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时间:2024-06-11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

  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迫于生活压力,合阜村很多村民都外出务工,幼小的孩子只能跟着年迈的老人或远房亲戚过活,成为了留守儿童。实际上老人本身都需要别人来照顾,反过来,还要关照小孩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更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过问。而亲戚再亲,时间长了,又有几个能像孩子的亲身父母一样对待孩子的?这样一来,留守儿童日益成为社会、学校的难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这些问题导致一些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纪律散漫,学习吃力。那么又有谁能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从家庭方面着手,更需要我们学校的教育。本学期我除了是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外,更是两位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帮扶工作有付出,更多的是回报,现在我就个人帮扶工作作出两点总结:

  一、详细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帮扶

  这学期,我作为三年级的班主任,有幸成为了班上两个可爱的男孩的爱心妈妈。据细心观察和与监护人深入交流,我了解了他们的一些基本情况。唐文清的父母因经济原因分居近两年,他妈妈带着小他一岁的妹妹回贵州娘家了,近两年来一次都没有与这边联系过;唐文清的父亲在外地务工,照顾唐文清的重担就落到了奶奶的身上,而奶奶现已七十多岁,年迈体弱,又不识字,只能解决唐文清的衣食住行问题,对唐文清的学习、思想上的教育有点力不从心。唐文清这个孩

  1、子平时与班上同学相处得挺不错,有吃的玩的什么都懂得与同学分享;在家也经常帮助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洗碗、扫地、擦桌子等小家务不在话下;在班上担任劳动委员一职,带领同学们将卫生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就是由于家庭原因,二年级一学期未在校读书,导致学习成绩一般,另外性格有点内向,特别想念妈妈和妹妹。另一位留守儿童叫柴文郡,是家中的独子,父母均在外务工,现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知识水平不错,还能稍微辅导其学习,虽然父母均不在身边,但他的妈妈很重视他的学习教育与成长问题,经常寄书、字帖等学习用品回来;而柴文郡自己也比较沉稳懂事、性格活泼开朗,担任班长一职,很是尽职尽责,深受教师与同学的喜爱。对两位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的了解,为我后期的帮扶工作提供了便利。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唐文清的学习成绩有待提高,我先找他谈心,引导他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在他有了上进心后,便利用中午的时间多翻翻他的语文、数学作业,针对错题难题加以讲解。英语课上,我尽量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唐文清回答,让他拥有成功的体验,使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帮助他建立起在同学眼中的存在感;针对他内向的特点,我不断地鼓励他,有一次,他声音低细地回答一个英语问题:“I’m、fine,thanks.”声音很小,不仔细听都听不到,我知道这是他不自信的表现,正是这种不自信造成了他内向的性格。当时,我想从回答问题上来改变他,就说:“很好,我听到了,你说了I’m、fine,thanks,对不对?答得很好,能不能带全班同学读一下?”他带读了一遍,声音还是不够大,我继续鼓励:“大家说,带读得好不好?”

  2、在听到全班同学的认同声后,我加高音量:“既然读得这么好,就让唐文清再带读一遍,声音要最大,好不好?”果然,有信心后的声音大了很多,后面一节课都继续保持了高昂了学习兴致。现在,唐文清的各科成绩都有了不小的提高,数学还考了几次80多分呢!

  二、走进孩子的内心,收获幸福

  看过那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我深知,孩子的教育说起来难也不难,他们单纯、天真,只要他们在心里认同你了,便会跟随着你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长成该有的样子。所以,我的第一步工作便是亲近他们,走进孩子的内心。具体做法是多从小事上关爱他们,例如,每天早上到校后,先和他们打声招呼,一句“来得真早”就能拉近距离;天冷了,就多问两声冷不冷,衣服穿得够不够;看见他们在打扫卫生,就帮忙一起打扫,有人看见了可能会觉得没必要,但我边扫还可以趁机教给他们做卫生的诀窍,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课间操后会和他们一起跑跑步;中午吃饭时可以问问有没有吃饱;天气晴朗时,也有过一起围坐在操场上聊聊各自的烦恼的经历;有时会去操场上进行英语游戏表演,边玩边学;有的老师说怎么在办公室老看不到我的人影,其实,我都是在班上和学生们一起。现在,经过一学期快乐的`相处,两位留守儿童都会主动和我打招呼了,下午见到我也会主动问一句好:“Good、afternoon,Mi、Xu.”我发现越到后期,我的关爱工作进行得就越顺利,他们已经很信任我了。后期,知道要进行手工活动时,他们俩都很期待,很暖心地帮我准备报纸、胶水,我也特意教会了他们制作从没见过的飞机模型,回到班上,他们的脸上依然挂着活动时

  3、的笑容。

  “付出的越多,收到的回报也会越多”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假。在关爱过程中,有一件事特别的令我印象深刻。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1月18日,学校为六位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虽然我们班两位留守儿童的生日会不在这一批,但多余的蛋糕被我拿回了一块,打算带给我班的留守儿童吃,没想到,我拿回班上给他们俩后,他们俩都没和我商量,就直接和班上其他的同学来一起分享了。那一刻,我本打算说:“这块蛋糕让给两位留守儿童吃好不好?”但看着他们你一口我一口的吃着,其乐融融的样子,我突然改变了注意:我平常不是教育他们俩要和别人分享嘛,这才是我希望看到的懂事的他们呀!

  看着我们班的两位留守儿童慢慢地成长起来,我倍感欣慰,虽然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很繁琐,但收获了那么多的惊喜后就不会觉得苦了。

  20xx年12月31日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2

  回族镇王西小学校园环境幽雅,布局合理,人文气息浓郁,绿化率达30%,是一所高标准、现代化、有特色的乡镇学校。我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开放式办学、全方位育人。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优秀的老师群体、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突出的教育业绩,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尤其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方面实行了大胆探索,创新尝试,我们的做法是:

  一、摸清现状,分析实情

  回族镇王西小学位于回族镇王西村,人口5000多人,耕地少,外出务工人员多,我校有574名学生,学生来源广,但其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我校开展了“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校“留守儿童”总数为113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19.7%,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牵动着广大教职员工的心。

  “留守儿童”大致分为四类:一是祖辈监护型,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形式,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32%;二是父母单方监护型,就是由父亲或母亲一方监护,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60%;三是亲朋监护型,即由亲戚(非直系亲属)朋友代为监护,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5.3%。四是单亲或孤儿约占2.79、“家庭教育的`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沟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监护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公平。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长的关爱,而且是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体现;不仅是对不断发展的劳务经济的支持,也是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学校“育人至上、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二、组织保障,构建网络

  1、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由学校校长尚利军任组长、副校长薛果红、魏红军任副组长,政教处主任、各班主任任成员,广大教职员工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以教育科研为切入点,走特色办校之路,开始探索和尝试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学校构建了立体育人网络:一是寻找代理爸爸和妈妈;二是学校政教处具体负责,各班主任具体实施,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三、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学校先后出台了《留守儿童奖励制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人员职责》、《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与此同时,我校一直以来注重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工作保障机制:

  1、完善教育责任追究制,实施了“楼道值勤制”、“五分钟报告制”、“全员育人导师制”、“课堂督导制”,充分关注“留守儿童”,确保育人安全一流。

  2、学生测评,学情调研,重过程,重竞争,重协作,确保育人服务一流。

  3、校园、教室,净化、亮化、美化,确保育人环境一流。

  4、每期召开“留守儿童”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德育及安全工作现场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表彰会,评选“先进代理家长”、“先进育人工作者”、“先进班集体”,确保育人奖励机制一流。

  四、拓宽思路,活动育人,开展“十个一”活动

  1、建好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建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柜并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儿童档案袋,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dvd机、一台计算机、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天安排一名老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在“家”中开发活动。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落实一名代理家长

  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每位老师必须作一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4、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各班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各班要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6、谈一次心。代理家长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7、读一本好书。老师或代理家长指导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好书。三年级以上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分年级段进行书评,陶冶学生的情操。

  8、写一封亲情书信。代理家长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9、过一个快乐的生日party。各班要建好“留守儿童”学生生日,记入档案(同生日的人数多时,开特别座谈会),要大力开展“留守儿童”赠一张生日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广播室)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10、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老师、代理家长引导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校作了大量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信心有了,自理本领多了,自立能力强了,理解父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学校教学质量也显著上升了。

  我校的“留守儿童”人数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努力践行学校“育人至上、和谐发展”办学理念,谨遵“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训,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感受到春风沐浴雨露、健康快乐和谐成长,从而拥有自己美好的明天!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3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许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育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育与教育关乎其将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我校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我校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各项制度,实行了各项措施。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料、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平安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在工作中,我们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我们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现总结如下:

  1、亲密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老师亲密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尤其是在甲型流感其间更加对学生的关心,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并准时和监护人取得联系。

  3、学习上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意他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有的还评上县“三好生”,老师和同学还买些水果给班上的留守儿童过生日常关心留守儿童,常常与他们一起拉家常,了解他们的详细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

  4、常常悄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赛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至于这些重重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协作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准时了解留守儿童的详细情况。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沟通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的正常运作。

  6、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获。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爱好、学习、思想、心理、品行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7、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乐观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进展。

  8、“第二家长”言教、进展良好事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难的工程。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熟悉,协调全都,为此做出乐观努力,使留守儿童和全部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养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

  现阶段举国上下都积极践行到市场经济体制浪潮中,乡村愈来愈多的家中夫妇同时远家背井离乡,相继踏入了外出打工、做生意的队伍,因为各种原因,大量未成年不可以随爸爸妈妈入城念书,变成“留守孩子”。数据调查报告,“留守孩子”长期存在真情缺少和家教老师缺乏,在学习培训、日常生活、安全性、身心健康等领域存有突出问题。为协助“留守孩子”处理学习培训生活中碰到的因难和问题,推动“留守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院以文化教育承担责任,以关工委为主导关爱儿童,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中。

  一、进行“留守孩子”调查

  在我院每个班集体对“留守孩子”状况进行仔细的调研,对她们的学习培训、日常生活、心理状态、安全性、身体状况开展调研备案,全方位掌握“留守孩子”的存活情况和发展要求,创建“留守孩子”档案资料。在开展调查科学研究,把握第一手资料的基本上,立足于具体,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工作的目的性和高效性。

  二、构建关怀“留守孩子”气氛

  关工委以关爱留守儿童为立足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当作工作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校园内内、班集体内、社会发展上对留守孩子充足关心,对她们的'学习培训、日常生活给与关注,在看起来简洁的“问一问”、“拉一拉”中构建了爱的气氛,重视留守孩子的人格特质,滋养了它们期盼爱的内心。

  三、机构多种多样的关怀主题活动

  针对每一个人而言,家是温馨的,针对留守孩子而言院校便是她们温馨的第二家,教师便是对她们全权处理的“爸爸妈妈”,各大学在日常主题活动中分外照料留守孩子,班队大会上给留守孩子大量倾吐的机遇,课后辅导时让留守孩子坐落于最前边,机构“元旦”表演也让留守孩子有越多的参加面,社会实践活动中细腻从零基础就地她们独立日常生活、自护逃生的专业知识,这一切便是让留守孩子在摆脱爸爸妈妈的日里头也可以健康平安的发展。

  四、产生关怀“留守孩子”的工作中协力

  我院在原先的走访规章制度基本上,根据目前状况,推行按时经常性的走访,与留守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开展进一步的有效的沟通,提高掌握,寻找互帮互助,并对乡村的老年人法定监护人(如学员的爷奶、外公外婆等)给与一定的家教老师具体指导,协助她们合理地教导留守孩子。

  院校老师还灵活运用节假日日、新学期开学这种时间范围,争得与留守孩子的爸爸妈妈开展在线聊天,信息共享,或运用手机浏览的方式立即通报小孩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做到院校、社会发展、家中三位一体,提高“守留”小学生教育协力。

  总而言之,守留学员是当今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发展都需要关注、关怀守留学员,关心守留学员问题,院校更需要立在对学员承担、对时代承担的政冶相对高度,扎扎实实处理好守留学员问题,为时代塑造出一代达标的继任者。院校有责无旁贷的义务,要勤奋探寻促进守留学员身心健康發展的工作目标,对她们要严慈相济,使守留学员享有到同别的学员一样的教学和关怀,运用“守留”这一网络资源,文化教育守留学员学好自立、独立、自立,自我约束,锻练它们的信念,塑造坚毅、单独的个性化,产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她们身心健康的强健的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5

  xx小学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随着周边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根据“春蕾计划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程”做了一些探索,现将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定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留守儿童在校安心学习。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以白润华校长为组长的

  “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

  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

  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做到了每学期召

  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家长会)。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我校多次举行家长会、以及家长培训会或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以及需求,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2、加强学校、社区、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有的“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学习偏差。学校号召班里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师负责帮扶几名“留守儿童”,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得到了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纪律、性格都有了改观,都有了进步。

  3、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学校期末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虽然我们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主要是在落实学校同社区、家庭的合作中,由于受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的影响,学校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之处,有待于

  今后在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学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关爱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与新任务,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将不懈地努力着!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6

  一年来,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市、镇关工委的正确指导下,按照省、市、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和我校年年初制订的工作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彭琴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实施。

  2、学校多次召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议,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让每一位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根本需要,是关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大事。根据关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

  二、措施落实,注重实效

  1、认真细致地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

  我们组织各班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全校留守儿童为99人。

  2、建好留守儿童档案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几次摸底调查,已将调查信息分类统计,整理建档。我校以校为单位,分年度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父母的务工地点和单位、联系电话,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3、对留守儿童坚持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期中留守儿童的成绩统计表看,90%以上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有进步,不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班级是名列前茅,如杨丹、朱文玉等留守儿童都是班级前几名。

  (2)、生活上优先照顾。从学校领导到普通老师,对待留守儿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关心和照顾。如有的留守儿童生病,都会及时到医院去看病,孩子打吊针就守护在旁边。很多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还买来水果送给生病的留守儿童。

  (3)、活动上优先安排。如我校庆“六.一”文艺演出,各个班级的两个节目演员中,有一个节目演员大多是留守儿童。

  4、对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我校从领导到教师,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有的是一对一,有的是一对几。

  5、坚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留守儿童开展谈心交流和家访制度。要求班主任教师不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谈心、家访,每学期对留守儿童的家访至少每人1次以上。

  6、为留守儿童免费开通亲情热线电话。每逢节日,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教师办公室免费开通亲情热线电话,让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一次亲情交流,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打来电话,对我们的做法很感谢,也很感动。

  7、积极配合镇关工委,组织发动校外辅导员,义务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利用自身的影响,督促、帮助“隔代家长”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作用。如学校保安彭诚当起了网吧义务监督员,发现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就要进行教育和干预,并及时和学校、家庭联系,共同进行教育。

  8、继续加强小伙房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每天都能让带饭学生吃上热饭菜,只有学生生活舒心,家长才能放心。

  9、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我校在“东风小学校讯通”网站上,有“搭建关爱平台”的专题帖。我校教师通过此平台,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家教培训,为留守儿童家长发放教育资料,以共同教育好留守儿童。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考

  1、多方努力,积极配合,做好留守儿童的监护,让“代理家长”充分发挥监护作用。

  2、要针对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

  3、要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要及时进行心理矫正。

  4、多开展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5、开展“五小留守儿童”评比活动。五小即:行为规范的小标兵,勤学好问的小学生,集体生活的小主人,兴趣小组的小能人,劳动生活的小帮手。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约型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大批未成年孩子不能随父母进城(务工所在地)读书,留下来与留守老人一起生活,这些孩子缺失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生活和心理上更需要帮助和关怀,因而迫切需要学校和教师给这些留守儿童加强生活上的关心和心理上的疏导。我校从20xx年开始就对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今年在上级部门要求和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对留守儿童工作实施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一、具体开展的工作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留守儿童得到温暖、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塑造健康人格的家园乐园。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基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信息档案。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与委托监护人经常交流,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家校同抓共管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4、定期举行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活动。学校每月举行代理爸爸、代理妈妈“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学校在中秋节组织了留守儿童座谈会,让孩子们感觉到家一样的温馨,去年十一月学校德育处召开了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共同研讨教育留守儿童办法,今年九月也召开家长及监护人会议,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5、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我校教师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杠杆。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同时我们还得到了开县团委、开县学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重庆少年先锋报社等部门及领导的关怀和支助,开展了一帮一的留守儿童接对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了爱的氛围,滋润了孩子的心灵。

  6、设立了亲情电话、温暖视频。学校为德育办公室和每个年级办公室装上一部电话和一台电脑(装有视频),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或监护人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让留守儿童经常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同时父母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成长并指导教育自己的孩子。

  7、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我校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入学的所有费用减免,并在生活上提供帮助。

  8、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建立了心理咨询,及时矫正留守儿童心理偏差,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今后工作打算

  1、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营造全民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育人氛围。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提高委托监护人的育人能力,家校共扶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加强校园家园建设。一是学校为留守儿童创设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能力和习惯,增强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品质;二是多开展与学生交流谈心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4、广泛争取上级部门及领导关心指导我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更进一步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8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必定要求。依据《黔西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淌儿童版少年家庭教育活动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状况,仔细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就开展状况作以下一番总结: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为了切实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及跟踪工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机制,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少先大队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教育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等教育。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爱护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基本要求》《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等。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档案

  要求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留守儿童开展了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状况进行了再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讨论,把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我校根据五个一的帮扶方式,深入开展了关爱帮扶活动。

  1.要求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助一结对帮扶,在生活上,学习上关怀关心他们,做好记录。

  2.仔细做好每月与留守儿童一次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状况。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较快,农村富余劳动向城镇转移,这就让农村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群体————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中的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须要其他亲人及社会的关爱,我兰田社区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在县妇联、镇妇联的领导、关切支持下,依据自身实际,成立“寸草心”留守儿童之家,现在将我社区留守之家工作总结如下:

  一、社区留守儿童现状

  我社区共割18个居民小组,981户,总人口3078人,适龄儿童198人,其中留守儿童54人,这些孩子都有隔代监护或者借居在亲戚家中,这些儿童整年甚至几年见上父母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这些孩子大部分都具有以下特征:

  1、养分不良,性格孤僻。

  2、成果落后、厌学,甚至逃学。

  3、身心发育不健康。

  为了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全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上,同时也让留守儿童感到社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身心健康欢乐的成长,我们社区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成立“寸草心”留守了儿童关爱小组,并且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二、兰田社区留守儿童工作开展状况1、成立关爱小组。

  社区每年对全社区的留守儿童进行摸底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社区在镇妇联杨彬主任的.指导下,成立的关爱小组,巾帼自愿者,成立“寸草心”留守儿童之家,建立了留守儿童“一帮一”帮扶委员会。

  2、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1)开放飞“蓝色阅读希望书屋”我们社区儿童站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四点至六点对全部儿童开放图书室和活动室,让他们结束、看书、增长学问,丰富见闻。

  (2)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留守儿童之家为儿童购买篮球、乒乓球、军旗、象棋、羽毛球、五子棋、跳绳等体育器材,让儿童随时能到家园借器材参加体育锻炼。家园还适时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评出优胜者赐予嘉奖,提高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爱好,让全部的儿童在社区中能熬炼出健康的体魄。

  (3)仔细开展家园序列活动。一是开展每周一次的家园活动,让家园铺导员为他们讲法律学问、平安常识、社会规则等,或让儿童们自由探讨活动的内容,自己主持活动;

  或让儿童在辅导员的陪伴下借书看书;或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等,让每一次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儿童参加其中,欢乐其中。二是开展与国家法定节假日相关的活动,比如中秋节我们开展了“中秋话惦念”的活动,让留守儿童通过家园爱心视频,爱心电话与在外务工的服务童话,送去节日祝愿及对父母的惦念之情,还有重阳节开展“尊老爱老”活动,让儿童为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上自己亲自制止的贺卡和节日祝愿,还有世界环境日、三八妇女节等活动。让孩子在节日庆祝中明白节日的意义,同时激励孩子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4)开通爱心电话和爱心视频,让孩子能到家园与父母沟通,增进感情。家园每周末对孩子开通爱心电话爱心视频,让孩子通过登记就能和父母通上电话,通过与父母约好上网时间就能和父母见一面,这样大大缩短了父母与孩子间的距离,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切更亲密,感情纽带更坚固。

  (5)仔细开展“一帮一”帮扶活动。“寸草心”家园成立爱现帮扶小组,简历服务职责,落实了详细服务项目,成员由爱心妈妈及镇、社区干部、学校老师等担当爱心辅导员。每位爱心辅导员负责一至两名儿童的帮扶,通过与儿童一起活动、沟通、走访儿童家庭等形式刚好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刚好为须要帮组的孩子供应帮组。爱心辅导员必需一个月走访儿童两次,并刚好填写走访记录。

  (6)主动开展社区志愿者————环保小分队活动。社区通过儿童自愿者报名的原则,成立了环保小分队,小分队定期、定时、有组织地到社区捡拾各类垃圾、枯枝烂叶,为社区群众宣扬环保学问、“三新”活动,在社区中产生良好的影响。

  (7)开展帮贫扶弱活动。社区组织干部及儿童到五保户、残疾人、低保户家里面帮组他们打扫卫生,并与老人谈心。特殊市六组的残疾人李素华感动地说:“感谢社区干部、感谢孩子们,给你带来欢乐”。同时又告诫孩子们要听话,不要贪玩,要仔细学习,做有用之人。社区还组织干部及儿童到贫困儿童家中慰问,今年9月17日社区支部书记,社区主任及儿童站负责人部分儿童到在车祸中丢失爷爷儿童邱兰家中送去慰问,社区主动动员周边的爱心人士支援优秀贫困儿童就学等。

  由于我们今年才深化开展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还缺乏阅历,我们管理还不够完善,所以造成很多工作上的不足和不到位。但是基于儿童须要社区的共同关切,我们家园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这项工作,努力探究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熬炼他们的意志,培育坚韧,独立的特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家园中每一位儿童欢乐成长、健康进步。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0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许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我班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我班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各项制度,采取了各项措施。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一年来,在工作中,我班每一位任课教师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我们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具体总结如下: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我作为本班班主任力争做好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并及时和监护人取得联系。

  3、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和同学还买些水果给班上的留守儿童过生日;常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

  4经常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5、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6、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

  7、“第二家长”言教、发展良好事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总之,一年来,为关爱留守儿童,我班每位教师都做了很多的工作,付出了辛劳。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去工作,不断地摸索经验,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服务,

  使这项工作成为我们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1

  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几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下,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创新实践,主动作为,不断开创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促进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让科技跃进“农门”,帮青年农民致富

  为顺应新时期农村青年求知、求富、求发展的新期待,镇关工委深入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为农村青年成长铺路,创业搭台,让青年农民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奔头、有干头、有盼头。

  1、围绕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镇关工委春主动协助参与镇政府制定了《镇种植、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方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不搞花架子,围绕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协助农办通过“农民田间学校”、“雨露计划”、“星火培训”等平台,对村青年实行“手把手、面对面、心连心、零距离”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等科学技术培训,一年来共开展各类科技培训15余场次,受训农村青年近千人次。通过参与式、交流式、启发式、动脑、动口、动手,使参训青年农民掌握1—2项适用技术和生产能力,给青年农民插上致富翅膀,走科技致富之路。

  2、镇关工委主动牵头,配合农技站、林业站、扶贫办及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对全镇50户科技示范户,近500名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协会会员进行重点科技培训和帮扶,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入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培养了一批卷起裤脚就下田,挽起衣袖上讲台,做在家中能搞活流通的“田秀才”、“土专家”。如“茶状元”郁仕涛,返乡创业蔬菜大棚种植能人汪丁军,养鱼、养猪立体养殖能手胡成国,水稻种植大户孙运,养鸡致富余宏星等科技致富先进典型,使广大青年农民“学有典型、做有模式、富有门路”。乡士人才又以“农家课堂”的形式,传授知识和技术,让农民培训农民,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借助现代农业示范小区平台,精心打造青年农民学科技、培养新农民基地。县现代农业示范小区座落在我镇大沙埂、双乐河两村。目前已有28家企业和大户租赁当地农民近2500亩土地,从事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种养、加工、营销,展现了现代农业风貌和农民致富希望。为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小区示范带动作用,镇关工委借助这一优势平台,有计划地分批组织青年农民参观学习,或跟班作业,拜师学技术、学管理、学创业精神,坚定农村青年学科技奔小康建设新农村信心,发展现代农业,在农村施展才华,走科技致富道路,做一代新型农民。

  4、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镇关工委积极协助党委政府,重点做好返乡青年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利用“五老”自身优势,宣传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好形式,宣传正确的择业观,宣传党委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消除返乡青年农民工思想疑虑,安心在家乡就业创业。与此同时,镇关工委积极协助配合镇人力资源劳动保障所,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积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培训,并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权益维护;组织返乡青年农民工积极参加家乡企业用工招聘会;牵线搭桥,帮助找市场、上项目,力所能及为他们排忧解难。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镇关工委、村关工领导组帮扶下,全镇有近百名返乡青年农民工走上留乡就业创业之路,或办厂或开店经商或租地从事规模化种养。镇关工委大力宣传回乡创业先进典型,鼓励更多青年农民由劳动者变为创业者,带动更多人就业,使打工青年做到“返乡不失业,就业创业促增收”。

  二、关爱留守儿童,为弱势和特殊青少年尽心竭力办实事、做好事、送温暖。

  据摸底调查,目前镇义务教育阶段有留守儿童2143人,占学生总数57.6%,其中小学留守儿童1300人,占小学生总数62.8%,初中留守儿童832人,占初中生50.8%。“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父母外出打工,出现了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安全缺“护”等现实问题,是新形势下义务教育中一个新的突出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 共参与。为此,我们整合资源,构建管护网络,创新关爱模式,让“留守儿童”沐浴爱的阳光,在同一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

  1、提高师德水平,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依恋的精神家园。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教育要转变思路,尽可能地扩大和延伸教育范围。各校都建立了“留守儿童”动态信息管理档案,“家长联系卡”,开通“亲情电话”,为孩子与家长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常年在外的父母经常联系子女,给孩子情感“充电”,并经常联系班主任,了解孩子学习和表现情况,形成良性互动。中心校还建立了“谈心室”、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咨询与引导,当“留守儿童”的学习或生活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及时“对症下药”,尽快化解和治愈他们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各校在高度重视体育课、音乐、美术、安全、卫生保健课的同时,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书法比赛、诗朗诵、讲故事、文艺汇演,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征文,及省关工委、省美协举办的“党是阳光我是苗”书画大赛,让“留守儿童”课外生活更加充实,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中心校年级女同学金心怡获省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五年级留守学童汪琳琳写的“我们的支教老师”一文发表在年第期《小学生导读》“真情你我他”栏目上。青埠畈小学五年级留守女同学刘翠写的“家乡——山王河”获中华文学基金会“育才图书室”工程5周年金叶杯“我爱这土地”主题征文二等奖,今年5月27日应邀赴京参加颁奖典礼,北京四日游。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加知识,增强能力。

  做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老师要转换角色,以父母的心去疼爱他们,用家长的责任去关注他们,让他们沐浴着浓浓的亲情。在平等的基础上优先关爱这些孩子,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歧视的集体中,感受到信任和关爱。为提高老师对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镇关工委建议镇政府每年“老师节”拿出上万元,奖励先进班主任和优秀教师,激励提高师德水平,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依恋的精神乐园。

  2、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孩子能力。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关爱孩子的成长,给他们以亲情关爱,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为此,各校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隔代家长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重视利用春节民工返乡机会,召开留守儿童父母座谈会,交流家教经验,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重看管轻沟通现象,不能只顾“钱袋子”,忘了“育孩子”,为提高素质,争做家长我们还邀请了中国科技大学及省家教专家来我镇为500多名学生家长举办“成才之路”报告会,扩大了家长视野转变观念,争做新时代合格父母。

  3、调动各种资源,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强大合力。

  除了父母的努力,关工委还积极动员组织社会上更多的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尽一份力量,担任留守儿童“家长”、“义务辅导员”、“义务联络员”、“义务监护员”,构建管护网络,使留守儿童思想有人帮、安全有人管,课外学习有人教、困难有人扶助。为不使一个贫困家庭儿童辍学、失学,镇关工委和团委、妇联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发放希望工程款6000元,使30名贫困家庭儿童受助;春蕾计划款5700元,使28名家庭贫困女童受助。我们还发动镇机关干部职工为患白血病儿童捐款献爱心。

  我们的做法和体会引起了省社科院的关注,省社科院领导和《新安晚报》记者曾专程来我镇调研和采访“留守儿童”情况,中心校关工委李光农老师应《新安晚报》邀请,到合肥参加《新安晚报》及省社科院举办的“关爱留守儿童论坛”;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2位记者也曾来我镇采访报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鼓励和鞭策,我们将更加努力,不断创新和拓展关爱模式,更加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面临的困难,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三、几点体会

  1、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关键。为争创“五好关工委”和“关工先进村”,近几年来,镇党委每年至少研究2次关工工作,听取汇报,安排布置工作。做到组织健全,活动经费有保障,为镇关工委征订了《中国火炬》、《安徽日报》、《皖西日报》等报刊,给关工委的老同志思想上“充电”,工作上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关工委“五老”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瞬间一学期就要接近尾声。为了响应上级号召,我们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程”,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学生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现将近期开展的活开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商量我校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支配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存守学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欢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通过调查讨论,摸清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基本状况,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准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学生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旧县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办公室记录学生进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准时将有关状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教师,主动参与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当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爱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把握”〔把握家庭状况、把握思想表现、把握学业成果、把握日常行为〕主要工作表达在以下几方面:

  〔1〕把握留守学生的基本状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2〕关心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关心,关怀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状况等。

  三、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实行“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关心,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关心他们排解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伴侣,在学习生活上相互关心,在品德行为上相互促进,在心灵思想上相互沟通,很多学生邀请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学校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每周定期为学生开放,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同时学校还举办各种“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法制报告会”及“冬季防火灾演练”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添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沟通感情;学校在“留守学生之家”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特地配备了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确保不因家庭贫困而让一个留守学生失学。

  四、加强社会教育与学校、家庭构建教育网络体系。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肯定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怀支持,协调协作。为了优化“留守学生”教育环境,我校坚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成一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我校首先做好家长的教育帮扶工作,常常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集中家访日、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关心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把握家庭教育的科学学问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其次尽力净化校内周边环境,对外强化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对内常常邀请相关人员到校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学校的教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学生学习风气日渐深厚,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学生”更是受益匪浅,学科竞赛、体育竞赛、升学考试捷报频传,收到实效。五、建设留守学生之家活动室。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留守学生之活动室,配备了电视、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张贴了留守学生之家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状况,使活动室充满活力,为留守学生提供了沟通活动的场所,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与和谐。总之,关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阅历,也取得了肯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改变,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现就我们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提出与各位教育同仁商讨:

  1、由于“留守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关心、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当的教育责任。

  2、家庭教育观念错误,有的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家长素养亟待提高,有的家长对子女要么溺爱,要么高压,要么放任,要么简洁粗暴,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社会不良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大打折扣,赌博风气的漫延,单亲家庭的增多,拜金主义的盛行,校内周边环境的混乱,暴力游戏、色情网吧等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使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3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必然要求。根据《黔西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版少年家庭教育活动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就开展情况作以下一番总结: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为了切实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及跟踪工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机制,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少先大队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教导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等教育。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基本要求》《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等。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档案

  要求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留守儿童开展了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状况进行了再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我校按照"五个一"的帮扶方式,深入开展了关爱帮扶活动。

  1.要求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助一"结对帮扶,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做好记录。

  2.认真做好每月与留守儿童一次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4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许莫过于“望子XXX”,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

  我班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研究,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

  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研究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现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如下: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研究、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形。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研究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服务。特别是这个学期的责任心更强,尤其是在甲型流感其间更加对学生的关心,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还要自己掏腰包。

  3、研究上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还评上县“三好生”,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小学的学业;老师们经常自己掏腰包买蛋糕、水果给班上的留守儿童过生日;常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散步、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

  4、这样冷静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另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动作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研究,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安康康乐的发展,增强教育实效性。

  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至于这些重重的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爱心妈妈”“爱心爸爸”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的正常运作。

  6、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研究、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形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树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形、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办理。

  7、保持融洽豪情。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住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接洽,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形反馈给家长,请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接洽,同时请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偏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形。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豪情,弥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沟通,有力地增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8、“第二家长”言教、发展良好事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老师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和谐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统一片蓝天,受到一样的关爱,把素养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5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打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如今在广东、浙江一带甚至全国各地的大小工厂、公私营企业均有方召人在务工生活,现在无论中小学生,男女老少,就是年逾花甲的老头老奶出去都能有人介绍找到工作,且收入较为理想。村村寨寨留守儿童比比皆是,方召正处在打工热潮的关键时期。目前,方召外出打工农民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子女也日益增多,已形成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当前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已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本乡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方召乡有4000余户,总人口18000余人,现有1600多户举家外出,8000余人在外务工生活。根据摸底调查,核实统计,方召乡小学留守子女全部入学,共585人,其中中心小学留守学生106人。

  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

  1、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学生管理档案。开学初各班教师进村入户调查了解留守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调查家庭地址、电话,家庭人口、家长姓名、性别,人均收入、生活情况、家庭教育状况,父母在何地打工、手机号码和家长对学校的建议、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建档;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各存一份,每位老师负责帮扶几名留守学生。同时把学校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送一份给家长,以便加强督促管理。

  2、从捐资助学来关爱留守学生。为了让学生更大程度地感受到学校给其的温暖,我们积极向上级和外界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申请和呼吁。近三年来,学生获得资助共1601人次, 共获资助资金达32.96万元,其中发展金会资助31.14万元, 外界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资助1.82万元。除些之外,我小学支部还于20xx年4月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到四灯小学捐款资助学生。方召中心小学的单亲学生徐小芳,经过老师的大力协助,上学年获得县组织部、县妇联、县人事局资助1500元,本学期获得了其原来所学校资助4600元,同时还联系到了英国的一位华侨陈先生和苏州的一位罗先生,他们每人每月资助该生200元生活费,让该留守学生在失去父母后再一次体验到了人间的温暖。

  3、加强学生德育管理。

  (1)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20xx年春季开学初,我校从紧张的公用经费中拿出6000多元资金为住校学生购置了新的被套、垫单、枕头枕巾,每个寝室增添一张桌布、一簇鲜花。5月底取得县民政局、乡民政办帮扶价值一万元的物资,给每个学生添置一只新水桶和一个新脸盆。本学期起,学校对住校生实行免交生活费,且每周杀一头猪给学生吃,提高学生的生活营养质量。今年5月,学校又为每个学生宿舍购买了一台饮水机。经过上级的关心和学校的努力,彻底改变学生原来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更加安心地学习。

  (2)分工负责,加强管理。我校的宿舍管理实行由总务处主抓,其他老师共抓的管理模式,具体做法是:我校安排每一个老师(包括校领导)负责对一个学生寝室进行管理,当好他们的德育老师,对他们的日常行为,学习生活进行教育管理。同时,从周一到周四的晚上都要求值周领导 和值周老师进行查夜,清点人数,对不到校住宿者,向班主任或家长查明原因后进行登记,于次日对其进行核实并教育。

  (3)开展文化评比,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我校每学期都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学生宿舍、教室文化评比,评比结果与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考核挂钩。为能做好宿舍和教室的文化建设,许多老师、许多学生都自己出钱购买新的文化用品。通过美化和评比,现在我校的学生宿舍和教室比以前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发展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我校结合实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我校举办了《祖国,您好》、“祖国好,家乡美”、“感恩”教育、英语等演讲活动、师生乒乓球联赛、师生羽毛球联赛、体操、绘画、书法、作文、田径运动会等比赛;召开了防火安全专题教育、防震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禁毒知识讲座等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爱国、爱校、爱集体、爱自己的教育。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用大家庭的爱和温暖来感化留守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欢快和睦的氛围中度过美好的学习生活,增强留守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决心。在20xx年全县“健康-快乐”运动会中,我校学生奋力拼搏夺得二金二银七铜等十七个奖项并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后,使我校学生重新认识了自己,消除了曾经的“方召人落后”世俗观念,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5、架设爱心桥梁,设置心连心电话。学校建立沟通心灵通道,加以心理咨询和辅导,创造平等和谐的合作交流学习环境,班主任老师经常与留守学生交心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困难、问题及时通过心连心电话加强学生、家长、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及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我校老师每天晚上都住校看守学生,学生生病,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老师都亲自带去医院掏钱为学生治疗;学生无米无钱时,老师都给予帮助。

  6、要求教师当“五好”。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上档升位,流动家长不断增多,在校留守学生比例越来越高,为能把这一特殊群体教好、管好;要求教师必须当好留守学生的“五好”,即:当好教师、好家长、好医生、好保姆、好保安,这样留守学生才能健康快活地发展。

  三、 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上,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也取得了一些的效果,但仍存在许多让人头痛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管理存在的问题

  受打工潮的影响,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生活,价值观发生改变;学生厌学、逃学现象尤为突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学问题淡薄、漠视,有的家长认为,考大学成本高、工作难找,只要识文断字就可以了,打工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二)留守学生自身心理、行为存在的问题

  1、自卑孤僻,不爱说话、沉默寡语,缺乏爱心、热情,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不主动与人沟通交流不敢当众发言、回答问题,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在学习上、交往上的挫折影响较大。比如现方召中学的留守学生万花同学(方召小寨人),在我校时,经过老师的多方教育和说服,曾代表本校在20xx年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夺得一金一银一铜,引起县体育教练组的重视,计划让其代表县队参加全州运动会,学校老师带糖带肉去她家动员,监护人同意,但万花却死活不肯,最终只能放弃。据了解,该生现在方召中学性格仍孤僻,但跑步成绩却还不错。

  2、妒忌心强,处事多疑。留守学生渴求父母的爱,却无法得到满足,心里失衡感到痛苦;那些由亲戚带养的留守学生总觉得寄人篱下,总认为亲戚另眼相看,心情不好,时常感到他人对自己的淡薄;只有亲生父母才处处事事原谅自己,而亲戚却处处为难自己,最后什么人的话也不听。

  3、性格内向,自控能力差,认识能力有限,精神空虚。

  4、无感恩意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留守学生从小就缺少父母的爱和教育;自我封闭,对别人的关心和照顾认为是应该的,不必感恩。

  (三)学校对留守学生管理重视程度还不到位

  现在学校虽然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然存活较大空间,家长对应试教育的期望居高临下。教师忙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疏于管理,在我乡学校基本上都是包班教学,繁重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已使教师筋疲力尽。平时还应付各种检查,教师力不从心,疲于应付,一旦学生出问题,又长时间找不到学生的监管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信心、耐心。

  四、建议和打算

  1、加大开办寄宿制学校的力度,减少走读学生数,让更多的留守子女能集中到学校里来住校生活,便于学校管理和教育,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安心地学习。

  2、学校教师要经常和留守学生交心谈心,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和照顾。

  3、尽可能地和留守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和他们思想达成一致,共同教育留守学生,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一线牵。

  4、上级出台政策,指导各学校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力度。

  总之,关心留守儿童,既是家长、老师、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各级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会再接再厉,时时刻刻为留守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