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作文

时间:2023-11-29 作者:Melo_7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我要下载

【精华】初中的作文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的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初中的作文5篇

初中的作文 篇1

  驴

  人们总是用驴和马作比较,说驴太丑,不如马的高贵与狂热。但它的平凡与简单却是我的唯爱。

  驴在人们心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形象———任劳任怨。是的,因为它毫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为人类服务,这也算得上一种舍己为人的动物。每当它驮着千斤巨石般的货物艰难地跋涉时,每当它纤细的双腿颤抖却依然坚持时,谁看了会不心酸。

  小时候,在农村,外公养过一头黑驴。它全身黑漆漆的,除了蹄掌外,几乎看不到其他颜色,健壮的蹄子好像能驮起整片天,它的鬃毛正好衬着它的头,略显稀疏,它的尾巴可没有马一样的茂盛,美观,只是细细的,结束着它身躯的末端。

  我喜欢带着它在田间漫步,看着它吃草,抚摸着它坚实而粗糙的皮肤,那上面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可当我触上它皮肤是,却有一种着实的安全感,它纯洁而清澈的双眼放射出温柔的目光,当它迷茫地看着你时,你总会手足无措。微风拂过它的`鬃毛,飘飘扬扬的。

  驴虽没有马的奔腾,但它却有独特的温顺;驴虽没有马的剽悍强健,但它却有高尚的舍己为人。

初中的作文 篇2

  品茶,时间,心情,器具,要辩茶经,看节令,查水源,讲究太多,成了茶道。我不喜欢,我本不懂,也不想学,对我约束。便如观月听风,不见得非要上了高楼倚危栏。因此我只喝茶。我主茶辅,随意就好。

  读书,可喝茶;工作,可喝茶;花开草碧,乳燕呢喃,可喝茶;秋雁南飞,蛩鸣霜月,可喝茶。总之,你愿意,就随时喝茶。

  茶另人爽。清心解忧,远俗世净心灵。可邀知己就菊花,可独自伴诗书。茶性清灵,对月而明,对风而清,对云而悠,对水而远,对灯而静。以茶为友,便如书,可令人在烦杂的俗世,不会迷途。

  茶仿佛一段远古的情愫,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花茶,是浣纱的西子出塞的`昭君,清醇的苦让你怜意顿生,不能释手。

  绿茶,是杏花烟雨江南,让你在苦涩中感觉到一丝芬芳,在唇齿之间,绵绵不绝。

  红茶,是大漠的风塞外的雪,来去匆匆而猛烈。当你想到她的味道时只能感觉到谈谈的苦意了。

  一茶在手,我会宁静,会沉思,会轻易忘却纷繁杂乱,争吵不休的浮华世界。

  喝茶,在于心,而不关茶。一杯香茶,一缕馨香,心境,世界。

初中的作文 篇3

  每个人都拥有一片天空,在这片天空中,自己便是主角,我们要在自己的天空中翱翔,做最好的自己。

  我是一条鱼,广阔的大海就是我的天空。我虽不能在天空中展翅凌云,但我同样可以在一片蓝色中穿行。我时常在七彩的珊瑚中游荡,与伙伴嬉戏。我偶尔也会在温暖的水域和着阳光的拍子,在水中吐着泡泡旋转。我有时也会在撒着月光的夜晚跃出海面,遥望着晨星低语;我或者也会被鲨鱼咬着尾尖追赶,一甩尾巴我躲进石缝,然后偷笑的悄悄离开。总之大海是我的天空,海有多宽广,我的那一片天空就有多无边,我在我的天空来去自如。

  我是一只毛毛虫,斑斓的花丛便是我的天空。当我从摇篮中梦醒,妈妈的话便在耳边响起,她告诉我:我的天空是花丛,我只要结茧就可以在我的天空里起舞。于是那痛苦的旅程就开始了,我一次又一次把自己裹进茧里,一次又一次挣扎着挣脱出来,只是期望自己可以看到一片不一样的`世界。但不管我怎么努力,依旧还是那个伏在叶片上的丑陋模样。终于,又该结茧了,我依旧没忘记那片花丛,那片天空,我最后看了一眼绿色便沉沉睡去。当我再次醒来,再次挣脱出来,等待着阳光再次把我的身体照暖,我睁开眼睛,天呐!我正穿着艳丽的羽衣站在花瓣上,眼前就是一片妖冶的花丛,这就是我的天空!我在我的那一片天空中翩翩起舞。

  我是一名学生,知识就是我的天空。在这片天里,我可以像鸟一样展翅飞翔,也许会有狂风暴雨,也许会有电闪雷鸣,但我不会害怕,既然选择要飞翔,我就不会退缩。这片天空我已经渲染好色彩,我已在这个崖边迎风站了好久,所要做的只不过是等待时机张开翅膀去飞。我在我的那一片天空无所畏惧。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在这片天空尽情飞吧!

初中的作文 篇4

  落日余晖,我在那一抹最美:潺潺流水,我拘那一捧最清:片片落叶,我独恋那枫叶最红:纷纷白雪,我钟情于一朵独特:回眸成长,我犹记那藏在课堂里的精彩

  语文课上的精彩。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挥向教室,便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台上站着一位老师,她有一双如水般清澈的明眸,长发披肩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黑如墨染,她是一个看似外表文静内心却十分活泼的老师。当她领着我们读书时,声音像一只调皮的气球,激动时升到天上,伤心时又跌入谷底,飘忽不定使我身临其境。当她提问一个问题时,全班同学“刷”的'一下全部举起手,各个争先恐后,我却前怕狼后怕虎,不敢举手老师犀利的目光一下子落在我的身上,当我忐忑不安的站起来,支支吾吾的回答出问题后,她第一个给了我掌声使我第一次有了自信。

  这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语文课。

  历史课上的精彩。

  “听到了吗?”“懂了吧!”“明白不?”如果在课上经常听到这些话那么这节课绝对是历史课!你是不是认为这节课很枯燥无味呢?那就大错特错了!历史老师可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就说她的外貌,她一双诱人的大眼睛无时不透露着狡黠的光芒,她一头小卷发贴在耳边,刘海抚着额头紧紧耷拉着,散发着即智慧又可爱的气息。举个例子吧:我至今仍记得“远古人类”这一课。因为老师在上这一节课时看我们兴趣不高便亲自给我们示范,她不断用滑稽的动作来模仿原始人的动作,甚至直接盘腿席地而坐,一副“原始人生活画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节课她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也点燃了我学习历史的兴趣。

  这真是一节无比精彩的历史课。

初中的作文 篇5

  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曾经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闪耀的明珠;数不清的唐诗宋词,文化瑰宝曾经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汉语汉字曾经走向世界,风靡全球……我们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到骄傲自豪,却看不见,那些都是曾经,那些都已过去……

  为什么当代中国产生不了影响世界的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为什么至今仍没有再次出现像李白、杜甫那样影响中国千年的文学家?罪魁祸首莫过于人们用功用的标准去追求文化,他们追求的是由文化带来的名和利,而不是文化本身。可是,“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带着一颗功利心去追求精神文化,又怎能有所建树,创造辉煌?

  鲁迅先生笔下曾狠狠讽刺过那些自称“智识高超而目光远大的先生们”,因为他们认为:“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活或者,至少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一个“利”字,但那时是中国最黑暗,最动荡不安,最吃人的社会。可现在呢,我们身处一个和平民主的时代,我们以中国未来的接班人自称,但是有多少人读书只是为了追求文化的纯粹,精神的家园,而不是有房有车,名利双收呢?而这,难道不正是当今中国文化的可悲之处吗?

  而在那个日寇侵华,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北大、清华、南开大学被迫南迁组成的西南联大大学,却产生了那么多的.人才,这其实和当时师生的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闻一多先生的衣服破了之后只好穿上一条样式早就过时,十分不合身的夹袍;朱自清先生的衣服破得不能再穿就罩上一条蓝色长布;化学教授曾昭抡的鞋子更是露着脚趾,后跟也提不上来……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在陋室之中寻求真理智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正是这种精神,让西南联大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世界名牌大学平列而无愧色,而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令人略有安慰的是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让13亿中国人一夜之间认识了他以及《红高粱》,让人们再次燃起对中华文化的激情。我相信,当人们学习文化不再为了功用,名利,而只是单纯地追求文化的纯粹,寻找精神家园的皈依,中华文化一定会再度崛起!

  学了那么久的《论语》,我最爱的还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超脱功利的生活态度和治学态度,何时才能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Melo_7

已认证

发布于:2023-11-29

联系方式: 189****0076 点我反馈

【精华】初中的作文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的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初中的作文5篇

初中的作文 篇1

  驴

  人们总是用驴和马作比较,说驴太丑,不如马的高贵与狂热。但它的平凡与简单却是我的唯爱。

  驴在人们心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形象———任劳任怨。是的,因为它毫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为人类服务,这也算得上一种舍己为人的动物。每当它驮着千斤巨石般的货物艰难地跋涉时,每当它纤细的双腿颤抖却依然坚持时,谁看了会不心酸。

  小时候,在农村,外公养过一头黑驴。它全身黑漆漆的,除了蹄掌外,几乎看不到其他颜色,健壮的蹄子好像能驮起整片天,它的鬃毛正好衬着它的头,略显稀疏,它的尾巴可没有马一样的茂盛,美观,只是细细的,结束着它身躯的末端。

  我喜欢带着它在田间漫步,看着它吃草,抚摸着它坚实而粗糙的皮肤,那上面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可当我触上它皮肤是,却有一种着实的安全感,它纯洁而清澈的双眼放射出温柔的目光,当它迷茫地看着你时,你总会手足无措。微风拂过它的`鬃毛,飘飘扬扬的。

  驴虽没有马的奔腾,但它却有独特的温顺;驴虽没有马的剽悍强健,但它却有高尚的舍己为人。

初中的作文 篇2

  品茶,时间,心情,器具,要辩茶经,看节令,查水源,讲究太多,成了茶道。我不喜欢,我本不懂,也不想学,对我约束。便如观月听风,不见得非要上了高楼倚危栏。因此我只喝茶。我主茶辅,随意就好。

  读书,可喝茶;工作,可喝茶;花开草碧,乳燕呢喃,可喝茶;秋雁南飞,蛩鸣霜月,可喝茶。总之,你愿意,就随时喝茶。

  茶另人爽。清心解忧,远俗世净心灵。可邀知己就菊花,可独自伴诗书。茶性清灵,对月而明,对风而清,对云而悠,对水而远,对灯而静。以茶为友,便如书,可令人在烦杂的俗世,不会迷途。

  茶仿佛一段远古的情愫,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花茶,是浣纱的西子出塞的`昭君,清醇的苦让你怜意顿生,不能释手。

  绿茶,是杏花烟雨江南,让你在苦涩中感觉到一丝芬芳,在唇齿之间,绵绵不绝。

  红茶,是大漠的风塞外的雪,来去匆匆而猛烈。当你想到她的味道时只能感觉到谈谈的苦意了。

  一茶在手,我会宁静,会沉思,会轻易忘却纷繁杂乱,争吵不休的浮华世界。

  喝茶,在于心,而不关茶。一杯香茶,一缕馨香,心境,世界。

初中的作文 篇3

  每个人都拥有一片天空,在这片天空中,自己便是主角,我们要在自己的天空中翱翔,做最好的自己。

  我是一条鱼,广阔的大海就是我的天空。我虽不能在天空中展翅凌云,但我同样可以在一片蓝色中穿行。我时常在七彩的珊瑚中游荡,与伙伴嬉戏。我偶尔也会在温暖的水域和着阳光的拍子,在水中吐着泡泡旋转。我有时也会在撒着月光的夜晚跃出海面,遥望着晨星低语;我或者也会被鲨鱼咬着尾尖追赶,一甩尾巴我躲进石缝,然后偷笑的悄悄离开。总之大海是我的天空,海有多宽广,我的那一片天空就有多无边,我在我的天空来去自如。

  我是一只毛毛虫,斑斓的花丛便是我的天空。当我从摇篮中梦醒,妈妈的话便在耳边响起,她告诉我:我的天空是花丛,我只要结茧就可以在我的天空里起舞。于是那痛苦的旅程就开始了,我一次又一次把自己裹进茧里,一次又一次挣扎着挣脱出来,只是期望自己可以看到一片不一样的`世界。但不管我怎么努力,依旧还是那个伏在叶片上的丑陋模样。终于,又该结茧了,我依旧没忘记那片花丛,那片天空,我最后看了一眼绿色便沉沉睡去。当我再次醒来,再次挣脱出来,等待着阳光再次把我的身体照暖,我睁开眼睛,天呐!我正穿着艳丽的羽衣站在花瓣上,眼前就是一片妖冶的花丛,这就是我的天空!我在我的那一片天空中翩翩起舞。

  我是一名学生,知识就是我的天空。在这片天里,我可以像鸟一样展翅飞翔,也许会有狂风暴雨,也许会有电闪雷鸣,但我不会害怕,既然选择要飞翔,我就不会退缩。这片天空我已经渲染好色彩,我已在这个崖边迎风站了好久,所要做的只不过是等待时机张开翅膀去飞。我在我的那一片天空无所畏惧。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在这片天空尽情飞吧!

初中的作文 篇4

  落日余晖,我在那一抹最美:潺潺流水,我拘那一捧最清:片片落叶,我独恋那枫叶最红:纷纷白雪,我钟情于一朵独特:回眸成长,我犹记那藏在课堂里的精彩

  语文课上的精彩。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挥向教室,便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台上站着一位老师,她有一双如水般清澈的明眸,长发披肩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黑如墨染,她是一个看似外表文静内心却十分活泼的老师。当她领着我们读书时,声音像一只调皮的气球,激动时升到天上,伤心时又跌入谷底,飘忽不定使我身临其境。当她提问一个问题时,全班同学“刷”的'一下全部举起手,各个争先恐后,我却前怕狼后怕虎,不敢举手老师犀利的目光一下子落在我的身上,当我忐忑不安的站起来,支支吾吾的回答出问题后,她第一个给了我掌声使我第一次有了自信。

  这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语文课。

  历史课上的精彩。

  “听到了吗?”“懂了吧!”“明白不?”如果在课上经常听到这些话那么这节课绝对是历史课!你是不是认为这节课很枯燥无味呢?那就大错特错了!历史老师可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就说她的外貌,她一双诱人的大眼睛无时不透露着狡黠的光芒,她一头小卷发贴在耳边,刘海抚着额头紧紧耷拉着,散发着即智慧又可爱的气息。举个例子吧:我至今仍记得“远古人类”这一课。因为老师在上这一节课时看我们兴趣不高便亲自给我们示范,她不断用滑稽的动作来模仿原始人的动作,甚至直接盘腿席地而坐,一副“原始人生活画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节课她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也点燃了我学习历史的兴趣。

  这真是一节无比精彩的历史课。

初中的作文 篇5

  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曾经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闪耀的明珠;数不清的唐诗宋词,文化瑰宝曾经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汉语汉字曾经走向世界,风靡全球……我们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到骄傲自豪,却看不见,那些都是曾经,那些都已过去……

  为什么当代中国产生不了影响世界的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为什么至今仍没有再次出现像李白、杜甫那样影响中国千年的文学家?罪魁祸首莫过于人们用功用的标准去追求文化,他们追求的是由文化带来的名和利,而不是文化本身。可是,“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带着一颗功利心去追求精神文化,又怎能有所建树,创造辉煌?

  鲁迅先生笔下曾狠狠讽刺过那些自称“智识高超而目光远大的先生们”,因为他们认为:“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活或者,至少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一个“利”字,但那时是中国最黑暗,最动荡不安,最吃人的社会。可现在呢,我们身处一个和平民主的时代,我们以中国未来的接班人自称,但是有多少人读书只是为了追求文化的纯粹,精神的家园,而不是有房有车,名利双收呢?而这,难道不正是当今中国文化的可悲之处吗?

  而在那个日寇侵华,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北大、清华、南开大学被迫南迁组成的西南联大大学,却产生了那么多的.人才,这其实和当时师生的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闻一多先生的衣服破了之后只好穿上一条样式早就过时,十分不合身的夹袍;朱自清先生的衣服破得不能再穿就罩上一条蓝色长布;化学教授曾昭抡的鞋子更是露着脚趾,后跟也提不上来……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在陋室之中寻求真理智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正是这种精神,让西南联大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世界名牌大学平列而无愧色,而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令人略有安慰的是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让13亿中国人一夜之间认识了他以及《红高粱》,让人们再次燃起对中华文化的激情。我相信,当人们学习文化不再为了功用,名利,而只是单纯地追求文化的纯粹,寻找精神家园的皈依,中华文化一定会再度崛起!

  学了那么久的《论语》,我最爱的还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超脱功利的生活态度和治学态度,何时才能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