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过端午节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过端午节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过端午节作文1
来给大家说一说我是怎样过端午节的。终于到了农历五月初五,我期盼了好久了。
我爸说,端午节是我国流传了二千多年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吃粽子,我们金华人还要吃“五黄”,吃绿豆糕,去看望长辈,亲人团聚。端午节的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族诗人屈原。今年,端午节成了法定假日,也成了亲朋团聚的好日子。
今天一早,我早早起床,用粽子和绿豆糕当早点。后随爸爸去尖峰山旁的老家,爸爸去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团聚,我和我的姐妹、弟弟们会合。我们下地摘黄瓜、西红柿,又冒雨剪蕃薯藤,再将长长的.蕃薯藤剪成一段段,二张叶子一段,后将一段段蕃薯藤扦插到地里。在干活时,蚊子挺多,在我胳膊上和小腿上咬了好多小包包。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终于将一小块地插满了蕃薯藤。雨停时,我们又摘了很多桑叶,在回到市区时,我将桑叶送给养蚕的冯同学。经过劳动,大家觉得有些劳累,不过,等到蕃薯的收获季节,我又可以和好朋友、小伙伴们一起来挖蕃薯了。
初中过端午节作文2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称端阳节。
每当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插上艾叶。我家也不例外,每年端午节一大早,妈妈便会从菜场买回一大把艾叶插在门上,说实话,我根本就不喜欢艾叶,尤其是它散发的刺鼻气味。于是我一边捂着鼻子,一边抱怨着妈妈的迷信。可是,妈妈一点儿也不生气,耐心对我说:“端午节插艾叶,以后全家人就可以吉祥如意。”我似乎懂了一点,我使劲去闻闻艾叶的香味,不觉得那么刺鼻了,反而有一种清香,沁人心脾的`感觉呢!
记忆中的端午节,不再是刺鼻的艾叶的气味,而是浓浓的粽香味,说起粽子,思绪又回到去年的端午节那天,早饭过后,妈妈照料把包好的粽子轻轻放入锅中去煮。不太一会儿,糯米、粽叶的清香溢满整个房子,粽子出锅了,掀开表面的一层粽叶,只见晶莹剔透的糯米和似星星点缀的蜜枣映入眼帘,看着就嘴馋。咬上一口,又甜又黏,心里有一种既美好又满的感觉。
口尝了粽子,我想了解一下粽子,妈妈告诉我粽子分为两大类,按照不同的开头和用料人们给它们直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像“角粽”“斧头粽”等。
吃过了粽子,又了解了一下粽子,就到外面散步,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艾叶香味和粽子那淡淡的清香,在四溢的香气中,我们尽情感受节日气氛……
初中过端午节作文3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能够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此时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就是过节平常就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几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就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此时说就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就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向带着,据说能够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就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就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就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此刻浓。
初中过端午节作文4
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当然是端午了。一起来听听吧!
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将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我自豪地将香囊挂在胸前。阿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