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时间:2024-01-1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与前后教材知识体系的联系】

  学生们在初一已经学习过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本诗的作者杜甫,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一学过了杜甫的《春望》,对其人其诗有初步的了解。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四首诗词也就顺利得多。而且本诗是诗圣杜甫的名篇,千古传诵,学习本诗,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在逐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的过程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2)【本课的知识体系】字词(略)②本诗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③本诗为七言古诗,但诗篇中的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永长短句和奇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

  ④诗歌所具有的深广的社会意义。

  二、确定教学目标

  1、依据

  (1)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我的个人理解,就是要使学生对古诗文要“想读”、“会读”、“熟读”、“解读”。至于本课,字词知识不多,语言通俗,淡中见奇,意蕴深厚,所以计划以“熟读”“解读”本诗为重点。

  (2)学生分析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集体又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次等生吃了”。比如简单的问题,可由全体学生同步完成;稍难的,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启发,教师做点评;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或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研究活动,不一而足。(再举例来说,我教的两个班,两个班都很活跃,相比之下,A班里有独立见解的人多,B班的思考风格较“保守”的人多,所以在A班,我会鼓励有主见的学生个别发言,由他们去带动课堂;在B班,则多由我来对课堂进行整体性的启发和点拨。如此,两班学生都能围绕课堂积极地进行思考。)

  2、确定基本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通过反复吟咏、联想,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诗中的意境。

  3、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形象、生动与凝练。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教学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三、教学思想:

  【基本原则】:围绕目标,注重知识迁移,引导阅读,读中感悟,探究研讨,因材施教,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又不使学生的思维过于散漫?如何使理解力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实现对诗文的正确把握?如何处理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很显然,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却不能死抓,教师更应该就学生实际的表现灵活调整课堂的进程。教师首先要激发全体学生对本诗的阅读兴趣,然后指导出大的探讨方向,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并主动质疑,教师在其中担导读、归纳、点评的任务,并对突发的问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

  ③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读书人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2)教法

  ①抓朗诵。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②坚持启发式。问题要精简,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

  ③变教知识为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习惯。

  (3)手段——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两体现:a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b体现教法,学法)

  ※具体过程

  (一)导入。

  回忆杜甫的相关资料(朝代、字号、称誉等),并背诵《春望》,让学生说说杜甫所处时代的时局特征和社会状况。(投影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和解释)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

  (投影本诗歌的基本节奏,标出压韵部分)

  (三)品味语言。

  本诗有两个突出的语言特色,一是用词生动,形象鲜明;二是结构严谨,层次井然。重点让学生品味诗歌中的精彩用词与语音节奏随情感变化有致变化的特征。

  询问学生:“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相机点拨。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

  (四)师生讨论。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思考诗歌的内容意义。在其中贯通对难重点的把握。

  1.把握诗歌的内容。

  〖这里很多学生会问到“为”为何读wei的上声,教师可就这个问题解析诗歌的题目。

  ⑴问:由题目看,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单独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点拨:由题目看,可初步了解到这是在八月的时候,诗人因茅屋被秋风刮破之后写的诗。“为”在这里是“被”的意思。

  ⑵问: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发泄因茅屋被秋风吹破而产生的不满么?联系诗中所描写的情况推测作者的境遇和思想感情。(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并提出新问题)

  点拨:诗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秋风、群童、薄衾、夜雨使老杜甫的痛苦逐层加深。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战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诗人当时非常贫困,这些可以从居所的简陋、茅草的难得、寝具的陈旧等看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的沉重。

  2.思考诗歌的意旨。

  〖在这部分,学生很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杜甫怎么不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住好一点的房子?”“杜甫那么有才华,又做过官,为何会落到这样的境地?”“他为什么不马上把茅屋顶修好,却束手看着床头屋漏?”“杜甫自己都那么惨,为何还要忧国忧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阅历特征,他们会不大理解杜甫为何自顾不暇还要为天下寒士忧虑,也不明白“广厦千万间”的理想在当时来说不可能实现,诗人却还是要抱以希望。此时可以就手展开讨论,认识当时社会状况和诗人的心境,感悟诗人的思想境界。

  ⑶问:面对这重重的不幸,换了主角是你,你会有什么心理活动?而诗人的表现如何?

  点拨:诗人的心情无疑十分沉重悲苦,“长夜”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苦难结束的迫切心情。“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

  ⑷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表达诗人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抒情的高潮部分是哪一句?

  (学生集体找出答案,并朗读之)

  点拨:(略)

  ⑸问:诗人的理想你们看来,在当时可以实现吗?那为何还要如此不切实际?

  点拨:诗人的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即使他甘愿自我牺牲也是一样。

  他生出这样的愿望,是基于对人民困苦生活情况的深切体会,诗人个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意识迫使他自己为民疾呼,这在于他是自然的,毫无功利色彩。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那一颗热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诗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

  (五)小结。

  结合对本诗的理解,再次朗读诗篇。

  ①教师范读(富有感情的吟诵),并投影诵读要注意的节奏和重、拖音。

  ②学生借鉴教师的方法,自由吟读诗篇,同时背记内容。

  ③学生共同朗读。

  (六)能力拓展:时间允许的话,可安排学生对杜甫的其他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篇进行品读。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除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要体现延伸性学习思维,如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次不幸或难过的遭遇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诗;让学生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为此诗写一个简短的读后感(本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便是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所以,可安排如下作业:

  ①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咏本诗并背诵

  ②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把你对此诗的感想写下来,200字左右。

  ③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次不幸或难过的遭遇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诗。

  六、几点说明

  (1)投影片内容

  ◎本诗相关的字词注音及解释;

  ◎诗篇的基本节奏;

  ◎本诗的相关背景资料;

  ◎结构及内容的板书;

  ◎相关的思考与练习题。

  ◎杜甫的其它诗篇的鉴赏

  ⑵朗读示范:教师亲自示范

  ⑶板书设计(略)

  ⑷时间分配:一课时

  (5)课堂教学特点:以读带解,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两年前(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

  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同时在《诗五首》这课中,它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所以学好本诗对其它四首诗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本诗就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决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合作,积极地、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四、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中有一种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共同商定,体现“以学定教”。

  教师提示:根据以往学习诗歌的经验,你们认为学诗歌重点应该学什么?在此基础上,归纳成两点。(做成图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诗被编辑在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第20课《诗五首》中。写于公元761年。两年前(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

  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同时在《诗五首》这课中,它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所以学好本诗对其它四首诗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本诗就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决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合作,积极地、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四、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中有一种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共同商定,体现“以学定教”。

  教师提示:根据以往学习诗歌的经验,你们认为学诗歌重点应该学什么?在此基础上,归纳成两点。(做成图片)

  1、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1、师范读: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很容易把学生的情感唤起,以便快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2、自己放声读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3、找生读,其他同学找优缺点后再读,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做成图片)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

  秋风卷屋

  群童抱茅忧国忧民

  夜雨湿屋

  作者的这种情怀是怎样抒发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四个环节。

  (四)合作探究:

  挑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做成图片)

  四人一组合作交流,此间老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点拨。不外乎从以下三个方面陈述喜欢的原因,边赏析边读。

  1、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

  如:(1)、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换成“吹”,风的力度不够;“掀”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

  (2)、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铁”表示a、很凉、很硬(天寒冷);b、色彩: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2、品位含义丰富的词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

  如:(1)、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

  a、叹息天公无情毁屋。b、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

  c、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2)、“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3、朗读体会语言的美。

  如: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

  语调高昂,还有悲哀、愤怒的语气(当时无法实现,只是一个愿望)。其中:

  “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音。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

  (五)、总结迁移:

  全诗共四节,前三节描写了秋风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三幅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杜甫一家的不幸遭遇。然而令人佩服的是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时,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现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阔的胸襟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忘的绝不仅仅是他的诗,更是杜甫他这个人。

  今天,你从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做成图片)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

  (六)、质疑解难:

  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七)、结束语:

  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有感情地诵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3

  说课的题目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和说学案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

  本诗为七言古诗,但诗篇中的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用长短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

  2、教学目标简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而对诗词的学习,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

  3、文章思路及重点难点简介:

  这首诗,诗人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逐层推进,由狂风破屋到群童抱茅再到长夜沾湿,极写个人的不幸;蓄势既足,陡然转笔,又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表露出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教学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二、说学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5岁左右的孩子,他们成长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灵活安排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本诗的作者杜甫,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已学过杜甫的《春望》、《望岳》等诗,对其人其诗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习本诗,学生能在逐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过程中,接受诗人崇高理想的熏陶。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领会诗歌的内涵是可以实现的。

  三、说教法与教学手段。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及手段实施教学。

  1、朗读欣赏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诗歌教学更应如此。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也要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歌,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

  2、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与诗人产生共鸣。

  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投影:杜甫草堂的图片资料)师:现在同学们看到的屏幕投影就是成都杜甫草堂的图片。让我们沿着时光的河床,逆流而上,回溯到一千二百年前,公元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落到四川。760年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处。可不幸的是第二年的秋天,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去感受诗人当时的处境与心愿。(板书课题及作者)

  (教师的深情导课,既能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又能感染学生,引领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的情境,而投影杜甫草堂的图片资料,也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3、学生齐读。(要求: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泛读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学生通过自由读和齐读,初步感知了诗歌内容,并不知不觉地神游其中,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对诗歌的学习和理解中。)

  (三)品味语言。

  选取你喜欢的诗句,反复朗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提示学生:可以从词语表达的含义、词语表达的效果、句子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回答。)

  师举例示范:

  如:我喜欢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一句,因为这句中的“卷”用得非常传神,既写出了风的迅猛,又表现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相机点拨。该环节结束,师小结: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就让我们再齐读这首诗,感受其中语言的妙处,并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

  (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人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又能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质疑探究。

  1、自主质疑。

  学生提出对这首诗还有不理解的地方。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敢于怀疑的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2、合作探究。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困惑并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和有难度的问题,推选代表提出来,全班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适时引导点拨。

  (学生先质疑,再合作探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在这一过程中使诗歌内容一步步清晰,这样便于学生把握诗歌内涵、理解诗人的情感。)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1)“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中,诗人称一群孩子为“盗贼”,这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此时诗人“老无力”,而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这自然会引起诗人的愤慨。这茅草对诗人来说事关生计,对群童来说可能无关痛痒,群童无知的恶作剧,令人痛心。这种情况下,诗人说一些过激的话是可以理解的。

  (2)“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中,诗人“叹息”什么?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长夜沾湿何由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长夜”应怎样理解?

  讨论明确:“长夜”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苦难结束的迫切心情。“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4)诗人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面对这重重的不幸,诗人的表现又如何?

  讨论明确:诗人的不幸主要表现在:秋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沾湿。面对这重重的不幸,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舍己为人崇高理想的展示。

  (五)拓展迁移。

  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时,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现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阔的胸襟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忘的绝不仅仅是他的诗,更是杜甫他这个人。

  今天,你从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

  师小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再次有感情地诵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六)布置作业。

  1、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咏本诗并背诵。

  2、结合有关杜甫的资料,把你对此诗的感想写下来,200字左右。

  五、说学案。

  (一)学法指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于761年的一首不朽的诗篇。学习这首诗,宜于先查阅相关资料弄清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然后反复诵读诗歌,在读中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学习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在小组内交流资料、提出困惑、共同探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

  (二)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杜甫和“安史之乱”的资料。

  2、试着将诗歌朗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三)知识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风怒号________ ②三重茅________ ③沉塘坳________

  ④布衾________ ⑤大庇________ ⑥突兀________

  2、写出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俄顷风定云墨色:②秋天漠漠向昏黑:

  ③布衾多年冷似铁:④娇儿恶卧踏里裂:

  ⑤自经丧乱少睡眠:⑥长夜沾湿何由彻:

  3、说说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多义词在句中的含义。

  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秋天漠漠向昏黑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4、默读这首诗,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给诗的每小节加一个小标题。

  5、阅读诗歌第1~3段,回答问题。

  (1)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全诗开头起势迅猛,你从“风怒号”中感受到了什么?一个“怒”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2)这首诗歌的第一段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如“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等,细致地描绘秋风破屋的情状,诗人寓情于客观描写之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诗人杜甫在这首诗中忧思深广,推己及人,舍己为人,但他却对“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南村群童说是“忍能对面为盗贼”,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能力迁移。

  一个伟大的作家,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以天下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古诗文语句,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

  (五)学后反思。

  附: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忧国忧民

  长夜沾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4

  一、说教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诗词五首》中的第一首,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四首诗词也就顺利得多。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代诗词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知识与诵读经历。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新课标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教材与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诗歌意象、意境。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

  根据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

  二、说教法

  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情、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选择诵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体会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培养学生的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制订教法的依据上,考虑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圈点勾画、活动迁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化阅读的体验,通过诵读和理解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细节、品味语言与意象的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一个课时完成。

  (一)课前准备:

  新课标要求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杜甫的一生资料,制成知识卡或幻灯片,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

  (二)教学过程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环节有:情境导入——诵读品悟——活动迁移——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环节

  1.导入:

  课件播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flash在线课文欣赏朗读,在音乐与画面中,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无奈生活,领略万千的感慨,从而导出课题。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学习本课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教师创设诵读情境,对学生的解读加以启发诱导。

  2.诵读品悟:通过“感知性地读—按要求读—鉴赏性地读”这三个层次的诵读,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借助于圈点勾画、探究讨论法等,突破重难点。

  (1)探究性地读——学生自由朗读:1找出文中难读的字词,师生一起正音、释义。2教师范读,指导句读、节奏、重音、语调3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诵读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诗歌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2)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读。1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谈论诗人的创作风格。2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查找的资料、学生很容易通过诗人的遭遇,得出现实主义风格的结论。培养学生知人论世,不“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法。第二小题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小组合作一般也能概括三幅画面来。引导学生明确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一环节旨在分析细节、读出情感的能力。

  (3)赏析性地读——:

  1.赏析生动传神的一系列动词,这道题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一般能解决。2.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学生可能只会从文本的意思去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3.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这题有一定难度,师生可以一起探讨:这是无法实现的。“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音。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

  这个环节旨在突破重点,让学生融入文本,领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能力

  3.活动迁移——“剧本改编”大会

  这是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再次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各显神通,将课文改编为剧本。

  潘新和老师说,以“表现(说、写)为本位”语文教学发展观将成为21世纪中国语文界的共识。此项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诗歌到写作,把握住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4.小结

  本文通过诵读带动鉴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精神。

  五、布置作业(依据大语文教学观和学生水平的不平衡性,使课堂上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1. 熟读成诵

  2. 结合对作者的了解,办一份纪念他为主题的手抄报。

  六、说板书

  本着简洁明朗,体现作者与教学的思路,反映教学重点,便于学生理解把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卷屋↘

  群童抱茅→ 忧国忧民

  夜雨湿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诗词五首》俱是借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其中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习其它四首也就顺利得多。而且本诗是诗圣杜甫的名篇,千古传诵,学习本诗,学生对诗歌的形式和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名篇多了一份认识,学生还能在逐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的过程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我个人理解就是使学生对古诗文要“想读”、“会读”、“熟读”、“解读”。至于本课,字词知识不多,语言通俗,淡中见奇,意蕴深厚,所以计划以“熟读”、“解读”本诗为重点。

  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品味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与凝练。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吟诵、联想,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描写抒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的吟咏中,体会诗歌的内涵,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位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说学生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感悟”。因此,对学生的现状分析必不可少,本诗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与知识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鉴于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介绍背景,拉近和学生的时代距离。

  2.范读、配乐朗读,理解作者的感情.

  3.杜甫的其它诗作辅助理解。

  三、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1.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的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2.教法

  情境感染法:利用音频、视频创设学习诗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朗读感悟法:朗读是入情的最好方式,把朗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读出内涵,读出情境。

  问题探究法:问题要精当,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

  阅读评点法:引导学生赏析诗歌,并能从诗歌的内容和情境中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思维。

  迁移拓展法:根据教材的弹性和开放性把诗歌学习延伸到课外,链接到生活。对诗歌进行剧本改编和创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说总体教学构思

  围绕目标,注重知识迁移。引导阅读,读中感悟,探究研讨,因材施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追求教师和学生和作品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学习活动为基本方式。通过朗读领悟、合作探究、质疑创造、拓展运用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增强语感,在质疑中学会创新,在探究中训练思维。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让学生的感受得到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现、情感的激荡、思维的碰撞、美感的激发、欲望的实现……学生有了精神发展的足够空间,确保课堂的效率与生命。

  所以我设计了三大环节:

  (一)、情境导入。

  (二)、走进文本:以读为本,品读结合。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对诗歌不同角度的品读。

  1.范读、自由读,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分段分组读,读懂内容,读出语气语调,读出自己。

  3.默读、个别读,质疑问难,读出问题。

  4.师生合作读,读出意境,读出情感,读出内涵

  5.熟读成诵,读出体会。让读成为发现感动的方法,成为承载感情的载体,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

  (三)、走进生活,迁移拓展,延伸课堂。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首先作一段和诗歌相关的小诗,“秋风没有想到,茅屋被风撕去封面以后,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唐诗,就这么世世代代敞开着了,至今这些裸露着的文字,还在到处翻滚和飞扬。”利用多媒体制成音频动画,创设学习诗歌的情境。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教师导言: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以其强烈的时代感和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今天,就让我们和杜甫一起走进中国文学史上的这块圣地,走进浣花溪畔的茅屋,来学习诗圣在这写就的不朽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播放杜甫草堂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音频动画的小诗,创设学习本诗的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再通过教师的导入,把学生自然引入到学习本诗的意境当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为深入学习、体会内涵作张本。

  (二)赏析诗歌,走进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世界

  1.作者和时代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忧国忧时,流传至今有1450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是我国诗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极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时代背景:公元759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西行,奔波秦陇,辗转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公元761年,不料,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2.朗读诗歌,增强语感,了解大意,整体把握

  ①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诗的字音、节奏、大意和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感情充沛的配乐范读,为整堂课浓厚的情感饱和度奠定了基础,增强课堂的感召力和号召力。

  ②学生自由读诗,把握字词。

  ③学生自己放声读诗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④学生个别朗读,师指导、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初步体验诗歌的情感,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得到锤炼,欣赏能力得到提高为深入学习诗歌作铺垫。呜呜的风声,哗哗的雨声,诗人忧国忧民的高亢呼声,此起彼伏,交互错杂,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感情,进行朗读练习,品味语言与内涵

  ①指导学习第一节(八月秋高风怒号……)

  生自由读诗,并用四个字概括内容,一个字概括诗人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秋风破屋——急)

  进行朗读训练(以“急”为感情基调)

  ②以学习第一节的方式,分三组分别学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并评选出一个最佳学习活动小组。

  明确探究内容:

  每节诗都写了什么内容?(四字概括)

  每节诗所表现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一字概括)

  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困惑和疑问吗?(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不同的思想交锋、碰撞,极大的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启了学生的灵智,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亢奋状态,求异求新的思想就会不由自主的迸出来。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合作,采用激励式教学,激发学习热情,不仅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让学生知识有所增进,能力有所提高,情感有所释放。

  ③分组汇报学习成果,进行朗读训练和师生间的质疑、释疑

  从学生的许多答案中选出最贴切的:

  第二节:顽童抱茅——叹

  师质疑:为什么是顽童?诗人感叹的是什么?

  预期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写群童顽皮?

  以“叹”为感情基调朗读第二节。

  第三节:屋破难眠——忧

  师质疑:你们从哪里看出是屋破难眠呢?诗人担忧的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情怀和品质?

  以“忧”为感情基调朗读第三节。

  第四节:广厦庇寒——愿

  师质疑:这首诗运用了许多对比词:“屋漏——广厦”、“长夜沾湿——风雨不动”、“俱欢颜——死亦足”,这些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预期学生质疑:这节中有个“呜呼”,第二节中有“归来倚杖自叹息”。“呜呼”与“自叹息”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吗?

  [设计意图]这一步是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朗读教学与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质疑、释疑,学生不仅亲历了体验——品味——赏析——评价的心路历程,而且实现了认知结构的迁移和整合,深化了认知、形成了能力、掌握了方法。激发了内心深处更大的情感波澜,提升了道德价值观。同时,合作探究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

  ④品味语言,体会内涵

  用词的形象传神。/内涵的丰富深刻。/对比词的鲜明突出。

  ⑤师生合作,分任务朗读诗歌。以“急—叹—忧—愿”的感情基调朗读全诗。

  明确朗读要求:男生读第一节,女生读第二节,全班同学齐读第三节,师生共同读第四节。师读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时候,学生重复这一句,师读完后,学生把最后一句再重复一遍。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境的基础上,在多种朗读方式的吟咏下,重唱式朗读设计,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课堂教学氛围也进入高潮阶段,为下一步学生自由谈论学习体会,发表个性见解酝酿感情。

  4.诗歌主题升华

  主题:表达诗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师质疑:在杜甫的诗歌中,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学生齐读这些诗句)

  [设计意图]既加深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深入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悲壮形象,又在回顾、提炼诗句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

  5.学生谈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情感体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多元化解读诗歌。

  (三)迁移拓展

  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描写。

  [设计意图]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实现和学生生活的对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从而实现艺术化的语文教学。

  (四)结束语

  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流逝的时光淹没了苦难的岁月,却淹没不了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发高亢呼声。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他那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决心,他那胸怀天下、心系国家的忠心,如日月照千古,如苍穹闪星辉,永驻我们心中。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喊出诗人的理想,倾听诗人的心声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设计意图]感受诗人形象,体会诗人情怀,强化诗歌主题。使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情绪的感染,收到意犹未尽、余音绕梁的教学效果。

  (五)作业

  假如杜甫真的来到我们面前,他肯定能用他那美丽的诗篇歌颂我们的新生活。请你以杜甫的口吻写出新时代的新景象,新感受。(文体不限)

  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思想内容情感脉络

  秋风破屋急

  顽童抱茅叹

  屋破难眠忧

  广厦庇寒愿

  设计说明:此板书设计从整篇诗歌内容入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即体现了诗歌的思想内容,理清了诗歌的情感脉络,又突出了诗歌的主题思想。简单明了,形象可感。使学生轻松理清学习诗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