项和细节问题,对整个普查工作作了精心部署和安排。同时,为了使劳动力资源普查工作家喻户晓,积极寻求农户配合,我们在各类媒体上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工作的公告,在各乡镇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实行“三级”联动,确保措施到位

  此次调查工作时间短、任务重、工作量大、接触面广。为保证普查工作进度快、标准高、数据准,我们要求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通过争取政府协调,发挥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以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和村组干部为依托,开展进村入户调查登记。各县市区先后召开了乡镇分管领导、村支部书记和普查人员培训及动员会。县市区政府办公室根据各乡镇的调查工作进度,定期下发督办通报,通报各乡镇的工作情况,形成了各村你追我赶的氛围,确保了调查登记工作进度。在实际调查登记操作中,各乡镇抽调镇村两级人员建立了“三支队伍”:入户统计调查员、基础数据调查员、资料查询调查员。他们分工明确,协同配合,保证了调查工作的高效、快捷进行。

  严格工作标准,确保数据质量

  6月底,各乡镇基本完成入户调查登记工作,随即转入录入汇总阶段,为保证调查数据录入及时、层层审查把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了三个汇审小组,巡回到各地进行指导汇总工作。对统计数据的逻辑关系、衔接关系进行把关。在录入之前,要求各乡镇对采集的调查资料认真整理,对汇总数据有明显差错的,要求进行再次调查和复核。孝昌县和汉川市还专门投入专项资金开发了数据统计录入软件,大大提高了录入汇总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率。在这次调查工作中,各地都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调查中了解到的问题及下步对策建议

  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整体偏低。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转移就业人数的79.24%,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7.9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77%。

  二是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普遍不高。全市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38.79万人,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34.21%,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9.65万人,仅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8.51%,整体来看,劳动技能普遍较低,严重缺乏一技之长。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自发性。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农村劳动力是跟随亲朋或熟人介绍引导而实现外出的,转移的随意性较大。

  四是农民工外出就业跟踪管理服务工作滞后。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大多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农民工需求。

  对策及建议

  1、以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为重点,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的原则,培育和发展乡镇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公平的现代劳动力资源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六统一”的.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和业务指导,加快区、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尽早贯通市、县、乡就业信息网,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网络。延伸就业服务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完善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外出就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

  2、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原则,坚持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高外出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增强竞争就业能力。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农村劳动力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开发工作,在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规划实施过程中,把项目建设与本地农民工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尽力做好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工作。

  4、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当前,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加强宣传培训。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法规、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切实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规范用工关系。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督促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妥善处理劳动合同纠纷,及时协调解决劳动合同不规范、超时工作、待遇偏低等问题。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用工单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四是加强市场整顿。坚决取缔非法劳务中介组织,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5、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从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贷款担保、跟踪扶持等方面积极为回归创业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建立一条龙、一站式的创业服务工作机制。帮助各类回归创业主体了解投资形势和创业环境,熟悉有关政策法规,掌握企业经营和管理必备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将回归企业纳入工作重点,提供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性补贴。对劳动密集型回归企业提供不超过200万元担保贷款扶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回归企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自主创业相关政策,健全社会化、开放式的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支持回归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劳动力调查报告6

  一、灌南县概况

  灌南县位于连云港市的南大门,濒临黄海,四市交界,东与盐城的响水相连,南与淮安的涟水接壤,西与宿迁的沭阳毗邻。县域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46个村,7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55万,农村劳动力30.9万。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良,是江苏省生态农林业试验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xx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30亿元,人均GDP4126元,财政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0元。

  二、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的特点

  20xx年,该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5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3%,劳务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额越来越大。该县始终把加快劳务输出摆上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20xx年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劳务输出总量不断增加。县乡村各级对劳务输出工作高度重视,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20xx年,该县输出劳动力16.32万人,较去年净增3.99万人,增长33.2%,劳务经济在农民收入中比重由20xx年的36.3%增加到50.3%。

  (二)劳务输出层次不断提高。县农办、劳保局等单位狠抓农村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工作,加强组织协调。20xx年,该县由去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增加到劳务技能培训3.8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0%。根据市场需求,该县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劳务输出的行业品牌,在建筑、电动缝纫、家政、羊毛衫针织等行业上已经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劳务品牌,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特色乡镇和特色村。

  (三)南北协作不断加快。充分利用南北挂钩的有利条件,主动加强与苏南挂钩市太仓市的联系和沟通,定期交流情况,在太仓市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派出专人成立劳务输出办事处,专门联系协调劳务输出工作。不断加强与省市扶贫工作队及后方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去年该县在苏南地区劳务输出达4.88万人,占该县劳务输出总量的40%。20xx年与省委工作队和太仓市密切合作,两次组织太仓市多家企业和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来该县举行集中招工现场会,现场招聘该县农村劳动力800余人,南北劳务合作取得了很好效果。

  (四)劳务输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20xx年该县劳务收入8.3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502元,占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三、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该县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劳务输出规模还不大,整体水平还不高,发展空间还未充分利用等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比例较低。该县20xx年有组织劳务输出2万人左右,20xx年有组织劳务输出虽然有较快的增长,但有组织劳务输出仍然只有3.5万人,占该县劳务输出总量的22.5%。该县劳务输出仍然处于以自发性输出为主的阶段,自发输出往往带来输出成本高、稳定性差、劳动待遇等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等问题。

  (二)劳动力综合素质比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择业观念、技能素质诸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用工企业的需求,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据统计,该县劳动力中目前劳动技能较差、没有取得劳动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无技能级别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4.7%。农村劳动力既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二三产业就业,又加剧了低层次产业领域就业的过度竞争。

  (三)劳务输出程度还不高。该县现有农村劳动力30万人,可供输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0万人以上。目前该县还有6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有待输出。在已输出人员中,季节性劳务输出占30%左右,因此,该县农村还有10万左右劳动力有待稳定输出,劳务输出的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四)境外劳务输出数量比较少。20xx年境外劳务输出600人,和东海等县相比,境外劳务输出数量差距较大。

  (五)劳务输出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该县的一些部门和乡镇对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思路还比较模糊,办法也不够多,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该县劳务输出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宣传发动,提高各级领导重视程度。该县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促进农村劳务输出的重要前提。加大农村宣传教育力度,破除农民固守土地、小富即安的狭隘思想和陈旧观念,为加快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通知》等文件,并召开了一系列的重要会议,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事关该县农村改革发展大局来抓,要求各乡镇书记、乡镇长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位置,明确一名领导专抓劳务输出,村支部书记及其村干部用绝大部分精力抓劳务输出,成为劳务输出信息员、指挥员。县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抽调精干力量,加强对各乡镇劳务输出情况的督查,定期公布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快速开展。

  (二)强化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层次和水平。针对该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该县始终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抢占劳动力市场的突破口来抓,在该县形成了以培训促进输出、以输出带动培训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大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的投入。积极争取省市财政专项培训资金、省扶贫办、省市扶贫工作队等单位培训资金的投入,县乡财政拿出一定的劳动技能培训资金,对培训资金纳入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贫困户、特困户参加县集中技能培训,免收培训费用。培训资金使用实行“谁培训、谁转移、就奖励谁”的办法,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积极鼓励引导现有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办学档次,形成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多方投入的多元化培训投入机制。

  二是开展多元化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现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作用,形成多元化培训的格局。依托该县教育中心成立的灌南县富民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县劳动局培训中心等劳动力培训机构和宏大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等劳务中介机构多渠道进行农村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积极调整农村教育方向,在搞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该县农村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生增设专业技能培训,确保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该部接受一次技能培训。

  三是开展订单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鼓励引导培训机构和中介机构联合办学,培训机构和输入单位联合办学,实行技能培训和介绍就业相结合,提高培训人员的就业率。通过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县内培训与县外培训相结合,加大对境外劳务输出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对外劳务,拓展国外劳务市场,迅速扩大境外劳务输出规模。20xx年,该县境外劳务人员有由20xx年的200人提高到600人。全力打造电动缝纫、羊毛衫针织、保安、电焊等该县劳务输出的行业品牌。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技能培训的行业项目,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对劳动力进行劳动纪律、吃苦耐劳、文明行为等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了该县劳动力的综合竞争力,树立了灌南劳务输出的良好形象和县域品牌。

  (三)强化劳动力南北合作,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该县充分利用南北挂钩合作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主动出击,加强联系,不断扩大该县劳动力在苏南有组织成建制输出的规模。

  一是积极加强南北挂钩的协调配合。县农办、劳动局、总工会、妇联、团县委等县直单位和各乡镇纷纷主动与太仓市等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搜集劳动力供需信息,邀请苏南发达地区的劳动部门、企业和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多次来该县举行用工招聘会,认真听取他们对该县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该县劳动力要素与苏南技术资本要素的有效配置。

  二是组织一批乡村干部主动到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带领劳务输出。专门选派一批乡村干部带领农村劳动力到苏南等地区外出劳务,享受干部离岗创业待遇,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逐年实行轮岗制度,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并提拔重用。通过学习借鉴李集乡和兴村临时党支部在杭州发展劳务输出的做法,各乡村干部积极组织引导和带领劳动力输出,迅速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三是在苏南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增设劳务输出办事处。在苏南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建立长期办事处,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办事处的作用,及时掌握劳务输出情况,协调外出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关系,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主动为外出务工者提供各种服务。

  (四)强化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务输出市场化运作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劳务中介机构。整合劳务输出资源,充分发挥该县富民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的作用,加快劳务输出的市场化运作步伐。支持鼓励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社会服务组织和能人大户领办创办劳务中介机构,促进国有、民办等多种所有制职介机构的成长发育和有序竞争,充分发挥劳务中介机构在提供务工信息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机制活、网络广、竞争力强的作用培育了一批劳务输出市场主体。

  二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支持鼓励该县长期在外地的建筑工头、营销大户、种养大户牵头带领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逐步发展成为劳务输出经纪人,利用其长期在外门路广、关系多的优势,组织和介绍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赚钱。鼓励劳务输出经纪人通过有效服务获得合理报酬,实现外出劳务者和中介者的“双赢”。

  三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县农办、劳保局等单位坚持一手抓劳动力市场建设,一手抓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劳务市场行为,整顿劳务市场秩序,规范劳务市场运行,坚决杜绝少数劳务中介机构的欺诈行为,切实保护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五)强化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劳动力多渠道输出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拓展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兴办工业吸纳一批。该县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临海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苏南、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吸引企业家和各种投资主体来该县投资建设木材、棉花、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投资化工产业,通过该县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该县农民的'大转移。

  二是通过城镇建设带动转移一批。该县利用县城新老城区和中心镇建设,完善城镇吸引投资和扩大消费的功能,提高集聚要素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定居就业。

  三是通过全民创业消化转移一批。在该县开展“离岗建业、在岗兼业、全民创业”活动。鼓励支持更多的党员干部带头创办实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广大群众自主创业。该县积极鼓励发动已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了先进技术,市场意识显著增强的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技术和新的理念回乡创业。

  (六)强化各种配套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服务质量。

  一是抓好信息服务。建立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农村劳动力可供资源和外地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库。县劳务中介机构密切配合,在用工较为集中的苏南、上海、浙江等地,广泛联系,主动搜集劳务用工信息,及时加工整理,通过县乡劳务信息供求网络和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发布,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劳务需求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切实有效的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

  二是抓好政策服务。结合该县实际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农村小额贷款要优先用于农村劳务输出,切实解决外出务工者缺少前期费用的困难。新办劳务中介机构免除工商注册登记费以外的所有行政性收费。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需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外出务工证、计划生育证等有关证件降低收费标准,只收工本费。实行和完善劳务输出奖励政策,对已出台的奖励政策坚决兑现,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三是抓好输后服务。对外出劳务人员加强输后服务,切实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外出务工人员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流转,保护他们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收益。在农忙期间,各乡镇、村组织义务帮工队,帮助举家外出或主要劳力在外输出的家庭及时搞好收种。县农办、劳保局、司法局等县有关单位和各乡镇要经常到劳务输出集中地区跟踪服务,切实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工资待遇、职业病防护、安全保障等各种合法权益。

  (六)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考核奖惩。该县将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五个一”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县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了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在该县形成了县乡村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劳务输出的工作格局。在该县建立县乡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县督查办、农工办等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目标进行督查考核,及时将督查考核情况按实绩排出名次通报该县。根据督查考核情况严格奖惩兑现,对该年劳务输出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比,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在劳务输出工作中工作不力、实绩较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有效的推动了该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灌南县劳务输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劳务输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致富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外出务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20xx年,该县劳务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额已超过50%。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使广大农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积累了资金,许多外出务工者带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为农民增收拓展了空间。

  (二)坚持市场主导是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一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使劳动力在市场的引导下有序流动,合理配置。一方面,要强化劳动力市场建设,打破政策限制和城乡壁垒,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导作用,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按市场需求输出,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

  (三)强化政府引导是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引导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自由无序转移向有组织、成建制、规模化有序转移的重要抓手。要运用政府“有形之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把有序组织劳务输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作为最大的“富民工程”来实施。

  (四)全面提升素质是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农村劳动力能否实现充分转移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本身的素质和就业能力。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就业空间也越来越校因此,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关键举措,是加快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

劳动力调查报告7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支持城乡劳动者特别是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我局扎实开展了外出务工节前返乡和节后返岗情况调查,现就返乡返岗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20xx年底实有外出就业人数约26.94万人,春节前返乡人数3.68万人,较20xx年数据相比,外出就业人数和返乡人数大量减少,通过调查,因受疫情影响原因,我市外出务工人员今年春节会选择留在务工地。

  二、返乡返岗情况分析

  通过比对分析全市各乡镇辖区内返乡返岗的调查情况,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业优势突出的地区人员返乡返岗情况整体稳定。如镇,辖区内以非织造布生产加工为主,产品大多实现了出口,受疫情的影响也不大,因此人员返乡返岗情况未出现大的变化,就业整体稳定。

  (二)产业特点较为单一的地区返乡返岗变动大。如街道办事处,其辖区内食品加工企业较多,而且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且生产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十分突出。因此,春节后会选择回原单位,一是辖区内企业对本地劳动力的就业吸引力不足,二是本地劳动就近就业的意愿不强。

  (三)产业尚不发达且人口密集的地区人员重新求职意愿强。如人口大镇等。辖区内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前尚未形成规模;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但不具备突出优势。因此在开展返乡返岗情况调查中,二个乡镇的重新求职人数较多。

  从整体数据来看,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意愿在增强,留胡就业人数较往年增加。

  三、存在问题

  1、企业管理方式单一造成职工流失率高。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与赴外开展劳务协作引导劳动力来仙就业,都有破解企业用工问题的考虑。但招工可以靠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留人却要靠企业自身。由于我市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企业,一旦企业生产订单出现空档,考虑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企业大多选择裁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采用的'非人性化管理方式,造成普工岗位人员流失率极高,在带动返乡就业方面作用发挥不明显。

  2、企业用工方式与劳动者就业意愿冲突较大。工作时间长、夜班,是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特点,但如今的劳动者就业不光有待遇要求,也有就业软环境的期待,包括居住环境、文体娱乐、休假等。宁愿选择一份清闲工作,也不想到工厂上班,劳动者“懒就业”、“不就业”现象在适龄劳动力人群中却时有发生。而外出务工的择业面相对较宽,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比如第三产业对年轻一代的农村劳动力吸引力就较大,本地工厂就近就地就业不是最优选择。

  3、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如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尤其像钳工、铆工等技术性岗位的需求量较大,与此同时,企业对高学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但目前市场供给不足。

  四、主要建议

  1、转变服务企业的方式,围绕企业管理方式提升加大指导力度,考虑组织企业管理人员举办专题培训班,既有利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

  2、加大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考虑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为讲师,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针对性培训。

劳动力调查报告8

  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全市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统计部门组织调查专班,从今年5月初开始,用了三个多月时间,扎实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入户调查工作。此次调查涉及到全市(含市开发区及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所有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全面掌握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就业状况,现将具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一)农村劳动力从业状况

  截止20xx年6月底,全市实有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万人、占xxxx%;从事第二产业人数万人、占xxxx%;从事第三产业人数万人、占xxxx%。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

  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万人。按性别划分:男性万人、占xx%,女性万人、占xx%。按就业年龄划分:16-25周岁万人、占xxxx%;26周岁以上万人、占xx%。按文化程度划分:初中及以下万人、占xx%;高中和中专万人、占xx%;大专及以上万人、占xx%。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行业分布

  (1)建筑业万人、占xx%;

  (2)电子通讯及软件业万人、占xx%;

  (3)机械制造业万人、占xx%;

  (4)纺织业万人、占xx%;

  (5)服装业万人、占xx%;

  (6)其他行业万人、占xx%。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按地域分布东北万人、占xx%;江浙万人、占xx%;西北万人、占xx%;西南万人、占xx%;武汉城市圈万人、占xx%;其它城市万人、占xx%。

  二、农村劳动力调查的基本方法

  (一)、成立工作专班,抓好衔接协调

  这次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是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农村工作决策依据,是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城乡统筹就业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因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发出专门文件、多次下乡协调督办,保证了此项工作园满完成。一是发专文、开专题会。5月5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孝劳社[20xx]22号),并于5月7日在孝南区召开了全市劳动局长、就业局长和统计人员动员会,专题部署农村劳动力调查工作。孝昌县以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县农民工普查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7个协调专班,使调查工作全面有序推进,提前完成了调查工作任务。7月3日,又在孝昌县召开了现场会,推广孝昌调查工作的经验和作法。二是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市劳动保障部门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一大批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及时督办检查指导调查工作。局长张永国同志先后到汉川、孝南、安陆等县市,直接深入乡镇村组,检查指导农村劳动力调查工作,多次参加调查工作协调会,具体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三是抓好业务培训。组织各乡镇农村劳动力普查工作专班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邀请市统计局相关专业人员,讲解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明确了具体事项和细节问题,对整个普查工作作了精心部署和安排。同时,为了使劳动力资源普查工作家喻户晓,积极寻求农户配合,我们在各类媒体上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工作的公告,在各乡镇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实行“三级”联动,确保措施到位

  此次调查工作时间短、任务重、工作量大、接触面广。为保证普查工作进度快、标准高、数据准,我们要求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通过争取政府协调,发挥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以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和村组干部为依托,开展进村入户调查登记。各县市区先后召开了乡镇分管领导、村支部书记和普查人员培训及动员会。县市区政府办公室根据各乡镇的调查工作进度,定期下发督办通报,通报各乡镇的工作情况,形成了各村你追我赶的氛围,确保了调查登记工作进度。在实际调查登记操作中,各乡镇抽调镇(乡)村两级人员建立了“三支队伍”:入户统计调查员、基础数据调查员、资料查询调查员。他们分工明确,协同配合,保证了调查工作的高效、快捷进行。

  (三)严格工作标准,确保数据质量

  6月底,各乡镇基本完成入户调查登记工作,随即转入录入汇总阶段,为保证调查数据录入及时、层层审查把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了三个汇审小组,巡回到各地进行指导汇总工作。对统计数据的逻辑关系、衔接关系进行把关。在录入之前,要求各乡镇对采集的调查资料认真整理,对汇总数据有明显差错的,要求进行再次调查和复核。孝昌县和汉川市还专门投入专项资金开发了数据统计录入软件,大大提高了录入汇总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率。在这次调查工作中,各地都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调查中了解到的问题及下步对策建议

  (一)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整体偏低。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转移就业人数的xx%,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xx%,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xx%。二是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普遍不高。全市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万人,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xx%,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万人,仅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xx%,整体来看,劳动技能普遍较低,严重缺乏一技之长。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自发性。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农村劳动力是跟随亲朋或熟人介绍引导而实现外出的,转移的随意性较大。四是农民工外出就业跟踪管理服务工作滞后。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大多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农民工需求。

  (二)对策及建议

  1、以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为重点,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的原则,培育和发展乡镇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公平的现代劳动力资源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六统一”的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和业务指导,加快区、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尽早贯通市、县、乡(村)就业信息网,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网络。延伸就业服务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完善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外出就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

  2、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原则,坚持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高外出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增强竞争就业能力。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农村劳动力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开发工作,在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规划实施过程中,把项目建设与本地农民工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尽力做好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工作。

  4、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当前,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加强宣传培训。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法规、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切实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规范用工关系。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督促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妥善处理劳动合同纠纷,及时协调解决劳动合同不规范、超时工作、待遇偏低等问题。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用工单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四是加强市场整顿。坚决取缔非法劳务中介组织,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5、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从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贷款担保、跟踪扶持等方面积极为回归创业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建立一条龙、一站式的创业服务工作机制。帮助各类回归创业主体了解投资形势和创业环境,熟悉有关政策法规,掌握企业经营和管理必备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将回归企业纳入工作重点,提供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性补贴。对劳动密集型回归企业提供不超过200万元担保贷款扶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回归企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自主创业相关政策,健全社会化、开放式的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市(县市区)“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支持回归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劳动力调查报告9

  为全面摸清我市农村劳动力资基本情况,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我们于2月20日—月1日开展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资调查。通过认真调查和仔细分析,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资及劳动力转移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资现状

  (一)总体基本情况

  此次农村劳动力资调查遍及全市三区两县44个乡(镇)86个村,农村劳动力24009人。其中:男性129179人,占总数80%;女性110916人,占总数4620%。

  1、年龄分布:岁以下12694人,占总人数的264%。其中:16-17岁274人,占219%;18-2岁4768人,占182%;26-岁772人,占222%。大于6岁11701人,占总人数的476%。其中:6-4岁78067人,占22%;46-0岁470人,占194%。

  2、地区分布:东区68人,占总数224%。其中:男性27人,女性2811人。西区767人,占总数240%。其中:男性297人,女性280人。仁和区61898人,占总数278%。其中:男性721人,女性28177人。米易县8172人,占总数404%。其中:男性440人,女性7697人。盐边县80人,占总数4%。其中:男性4929人,女性9401人。

  、化结构分布:大专及以上化919人,高中化910人,初中化121048人,小学化98771人,小学以下10227人,分别占总数的08%,8%,06%,41%,426%。

  4、产业结构分布:从事第一产业1762人,占总数71%;第二产业1407人,占总数108%;第三产业2422人,占总数1010%;在家闲业8844人,占总数68%。

  、就业技能和就业意愿分布:4428人具备专业职业技能,占总数1846%;46814人有明确的求职择业意向,占总数190%;7071人对提高劳动技能有明确专业意向,占总数04%。

  (二)转移基本情况

  1、转移去向和地区分布:全市农村劳动力共转移69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8%。其中:市内转移404人,占转移总数的6002%;市外转移222人,占转移总数的998%。东区转移2227人,占本区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149%;西区转移1829人,占本区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71%;仁和区转移1616人,占本区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68%;米易县转移90人,占本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08%;盐边县转移2602人,占本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01%。

  2、转移劳动力性别、年龄、化分布:男性9106人,占转移总数的7026%。其中:16-岁292人,占转移总数的270%;6-岁9774人,占转移总数的176%。女性16人,占转移总数的2974%。其中:16-岁12612人,占转移总数的2266%;6-0岁941人,占转移总数的708%。小学化11人,占转移总数的207%;初中化7890人,占转移总数的6808%;高中及以上化644人,占转移总数的116%。

  二、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分析

  1、资相对分散,总量分布不平衡。我市农村劳动力的96%分布在米易县、盐边县和仁和区7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7%的农村劳动力居住地远离城区,交通、通讯不便。东、西区分别有一个镇的农村劳动力,仅占总数的464%,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2、整体化素质较低,就业半径小。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化的只占08%,982%农村劳动力只有初中及以下化。从转移就业情况看,高中以上化转移率高达640%,初中化转移率次之为10%,小学化转移率最低仅为1148%。可见化素质越高,就业空间越大。

  3、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趋势明显。调查数据显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占到了816%。其中,在第一产业中,18—岁青年劳动力仅占总从业人数的298%,而在二、三产业中,18-岁的青年劳动力占全市转移总数的76%。这说明青年人就业观念转变快,向城镇转移就业的愿望比较强烈。

  4、就业观念相对滞后,转移就业意识尚需增强。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仅为218%,绝大部分仍从事农业生产。留在第一产业的1762人中,有转移求职意向的仅占29%,有培训意向的占96%。况且在家闲业的农村劳动力还有68%。

  5、劳动技能低,求职意向偏向就业层次低的`岗位。调查显示,简单体力劳动仍是农村劳动力求职的主流,占求职意向总人数的6142%,餐饮服务、汽车驾驶意向排名第二、第三位,分别占求职意向总人数的2226%和610%。这说明劳动技能影响就业意向和就业层次。

  6、培训意向过于集中,且两级分化严重。在培训意向中列前三位的是农业技术、汽车驾驶、电气焊,分别占培训意向总人数的721%,187%,1146%。从总体看,农村劳动力大多对市场就业需求不了解,急功近利心态较重,大多集中在简单易学的第一产业,而少部分又趋向于培训投入较高的专业。

  三、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和自主性。多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熟人介绍或引导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的人数不到转移总数的20%。

  2、转移区域相对集中。6002%的劳动力实现市内转移,省外转移仅占1848%。

  、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市相当一部分保留着土地承包权的农民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这也是市内转移较多的原因之一。我市这类兼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比重超过了62%。

  4、简单体力劳动成为转移主要途径。由于我市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单一,因而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到了转移劳动力总数的87%以上。

  、转移劳动力逐步转向高层次就业。一部分转移人员走上了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拓宽了视野,增多了知识,有了一定资金,便利用自身的有利条自主经营,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转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加之我市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尚未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导致盲目性很大。据初步调查统计,我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经中介组织推荐的不足20%。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带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利用率。其次,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2、转移就业没有形成可靠的保障。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等方面形成二元分化,对比鲜明。

  3、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和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越窄。

  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越高,对简单劳动力需求量逐渐减少。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面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压力。三是其它地区民工的大量涌入,给我市农村劳动力带了竞争压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外人口总数达12万人左右。这些自于外地欠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对工资要求低,吃苦耐劳,在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带一定的冲击。

  五、我市农村劳动力关注的焦点

  1、靠科学技术种养殖。种养殖业收入占了农民纯收入的/强,但农民普遍感到缺的是信息,愁的是销路,难的是技术。由于种养殖业技术的日新月异,过去凭经验种养殖的老农如今成了生手。调查显示,17%以上的农民迫切希望有关部门为他们提供农业技术,尤其是对果蔬及特种经济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畜禽防疫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

  2、靠一技之长打工。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在打工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没有一技之长,想要谋取一个好的职业、好的工种是不可能的。调查显示,04%的农村劳动力迫切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其创造条,提供学习技能的机会和场所,改变旧的思想观念,增强谋生的本领。

  3、靠法律保护自我。外出务工农民身处异地,遇到薪酬纠纷或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倍感孤立无援,无以应对或无处申诉。调查显示,80%以上的转移人员迫切希望有关部门提供法律咨询,促其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六、我市城乡统筹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切实加强对农村就业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对农村就业工作的领导,把扩大农村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各新闻单位应继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宣传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宣传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农村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依靠自身努力多渠道就业。

  2、构建政策体系,发挥就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必然依托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政策。我市城市化率已达0%以上,实施一体化就业政策已具备条。一方面需要清理取缔限制和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一方面要在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再就业问题的同时,从鼓励学习、鼓励转移、鼓励吸纳、免费服务等多个方面制定我市城乡统筹就业的一体化政策,使农村劳动力走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完善培训体系,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择业观念和技能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要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全市各类教育培训资,完善健全培训基地和职业技校、农技推广站等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要改进培训方式、指导方法,建立培训责任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以及工作评估考核机制。通过以上措施,壮大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力量,建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4、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发挥促进就业主渠道作用。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完善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城乡一体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市场体系,力求城区有市场、乡镇有网点、村社有窗口,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对各类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劳动保障、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要通过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各类欺诈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积极构建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按照“四级联网”、“四网合一”的原则,建立方便、快捷、全程的信息化平台,使农村劳动力不出村社就能够了解到就业信息,掌握就业动态,明确就业政策。

  5、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切实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构建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将就业服务延伸至村社。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个到位”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不断加大硬和软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站所的重要作用。

  6、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就近转移。按照兼业性转移与分业性转移并举的要求,一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二是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转移,带动各类服务业发展。三是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实践表明,县(区)引资企业吸纳了众多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就业。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投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形成链条经济,拉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7、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现在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转移就业都是解决农村就业问题以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切实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也将是一项长期任务。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处理等。三是探索推进适合农村实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力调查报告10

  近年来,县把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劳务经济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有序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迈进,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转移的速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于4月18日——4月19日先后到我县乡,以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其家庭经济、务工情况、务工收入、思想观念以及接受培训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中掌握了当前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在上级部门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自20xx年到20xx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2.84万人次,创收达78393万元,人均劳务收入2387.1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2969.4元。20xx年计划转移7.32万人次,实现劳务创收3亿元,其中向疆外转移2万人次,创收1.4亿元。从今年1——4月的整体情况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体稳定,金融危机对转移工作尚未带来明显影响。截止4月底,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500人次,约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27%,实现劳务创收9517.5万元,务工人均收入达4050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357.8元。其中向疆内、外有组织转移8050人次,创收达5635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吸纳我县农民工共4663人。收集用工信息150余条,同比增长66.7%。目前,劳务输出在促进农民中作用日益明显、比例逐年增加,已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主要特点

  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务经济创收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我县立足自身实际,广开就业门路,积极转移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转移规模较大,并呈不断增长势头。20xx年转移劳动力1.74万人次,20xx年转移劳动力4.02万人次,20xx年转移劳动力5.6万人次,20xx年转移劳动力7.02万人次,20xx年转移7.2万人次,20xx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7.26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xx年底,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均创收达200元以上,从劳务收入的占人均纯收比例来看,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30%。

  (二)转移地域向外扩张,稳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从加强领导、搞好培训、增加投入、强化管理、抓农民维权等方面入手,我县不断开辟外出务工就业渠道,先后将务工人员转移到天津、河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江苏等9个省市企业务工,并建立劳务输出基地。目前,常年稳定输出劳务工1.5万多人,主要在服装、制鞋、纺织、家具等企业务工。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性别比例逐年优化。务工者年龄在18—45岁居多,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女性比例逐年上升。

  (四)季节性转移的较多。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季节性较强的特点。85%的劳动力不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大部分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经商等,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客观原因分析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市场竞争力差。据调查,全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严重不合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初中文化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8%。大多数农民素质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及专业技能,这是影响他们向二、三产业顺利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目前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情况来看,也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低、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而且这些农民工从事的工种大多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体力型、劳动密集型的岗位。工资待遇低,自身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他农民转移的积极性。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十分必要。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接续问题得不到保障。目前我县到内地务工人员在内地企业主要参加了工伤保险。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厂方协商务工人员必须参加各种社会保险,但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较好落实的是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其它几项保险由于在接续等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难度较大、问题较为突出。

  (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稳定。从调查数据看,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小范围、近距离、季节性的转移,转移的区域大多集中在区内。但由于我县工业化程度低,吸纳劳动力能力不高,转移到县内的,占到全县劳动力转移总数的30%,这充分说明这种转移离我们要实现的农村劳动力转得出、留得住,最终达到创业致富还有很大差距。

  (四)劳务供求信息渠道不通畅。基层劳务工作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劳务信息传达不及时,致使经常出现“有企业无工人”的问题,同时,还有政策解释宣传不到位,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用工单位违约现象较多、劳务收入有所减少。一是在双方盖章签订好合同、车票订好的情况下,厂方终止合同,并且内地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原因,厂方违约现象较多,招工比例不稳定、变化不断,致使开展疆外转移工作难度较大。二是劳务合作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外销订单减少,加班减少或取消加班,务工人员薪酬随之降低。据对部分务工人员调查,今年1——4月月薪平均下降10%左右。

  (六)组织化程度不高,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难、输出难、稳住更难。农村劳动力转移仍表现为低技能多、高技能少,自发的多、有序的`少,就业多、创业少,短期的多、长期的少。

  (七)后勤保障不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部分厂家无法垫付赴厂人员路费,数额较大,务工人员家庭条件不允许又无力支付,只能从县财政上预支。

  四、今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相关对策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任务,是在扩大农民转移的同时,提高农民就业的层次。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沉积在农村,农民增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有效地解决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一是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重视农民外出务工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进一步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拓宽思路,消除顾虑,使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强化对金融危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乡两级要明确职责,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定期召开会议,沟通工作情况,研究应对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二)努力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不断增强就业能力。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也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因此,把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量化考核,尤其要加强男性劳动力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1—2门熟练技术,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农民工保险接续制度,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根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除工伤保险和简易医疗保险外,其它几项保险还需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从而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问题,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

  (四)发展县域经济,拓展就地安置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的转移。农民转向非农产业仅靠外出务工单一渠道,转移数量十分有限,农民工就地就近吸纳转移既能降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大城市吸纳能力下降时,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同时还可以避免农民进城后所面临的激烈竞争。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并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把懂管理、有技术的农民,安置一批就近就地转移。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使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五)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反馈,确保劳务输出渠道畅通、合理有序,增强劳务输出的组织性和有效性。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输出劳动力的摸底调查,建档立册,实现网络化管理。

  (六)加大农民工维权力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较难维护,因此成立一个农民工维权机构,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工作站成立农民工维权机构,加强部门间分工协作,建立农民工维权网络体系是当务之急。

  (七)加强组织化程度。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用工需求信息中不乏外资、待遇丰厚企业发来的各类招工信息,其中有缝纫、纺织、电焊、各类操作工,但招工的首要条件是具备熟练操作技术。虽条件诱人,也倾心组织,但由于技能薄弱,无法接到抛过来的“绣球”。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定向培训形式,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

  (八)鉴于赴厂人员路费问题,设立专项基金,为劳务输出工作提供经费保证。将财政扶贫培训项目与劳务输出相结合,从扶贫款中划出一部分,直接用于补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岗前培训和劳动力输出工作,使劳务输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列入年初财政预算中。

  (九)建立企业用工监测报告制度。驻内地劳务输出工作站工作人员要深入企业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用工状况,第一时间反映相关信息。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建立企业用工监测的长效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对裁员企业提前采取措施。

  (十)严格限制企业裁员。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对于企业一次性裁员超过10人或一次性裁员占职工总数10%以上的,我办要求企业将裁员方案及时上报本地政府批准后执行,确保企业和务工人员队伍稳定。

  (十一)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一是要把做好农民工返乡统计和促进二次就业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安排专人负责农民工返乡回流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加强动态监控和统计分析,建立农民工返乡回流基础台账。二是要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和衔接,充分发挥驻内地劳务输出工作站的作用,掌握劳务输入地区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信息情况,发挥劳务品牌优势,促进有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同时根据本地区、本县域内用工需求,合理引导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总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目标不放松,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劳务经济这个产业做强做大,为建设和谐富裕“新疏附”做出更大的努力。

劳动力调查报告11

  一、概念描述和理论假设

  (一)主要概念

  1.小城镇。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所在的城关镇,不包括非建制镇或集镇。

  2.乡镇企业。指由乡镇集体、村庄和村民小组、农户和个体农民投资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虽领取农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但从业人员超过8人的企业。

  3.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里指的是中国农村未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本文将绵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替换为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显性从业人员,不包括从事农业生产但利用不足的隐性农村剩余劳动力。

  4.经济潜力差。这里指的是居民的实际或预期收入差距。城乡潜在差异是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乡镇位势差是指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理论假设

  首先,城乡位势差和乡镇位势差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第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制度条件的制约。

  第三,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机制缺陷的修复必须依靠大中城市的辐射或外资的刺激。

  二、西部内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机制缺陷:

  (一)理论分析

  在西方人口流动理论中,刘易斯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的机制:农村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收入水平低,对劳动力有巨大的外部推力;城市预期收入高,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两种力形成的合力可以产生类似河水流动的“电位差”,电位差越大,流速越快;如果没有电势差或者电势差太小,就不可能或者很难流动。

  在农村有一定的外推力的情况下,小城镇必须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比城市有更大的吸力,形成城镇与乡村之间比城乡之间更大的差异;否则只能通过行政权力在城乡之间筑起制度屏障,人为地阻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把他们限制在小城镇里。

  位势差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预期收益。流动成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接成本,即迁移成本;二是机会成本,即劳动力外流所放弃的其他利益。预期收益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就业概率,二是预期工资水平。农村劳动力总是选择成本低、预期收入高的地方作为流入地。

  显然,农村劳动力流入当地小城镇的成本最低。不仅迁移成本很低,甚至可能是零成本,而且可以在不耽误农活的情况下照顾家庭,机会成本也很低。因此,从流动成本的角度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向当地小城镇是最经济的。但在收入方面,由于西部内陆地区小城镇工业水平低,就业能力有限,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要求,就业概率很低。而且即使能就业,工资也明显低于大中城市。这样,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差异就更小了。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入大中城市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可能更高,但大中城市的就业概率和工资水平高于小城镇,城乡之间的潜在差异更大。因此,农村劳动力在选择流入地时选择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镇。

  (二)绵阳市的实证分析

  绵阳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北110公里处,面积20249平方公里。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数据(数据为1997年1月1日时数),绵阳市建制镇122个,农村人口417.6万户。除县城所在的建制镇外,建制镇115个,平均每个镇面积1.5平方公里,全乡平均人口29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77人。

  绵阳市农户从业人员298.7万人,就业分布为:农业从业人员238.9万人,非农业从业人员59.8万人。非农业从业人员中,城市从业人员31万人,农村从业人员28.8万人。农村非农从业人员中,有15.3万人被非农乡镇企业吸纳,其中6.8万人分布在建制镇乡镇企业,5.1万人分布在自然村乡镇企业,3.4万人分布在非建制镇或工矿区乡镇企业。

  1.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许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认为,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乡镇企业的集中,乡镇企业基本上以农村劳动力为吸收对象(米增玉、邹,20xx),所以只要小城镇发展起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被他们吸收。但是,只要分析一下乡镇企业的分布情况,就会发现依靠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并不乐观。调查显示,中国只有7%的乡镇企业位于建制镇(米增宇、邹,20xx),其从业人员仅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20.8%(,20xx)。绵阳市的情况和全国其他省市地区不完全一样。绵阳市乡镇企业3072家,其中自然村分布的乡镇企业1701家,占乡镇企业总数的'55.4%;分布在小城镇的乡镇企业有1035家,占乡镇企业总数的33.7%;有36家乡镇企业分布在大中城市,占乡镇企业总数的1.2%;有300家乡镇企业分布在集镇或工矿区,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从乡镇企业吸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看,绵阳本地乡镇企业仅吸收15.3万人,占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25.5%。其中,小城镇乡镇企业仅吸纳6.8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1.3%(占全部农村从业人员的2.27%);自然村、集镇、工矿区乡镇企业吸纳8.5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2%;绵阳51.9%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大中城市就业。

  小城镇能否通过分散在自然村和小警察镇的乡镇企业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笔者对绵阳市T镇J村某砖厂的调查表明,该砖厂不愿建在乡镇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乡镇土地占用费较高;

  第二,乡镇没有荒地可挖作原料;

  第三,乡镇污染控制严格;

  四是城镇工资成本较高;

  第五,非正式制度成本较高,人际关系复杂。

  通过对绵阳市其他自然村乡镇企业的调查,笔者还发现,他们不愿意搬迁到小城镇的原因还涉及到产权的划分和归属、搬迁费用等问题。事实上,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自然村和小警察镇的乡镇企业普遍具有就地取材(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污染严重的特点。所以这些乡镇企业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自然村和小警镇。如果他们离开特定的环境,他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J村砖厂的老板说,如果工厂建在乡镇,只有土地占用费和治污费会害死工厂。所以很难集中在小城镇。

  2.城乡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潜在差异分析。

  如果能缩小城乡位势差,扩大乡镇位势差,不仅可以“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将分散在自然村和小警镇的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小城镇。但根据绵阳市调队提供的数据,从1980年到1998年,无论从相对还是绝对来看,城乡之间的潜在差异都在不断扩大。虽然乡镇之间的电位差有所扩大,但小于城乡之间的电位差。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仍然是大中城市。

  如果以1997年初绵阳市小城镇乡镇企业吸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11.3%)作为小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以城市雇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51.9%)作为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分别近似代表小城镇和城市的就业概率,我们会发现预期收入(就业概率×工资水平)转移到小城镇这不仅远远低于预期收入2476.67元转移到大中城市,也低于农村地区的实际收入1824元。即使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的机会成本为零,即每年仍可获得农村人均纯收入,1997年向小城镇转移的总预期收入仅为2245.72元;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比农村实际收入高652.7元,比零机会成本向小城镇转移的预期收入高230.95元。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城市作为流入地,而不是小城镇作为流入地。

  第三,小城镇区位特征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距绵阳市的距离,作者将小城镇分为三组:第一组,20公里以内;第二组,20公里到70公里之间;第三组,70公里外。然后,作者从三个群体中随机选取了三个小城镇,利用农业普查数据和实地调查分析了它们的区位特征与劳动力吸收的相关性。

  那么,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差异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四,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机制缺陷的修复:大中城市的辐射还是外资的刺激

  从全国来看,苏南、珠三角等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吸收了大量本地和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了二元社会的统一进程。通过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他们除了原有的良好基础、起步早、政策支持外,还得益于当地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外资的刺激。苏南苏北小城镇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苏南大中城市人口密集,通过投资、技术扩张、周边合资等方式发挥巨大的辐射效应。苏南不仅受到区域内城市发展的带动,还受到上海大型产业的强烈辐射;但苏北大城市稀疏,城市实力弱,辐射效果差。滤布是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刘保金等,20xx)。西部内陆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低与苏北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绵阳市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小城镇的建设仍然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农民自下而上的愿望和自觉行动。通常在政府和地方部门的支持下,先做好基础设施,再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到小城镇居住。这种政府领导下的小城镇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工业基础很薄弱,没有城市的城镇空壳现象相当普遍。20xx年初,笔者调查了绵阳市附近的三个小城镇。w镇是国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从外观上看,小镇高楼林立,街道整洁,配套设施齐全;然而,进一步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建筑被遗弃,人行道被关闭,生意萧条。比如全乡最受欢迎的乡镇企业饲料厂、印刷厂,濒临破产;虽然原有的具有一定优势的农产品市场进行了改造,但摊位闲置,年底也没有什么繁华景象。据当地官员介绍,Y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牲畜交易场所。据说镇上人山人海,但我看到的牲畜交易场所是一条狭窄的老木房子之间的街道,除了街道两旁屈指可数的几个店面,几乎没有像样的乡镇企业。除了政府、医院和学校的工作人员,这个镇的人口大多是原镇居民。近年来,该镇几乎没有吸收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因此镇上没有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1999年以前,T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么去绵阳市打工,早退,夜间钟摆式流动,要么常年出国打工,要么留在村里从事城乡之间的拐卖,很少去乡镇就业或定居。1999年后,绵阳市向外扩张,T镇被列为经济试验区,使该镇迎来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去镇上调研,看到了两个对比鲜明的场景:旧田荒芜,新田繁忙。当镇官员向提交人介绍情况时,提交人从他的讲话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对镇的未来充满信心。的确,我们没有理由不同意镇上官员的期望,因为试点区建成后,T镇将与绵阳市整合,届时T镇将成为“一城之内的镇”。当然也不再是普通小城镇的代表。

  鉴于永兴镇和唐荀镇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巨大差异,笔者于20xx年6月对这两个镇进行了调查。作者发现,城市工业的辐射效应是小城镇发展和吸收劳动力的关键,城市的辐射效应在某些地方比在其他地方更明显。也就是说,小城镇的发展速度通常只靠城市的辐射而缓慢;相反,如果大规模城市产业的触角直接延伸到小城镇,如果小城镇能够抓住机遇,就有可能形成经济增长点,发展迅速。永兴镇就是这样的例子。上世纪90年代初,永兴镇的乡镇企业开始与市内几家大型国企联姻,生产配套产品。90年代中后期,该镇抓住在绵阳建立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长虹集团新区建设的机遇,使乡镇企业规模和档次上了一个台阶,直接为高新区内企业(包括长虹集团)提供配套生产和服务。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同时吸收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7年初,全镇有乡镇企业70家。其中,59家乡镇工业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全镇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88.58%;分布在乡镇的32家乡镇企业吸收的从业人员占全镇59家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5%。然而,在1999年之前,唐荀镇没有这样的机会。1997年初,全镇有乡镇企业16家。其中乡镇工业企业14家,这14家企业吸收的从业人员仅占全镇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38.4%;全乡只有三家乡镇企业,员工只有74人。镇上有一家建筑乡镇企业,员工1.1万人,占乡镇企业员工的60.44%。但企业不是建在镇上,而是在绵阳市,所以对镇的发展和直接带动作用不明显。

  通过调查,作者还发现,许多学者认识到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绵阳市小城镇的现实中很难得到验证。主要原因是小城镇规模小,常住人口少。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多为农民,不出家乡,早出晚归,第三产业缺少服务对象,从业人员比例很低。在永兴镇这样一个发达的小城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只有79人,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1.59%。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小城镇的辐射源——城市产业相对落后,辐射力较弱,大部分小城镇无法直接由城市产业带动,外资刺激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小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需要时间来修复。

劳动力调查报告12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日趋庞大,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容纳和消化这些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会在全社会各行业进行重新配置,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性、阶段性的转化过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持续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山区地区,耕地在逐渐减少,信息闭塞,非农产业不够发达,对转移劳动力更是困难重重,进而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所驻的镇村是位于富阳市以南约20公里,是灵桥镇的一个经济薄弱村。村地处山区,地理位置并不十分优越,但全村平均收入却有5618元,具备典型的尚未开发的农村的特征。作为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我是带着“尽己所能为提高农民收入寻求一个好的切入点”来开展工作的。两个月来,我和村两委的几位同志通过上门走访、座谈等形式,掌握了制约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联系周边地区的经济情况和村的历史,经过分析后觉得:村靠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特色经济、搞实业办工厂来发展经济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见效也不会很明显;村的出路在于高质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一、村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第一,转移不够。截止到12月,村农村总人口692人,劳动力总数约为370人,各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有172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46.5%左右。村第二村民小组是全村外出务工最多村民小组,其总人口218人,劳动人口87人,外出务工55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63%。第五村民小组则相反,总人口131人,劳动人口68人,外出务工17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25%。

  第二,文化程度较低。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很大一部分甚至为文盲。以第二村民小组当前外出务工人员为例,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0人,占70%;高中文化程度12人,占13.8%;中专5人,占5.7%;文盲10人,占11.5%。

  第三,男性较多。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约146人,占84.9%左右;女性约26人,占15.1%左右。

  第四,技能较差。目前外出务工的人员中,只有部分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劳动力,而这鸿世电器公司和电动工具厂。大部分未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主要分散在各造纸厂。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村外出务工人员年龄普遍在18~45岁之间,为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涌向电器或造纸行业,从事简单的低技能的体力劳动。外出务工人员地区分布亦不平衡,绝大部分集中在附近的地方,较远相对比较少。

  二、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1、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随着城镇企业转制改革,企业下岗人员增多,并且受基础设施限制,城镇不能容纳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发挥山区优势,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应成为当前的举措。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把一些中低产田改造好,种植一些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根据调查,村在白扬尖曾有茶叶地200多亩,可以通过引资将其扩大,产出高质量的茶叶。因此,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继续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作用。

  一是增加投入,保障农业生产的后劲。对农业的保护和投入,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开发山区山地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农业地位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二是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机制。按照“保障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努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培育一个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开发的农村市场体系,重点是深化流通体系改革,就地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2、努力提高山区劳动力素质,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前面所述,不管是已工作的劳动力,还是未就业的劳动力,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还是较低的。文化程度低下,只能从事重体力的第一产业劳动和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急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等行业严重不足,这就要求培养一支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以扩大就业面。长期实际情况表明,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劳动力的速度要高于素质低的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方式的转变,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在招工时,不但要求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学历和技术职称外,连一般工人也要各种的就业证书,这说明了提高劳动力素质的紧迫性。由于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决定转移的速度与成效,所以加强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当前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行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各种成人教育中心、成人培训学校。培训农电技术人员,注意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与实用技术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切实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

  3、完善劳务市场管理体系,确保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山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是近年来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很多劳务市场不归范,招工既滥又乱,以招工之名行骗财之实屡见不鲜,甚至引发社会治安不稳定,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那些缺乏文化的青年经常受骗。因此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规范好城乡劳务市场应下大力气,建议全市甚至全国用工单位要通过政府部门统一招工,与外出人员签定正式的招工合同,完善招工手续,明确劳动保障。

  规范管理好农村劳务市场,不仅可以避免上当受骗,也有利于外出劳动人口的计生、治安管理,防止盲目外流,造成城乡混乱,增加外出人员不必要的开支,还可以进行集中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务工的素质和效率,减少劳务浪费,避免造成农村无人种田等多种问题,这是当前农民企盼的一件事。应做到:⑴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劳动力职业介绍所。⑵采取政府民间多种形式对农电进行职业培训,增强适应能力。⑶对劳动力转出地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以保护输出地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劳动力调查报告13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返乡现状。

  我县现有农业人口76.38万人,农村劳动力48.2万人,转移到非农产业26.1万人,输出到县外13.8万人。主要的外出务工地区为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地区,占总劳务输出人数的77%。据本次在全县范围内对外出务工返乡的调查结果,截止XX年1月底,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共返乡36156 人,其中因此次金融危机导致裁员返乡13190人,占全县劳务输出总人数的9.6%。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已经影响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返乡农民工的数量仍将有扩大的趋势。

  二、采取措施,提前应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

  我们针对当前面临宏观经济影响就业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形势发展;一方面积极寻求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为切实做好稳定就业工作,我们成立了**县返乡民工就业工作应

  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掌握我县农民工返乡动态情况、人力资源供需变动情况,制订应急措施,帮助返乡民工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

  (二)建立报告制度,实行动态监控

  为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动态管理,我们建立了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的长期监测制度。通过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对本辖区的返乡民工随时进行摸底、登记,定期上报。随时掌握全县的农民工返乡状况。对一次性返乡超过100人、一天内返乡超过1000人的,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市劳动保障局。

  (三)主动搜集本地企业的用工岗位。

  采取“走出去”的工作方式,全面细致的掌握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困难企业的用工需求状况,做好人力资源供求监测分析和用工调控工作。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的优势和信息发布宣传栏、电子大屏、手机短信发布等方式多渠道发布信息优势。依托**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中心等新闻媒体发布单位招聘信息、个人求职信息和招聘会信息,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能有更多机会和途径了解就业信息,使返乡的农民工能与用工企业及时对接。大力开展服务项目多、服务态度好、服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服务效果实的大中型招聘会,春节前,我们召开了2次返乡民工的专项招聘会,共召集了86个企业,提供XX余个岗位,当场匹配成功800余人。XX年2月24日,我们联合无锡、徐州市的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了XX年春季返乡农民工招聘暨南北劳动力交流大会,此次招聘大会,182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1211个就业

  岗位进场招聘,吸引了1.5万名求职务工人员,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612人,有效地促进了我县返乡民工的就业,得到了省、市劳动保障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全面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

  一是对返乡民工和本地企业失业人员开展基本素质的培训。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聘请教师、发放教材,对现阶段企业经营困难而被裁减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择业知识和必备的务工常识、法律法规。二是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努力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格局。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应该把金融风暴引发的民工返乡的不利影响看成是培训人员、提升素质的有利契机,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从营造创业培训氛围、保证创业培训质量、强化创业培训服务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水平和创业成功率。通过培训返乡民工促进就业升级。

  (五)搭建创业孵化园,引导创业,促进返乡民工就近就地再就业。

  为提高创业者的成功率,我们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优先选择手中有一定资金或门路的失业人员作为突破口,在经济条件相对好的镇建立农民创业园。在园内设立办公室,成立劳动服务站,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优化创业环境,简化创业手续,搭建创业促进就业平台,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片就业,形成以就业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互动格局。柳新镇机械加工创业园、马坡镇玻璃制品创业园和黄集镇家禽孵化、

  养殖创业园已经初具规模,共吸引39家企业进入,带动就业XX余人。

  通过多方努力,全县因受金融危机冲击返乡的'农民工目前大部分已经实现了重新就业,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争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率达到95%以上,实现 “保就业、保增收、保稳定”的目标。

  三、几点建议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县带来的冲击,“率先达小康、建设新**”,关键在农村,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2、 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建议把新增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新型农保,努力做到“即征即保”;

  3、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降低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门槛,简化手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4、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培训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创业培训的资金投入,对有创业愿望的人进行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扶持,使更多的人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并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增加收入,拉动内需。

  5、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补助力度,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许多的企业都陆续倒闭,在发展中的中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企业倒闭使更多的人无法找到工作,全国剩余劳动力从而增加,许多的人回家过年后不知明年该去哪里?该做什么?2月4号镇坪县人劳局对全县剩余劳动力和企业所需劳动力进行调研,做到心中有数,好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调研采取集中笔录座谈、工作人员深入乡镇、企业、各村实地摸底调查,与村民代表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以了解更多的真实情况。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全县XX年外出务工人数和回家后不再出去的人数、以及在本地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人数。2.对XX年全县在家待业人数以及年龄、性别、文法程度进行登记。3.对全县各个企业XX年用工情况进行摸底登记。

  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XX年初全县外出务工(包括有意向外出)和在家(包括回家后不再出去)的人数分别为10247人和3561人。除自主创业和在家务农外全县剩余劳动力人数为1432人,本地企业所需劳动力人数为615人。

  2.在这次调研中发现全县大多数企业都同意吸纳本地工人,工资待遇相对上年比较稳定,个别企业有所下降。

  3.目前,我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已经制约了农民的就业、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进程。

  (1)加大教育投入。全县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改革、完善教育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坚决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全面提高青

  少年素质,加快培养和造就农村实用人才,必须建立健全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形成多层次、多形式成人教育体系,让每个农民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全县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因此,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技能培训,建立政府、企业、党校等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培训机制,大力发展定向培训和“定单”培训,是XX年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

  (2)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对科技投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而我国目前农业科技的投入只占农业总产值的0。5%,低于发达国家2个百分点;我国每1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科技人员6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40人的水平。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下,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推行成本很高,甚至有很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民劳动力素质是指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综合能力。由次可见,农业面临着大范围变革,现代农业经营者需要掌握系统的农业生产基础知识,具备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储运、销售将成为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关键,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加快运销周转率将成为农业经营的核心,保护资源、防止污染、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农

  业生产不可避免的宏观要求。因此,农业经营者还必须在精通专行的同时,在商品运销、信息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有较高的专业科技素质。事实上没有较高的专业科技素质,根本无法从事高科技的现代农业。

  (3)农民受旧的传统观念影响太深,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家庭生产责任制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然而实际上,我国大多数地区人均耕地已十分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劳动力素质对一个产业一个国家而言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劳动力的素质已经代替了劳动力的数量,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因素。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学不学一个样,主观上不求进取;有的农民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自身没能力承担参加培训学习的费用,有的家长还让没有完成初中学业的子女辍学;有的是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学他也不去学,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这就造成了农民素质难以提高的问题。

  (4)总的结论。农业发展一直都是我国不可忽视的问题,它是我国生存的基础,也是我国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农业人口的素质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潜力,如今农业人口的素质普遍较低因此限制了农业更高速的发展。要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问题,就要先做好农业人口的人力资源培训规划,然后才可能进行一系列的培训,进而达到提高农业人口素质这一目的。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坚持不懈地将这一任务进行下去才是我国农业的发展之道。

劳动力调查报告14

  内容提要: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成为&&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所以,深入调查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现状与制约因素,从而形成有效的转移对策,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就20xx年度原&&、&&、&&三乡镇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所掌握的有关资料,分析新&&镇劳动力转移现状、特点及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制约因素,结合新的实际镇情,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体对策,并对该镇今后五年劳动力转移工作提出建议。

  一、镇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1、劳动力分布现状:

  从总体数量上看:20xx年&&镇有农村劳动力21133人,除了已经进入乡镇企业、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15033人外,还有6100劳动力在农闲季节处于相对失业状态。

  从地区分布上看:由于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带有普遍性,但在各村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村,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而&&村、缫舍村、磻溪村等中心村及一些企业较多的村,由于第三产业和企业发展比较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较低,村与村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据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0.1%,小学程度的占31%,初中程度的占49%,高中程度的占9%,中专程度的占1%,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1%。其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79.4%。由此可见,&&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2、劳动力转移现状:

  20xx年度,原三个乡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本乡镇实际,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截止20xx年底,全镇累计转移劳动力15033人,占劳动力总数21133人的71%,其中20xx年转移劳动力5780人。20xx年外出务工人员劳务性工资收入达450 0万元,占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的31%,劳务性工资收入已经成为&&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

  (二)、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居多。据调查,20xx年在外打工人员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社会服务等行业的从事人数占整个务工人员的78%。

  2、外出务工以自发为主,政府和经纪人组织的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异地转移中,主要以自发转出为主。

  3、季节性转移的较多。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和传统的风俗习惯,决定了&&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季节性很强的特点。20xx年底,全镇转移超过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转移量的38%,而62%的转移劳动力则不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劳动,基本上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经商、跑运输,往往是春节后出 夏收前回,夏种后出 秋收前回,秋种后出 春节前回的“候鸟式”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4、群体性外出的多,而单枪匹马外出闯世界的少。输出的劳动力一般都按照血缘、人缘关系,或三五成群,或数十结队,集体外出,互相照应,互有联络。

  二、镇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也不敢转移。

  从主观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安于现状,怕打破宁静的生活。尽管改革开放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二是胆小怕事,怕带来麻烦。在农村,由于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去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挨欺负。特别是老年人心疼子女,宁可不挣钱,也不让他们出去闯荡。三是缺少手艺,怕自己干不好。在农村,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只能干那些苦脏累、挣钱少的活。这显然已经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的.风险。农民进城因找不到工作返乡的屡见不鲜,也使一些没有走出去的农民不再往外走。

  从客观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不灵,怕找不到挣钱的门路。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在家创收,不知干什么挣钱;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二是渠道不畅,怕没有人帮助。就内部环境而言,虽然在镇、村组织中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但还没有很好的发挥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的作用;就外部环境而言,农民外出打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三、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做到上下统一,转变思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广阔的道路。

  1.破除陈旧观念,变要我转移为我要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要从农业以外去想办法,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农民必须破除安于现状、守摊吃饭的观念,要有创新意识,盯住市场,走向市场,从自身实际出发,自觉地寻找适于自己发展的空间。

  2.加大教育力度,变盲目转移为特长转移

  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是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搞好农民教育。

  第一,搞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不仅在保就学率上下功夫,也应该狠抓教育质量,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理想的成效。

  第二,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教育,为农民走出土地重新就业创造条件。在农村,应为“下岗”或半下岗农民举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班,使之具有一技之长,不但为农民在农村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创造条件,也为农民到城市创业、就业创造条件。这就不仅要靠政府去办,也要由政府引导、扶持大企业、教育单位去办,根据农民个人特长,培训他们相应的技术,使他们取得必要的技术资格证书。

  3.创造优良环境,变无序转移为有序转移

  农民的思想解放了,素质提高了,想要转移,但向哪里转移,怎么转移,又成了摆在农民面前的一道难题。政府要为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一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机构,安排专人搞协调服务,宣传引导。二是通过发展民营企业,鼓励扶持私营企业,加速小城镇建设,来拉动和吸引剩余劳动力转移。

  4.敢于投资创业,变守摊式转移为创业式转移

  在劳动力转移中,对于有条件的农户,拿出一笔资金搞投入,其效益大多高于单纯靠出力气打工的收入。在劳动力转移中,首先应考虑如何投资、如何增值的问题。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不敢投资是不会挣到大钱的。但投资一定要看准;盲目投资则损失更惨。

  5.练就一身本领,变不敢转移为大胆转移

  一要有“手艺”。现在很多农民外出打工,不愿从事那些挣钱少、粗重的体力劳动。他们也想干点挣钱多、出力少的“巧”活,而这种活收入高,科技含量也高,也就是人们说的“手艺活”。因此,要想办法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占领一席之地,开创一片新天地。

  二要有“心计”。就是在外出打工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注意的是:要了解对方,知道用人方的实情;找工作要通过正规的职业介绍中心,不要急于求成;要签订合同,发生纠纷时有依据;要遇事多想一想,有问题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要学习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用以保护自己。

  四、镇劳动力转移工作建议及体会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个重要课题,如何实现劳动力快速、合理、有序的转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 根据前文分析及对策,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总体目标:

  截止20xx年底,&&镇共有未转移劳动力6100人。在今后五年中,要在稳定已转移劳动力总数的基础上,力争每年新增转移劳动力1500-20xx人,到20xx年,全镇劳动力转移总数达到19500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91%(以20xx年人口为基数),非农产业收入达8000万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达20xx万元,人均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5%以上。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合力。把推进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列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体系。成立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及劳动力转移办公室,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农办、工办、民政、司法、城建、教育、成教等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宣传导向作用,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使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关心农村剩余劳动力。

  2、做好劳动力转移的动态管理和调研工作,及时掌握劳动力转移动向。一是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实行劳动力资源电脑化管理。二是每年对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1次到2次的专题调研,及时掌握劳动力转移动向,积极探索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为制定工作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提供依据。

  3、积极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和空间。

  城建等部门根据&&实际,做好城镇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进程,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提高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使建筑业、运输业、饮食餐饮业、娱乐业等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工办等部门加快发展&&镇民营经济,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解除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使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

  农办等部门要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和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畜牧业、水产业,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

  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瞄准国际劳务市场,充分利用大集团、大公司的国外承包工程和劳务项目,组织农村劳动力跨出国门,提高对外劳务输出水平。

  4、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培训。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首先,落实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狠抓该镇各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镇中、小学学生升学率,从而普及高中教育,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基础教育和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技能的新型劳动者。

  其次,充分发挥该镇成教中心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再次,成立&&镇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输出专门培训,建立农村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注重培训质量,讲求培训效果,根据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需要,合理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规模,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培养输出。

  最后,司法等部门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在该镇用工单位和农村劳动力中开展《劳动法》等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培训,增强用工单位和劳动力的法律素质,提高转移劳动力的自我保护能力。

  5、成立&&镇农村劳务中介机构,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网络。由各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体联合成立集劳力培训、信息搜集、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于一体的&&镇农村劳务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镇、村二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库,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

  镇劳动力转移办公室

劳动力调查报告15

  为了解当前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态势,掌握农村基层组织的基本情况,以便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生产发展工作,本人以所驻的石浦镇坦塘村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关系为切入点开展了调查。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应当说,当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从有利因素看:一是适宜开展大面积的土地开发项目,发展规模农业。由于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大批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许多外出经商务工户把全家的承包地、自留地都出租给同村农户,因此,使农村中部分有能力也有发展农业规模生产意向的农民有了一个机会。如本村葡萄种植大户李善泽,在本村租种7亩,还在邻村租种12亩,成为象山的葡萄种植大户。

  二是有助于扩大城乡交流,减少城乡差距。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是由于历史的和教育上的原因,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生活方式还比较落后,科技水平也相对较低。通过广大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带回的不仅仅是金钱,更为重要的是带回了城市的集体合作思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缺乏农业技术人员的问题更加突出。可以说,坦塘村绝大多数外出农业劳动力并不是靠种地养活不了全家才外出经商打工的,他们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才弃地而去的。而这部分人中绝大多数恰恰是原来村中种植业的骨干。如村民洪昌根,务农二十几年,当生产队长也有十几年了,对种植业特别是柑桔种植相当在行,今年8月全脱产去上海务工。据他说,种一亩西瓜要先后投入近百元,辛辛苦苦管理三个月,最多能赚一二百元,还要“靠天吃饭”,收入没有保证。而每天做做短工也有30-50元一天,做一个星期就比种三个月地收入高。

  二是部分土地出现抛荒现象。有些农户三家三口、四口外出务工,承包地未能转包,无人料理,致使出现抛荒现象。许多柑桔任由自生自灭,使柑桔树生产力逐年下降。

  三是投入农业再生产资金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缓慢。目前坦塘农业生产中除水产养殖业投入资金在增加以外,其余种植业资金投入仅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农民把外出务工的收入主要用于住宅改造和子女教育方面,对发展效益农业、改良种植品种的兴趣不大。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

  当前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却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缺少合适的干部人选。因为农业种养殖生产无法获得较高的收益,绝大多数懂经营、有致富思路和开拓精神的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经商务工。和当前许多农村一样,坦塘村常住人口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目前,坦塘村共有党员17人,除了3位年老的以外,其余14人中有9人外出经商务工,而且均是党员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30岁以下青年大部分长年在外,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难度较大。

  二是党员干部在村时间减少,降低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于党员干部大量外出经商务工,住村时间短了,他们与村民接触的时间相对少了,也较少参与村务事务,与群众感情也就相应地疏远了,因此在村民中也不一定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在坦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完全落在村支书和村主任身上,一旦他们退职,就无合适人选顶替。

  三是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加。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转移,使镇乡党委不能及时掌握农村基层党员的动向,缺乏对农村基层党员管理监督的有效手段。由于广大党员的流动性,镇乡党委和村党组织难以集中人员进行统一宣传教育,使近年来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几乎是个空白。

  三、应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是加快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的建设,尽量就近转化劳动力。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效益的相对下降,产生的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需要选择新的就业门路。结合我县广大中心镇周边农村实际,要加快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的建设,扩大城镇人口容量,扩大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就业机会。就近就地转化农村劳动力,还可以减少农民外出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拉动农村与城镇的一体化发展步伐。

  二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有资金、有技术、懂经营的农民发展规模农业。鼓励致富了的外出经商务工农民进城居住,提高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完全分离,方便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户将自有土地长期转包给其他农户,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和规模效益。

  三是开发农业合作项目,增加与外地的农业交流,开拓农民眼界,鼓励年青人回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鼓励外出农民来象山投资发展农业生产,这样使本地农民直接地了解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改变年青人对农业生产“睛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偏面看法,树立农业产业思想,引导年青人回乡从事农业生产。

  四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地对农村基层党员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对党员管理,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明确各地各部门的管理职责,使党员走到哪里都有组织的关心帮助和管理监督。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党员进行党性、党风教育,提高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