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

时间:2024-05-26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菊与刀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菊与刀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1

  在看了《菊与刀》后的感想:从语言来说,我是这样看这三种语言的:

  中文—自在

  日语—自律

  英语—自由

  当然,这同时也内在的反映了三个国家的不同之处。

  总体来说,这三个国家中,中国和美国的相似之处是大大多于日本与其它两国的,中美两国的最大共同之处在于包容性。这几乎可以说是所有社会进步的源泉,可日本恰恰在这一点上是个致命伤,日本太缺乏包容性了。在二战后的一些年里,由于美国和西方的支持,日本的非包容性—即社会的同一性发挥到了极致,结果给日本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和世界第二的GDP,可日本人忘了一点,这所有的前提是有美国的支持在后面。当日本经济发展触犯了美国的利益,美国很容易的通过广场协议使日本进入长期的萧条。因此日本战后的发展有其必然性,目前和可以展望的未来的萧条,也有其必然性,而且这种必然性会更持久深刻的影响日本社会。

  菊和刀的作者也提到这一点,即日本社会的非包容性—当然书中的很多观点,作为在日本生活近20年的人来看是片面的,但这一点我很认同。究其原因,我想还是中国的一句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日本列岛的地理环境中优胜劣汰的结果,导致了日本人性格中,追求同一,做事极端的个性。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的时候可以像日本高度发展时期那样呼风唤雨,反之则是灭绝人性的军国主义的横行。

  而中国和美国则更多地反映了大陆环境下所有的包容性。只是历史更长的中国,把包容演变的到了“自在”的境地,有些过犹不及的意味。倒是美国,在既定的法律条条框框之下,给与充分的自由,如中国那样去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人恐怕不多。

  因此我的感想,希望有能力的中国人,如果期望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尽量避免日本或是日企恐怕是个明智的选择。在日本企业里,尤其是在日本国内的日本企业里,我所看到的极少数的成功的中国人,无非有两种情况,技术超强—这个很少,第二就是做和中国关于的工作—需要中文因此没有可替代性。

  这并不是否定日本的一切,事实是,我在日本工作时熬夜3天3夜最终完成工作时的兴奋是和日本同事分享的,我刚到日本是由于环境不适,在电车里突然鼻血直流的时候给我递过来纸巾的是日本人,我所见到的很多美丽善良的女孩也会是日本人—虽然我从来没有想和日本女孩陪伴终生。作为朋友,作为同学,甚至是作为公司的上司都是可以的,但,和日本人作为同事或者是成为其下属时,最好要慎重考虑了。

菊与刀读后感2

  「菊与刀」,「武士道」,「五轮书」统称为日本三书。

  菊与刀,是其中一本。讲的是人类观察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观察日本人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总结日本人的内心及行为规律,以用于更好地了解日本人和对日本的战后措施。

  读完后,觉得日本人是「唯心主义者」,追求精神至上,也难怪,在物资季度匮乏的日本岛国,统治者愿意用这种方式稳定国人,国人也愿意用这种方式解脱自己。菊代表的是优雅,刀代表的是刚毅,这两种品性都是较为崇尚的思想精神,日本人很是看中“精神修炼”,从孩提时代就开始锻炼,从而造就了整个民族的「菊与刀」。

  书中还讲到日本人之间有森严的等级制度,简直是入到骨子里的,尤其是「天皇」,是神一样的存在,绝对的服从和信赖,但天皇又没有实权,天皇是日本人的`精神领袖。

  日本人的「恩情思想」又是另外一个刷新三观的地方,他们睚眦必报,无论是报恩还是复仇,这两种行为都是日本人所崇拜的。而施恩对于日本人来说却是耻辱,怪不得让座在日本是视为「不敬」。

  书中还有其他方面的讲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于日本,一直认为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我看金砖四国就更加觉得日本是一个神奇的国度。通过本书,加深了我对日本这个国家的了解,而不仅仅停留于电影,动漫,或者说某类型的动作片。

  书中的前一章觉得有些累赘和聒噪,一直在强调人类观察学方面的种种。

菊与刀读后感3

  自古以来的所有战争中,士气与谋略是保证胜利的关键一环。人类在战争上投入往往是最多的,千百年来士兵手中的兵器从青铜长矛转化为燧发火枪,再从自动步枪转化为计算机控制的各种高科技武器,其本质随着物理和化学界的发展而日新月异,但是唯有士气与谋略的本质基本是亘古不变的。在战争中好的谋略会鼓舞战士们的士气,而旺盛的士气又往往是相应的谋略得到高质量的执行的关键,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士气"这种独特的精神只能由得当的谋略来提高,不会由谋略来创造。一个国家的军队所存在的"士气"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是由该国独有的文化经过长时间孕育熏陶出来的。"士气"的塑造往往离不开士兵所属民族的文化熏染。

  合上《菊与刀》的书页,在感慨于再次系统而客观地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不禁想起了六年前的一部风靡全国的战争题材电视剧《亮剑》。在空洞、虚伪而又粗制滥造的抗日题材电视剧泛滥的今天,《亮剑》能客观地通过几场著名的战役体现出"军人"这个词所包含的的价值,实在是难能可贵。《亮剑》在让观众赞叹其历史还原度极高的同时,也在刻画中日两国军人的内心世界上潜移默化地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还原。当看到荧幕上日军有组织地按照波状队形冲锋进攻独立团的阵地时,看到龟缩防御的山崎大队给予兵力数倍于己的八路军以巨大杀伤时,看到日军的"拉网式扫荡"险些消灭突围中的李云龙时,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某种形式上的震撼。我们终于知道了"日本鬼子"不是无数的抗日片中描绘的仁丹胡罗圈腿,而是一支善战的力量,一支异常险恶凶狠的力量。以当时的中国与日本抗衡丢掉了半壁河山,我们不委屈。

  结合《菊与刀》中对大和民族精神世界的剖析,来分析《亮剑》中日本军人的"士气",我们会发现日军其实是一支受到本民族文化熏陶得很深的军队。首先日本民族是一个矛盾的民族,这点从对"菊"与"刀"意象的选取上就可以看出来。日本民族是尚武的,对武士道的.崇拜,对武士刀和武士名号的珍视,在冲向强敌时对来世轮回的信仰,乃至以"玉碎"这样的美名称颂战死,都是对"尚武精神"最直接的体现;日本民族又是礼貌、谦逊而温和的,日本的孩子自小就注重品德的修养,他们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利用一切精力来学习比自己先进的事物,并刻苦地、拼尽全力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是因为他们在本民族的教育中了解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人生的"练习",是为圆满的生命所做的准备。可是在二战中两者不再矛盾——一百万日本军人谦逊到几乎没有叛逆地听从了天皇的召唤,向千疮百孔的中国展示了武士道精神的强悍。世界战争史对于武士道精神熏陶下的日本军队的评价大多是贬义的:愚蠢,盲从而守旧。对此我不敢完全苟同。纯军事理论上说日军只是在战略思想和武器装备上处于劣势,而"士气"则始终处于高度的疯狂状态,即使在1944年的滇西战场,换句话说只要日军的劣势得到了弥补它依旧是一支战力很强的军队。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菊与刀》的说法,虽然对武力的信奉和对心灵与精神上完美的追求是矛盾的,但是在日本人的心中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目的:使自己在世上短暂的一生得到最高质量的价值体现,即我们经常说的"精神上的升华"。而唯有战争才能使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我认为这是战时日本保持其疯狂的"士气"的根本原因,由此而催生出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优势,即"菊与刀"所带来的最终"玉碎"。

  对此我们中国人应该做什么呢?我们的历史远比日本要悠久丰富,但是我们却最终熏陶出了羊一样的军队。我们在近代开始成型的文化中几乎全是"菊",几乎没有"刀"。中华民族在秦时那种尚武精神到了近现代近乎磨灭,我们的军队和百姓全成了温驯的羊。现在我不知道日本还能不能培养出那支曾横扫中国的军队,我只知道中国军队应该着手认真地开始自己的民族尚武精神的培养和传播,恢复可以与"玉碎"抗衡的"亮剑"精神,让中国可以再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再次傲视大海对面那个"菊与刀"的民族。

菊与刀读后感4

  日本的很多文化有非常清晰的源自中国文化的部分,但又有如此鲜明的特色,本书是探讨日本文化不能不读的一本书,仅是出于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开始读这本书。

  开卷之初,略有失望,居然成书在很多年之前,距今有相当长的时间。但读了一部分之后,就发现作者的文化功底异常深刻,能深入到文明的底层去解析异域文化。

  如原文中的一些观点,个人非常认同:

  美国人在壮年时期依靠自由的个人选择来实现人生目标;日本人则通过严格的个人约束,进行精神修养的`锻炼来实现人生超凡的境界,而获得自由难以实现的效果。

  在日本,画家、诗人、演说家及武士为了实现“无我”的状态几乎都是采用这种修行训练方法的。他们不是为了学到“无限”的超能力,而是为了能不受干扰地感受有限的美;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是为了学会一种实现目标的调整手段,让自身能恰如其分地实现自身的目的。

  如果对日本文化感兴趣,或者对日本文明中体现出来的诸多矛盾性不解的人,非常推荐阅读这本极具思想深度解读的上佳之作。

  刀不是用来进攻别人的象征,只是勇敢地剖析自我的比喻。

菊与刀读后感5

  到6月形势开始变化了。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过去两年半中最高统帅部将欧洲战场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现在没有这种必要了。对德战争已胜利在望。在太平洋方面,我军已在塞班岛登陆,这是一个预示日本最后失败的大战役,从此以后我军日益进逼日军。而且从新几内亚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缅甸的阿图、塔拉瓜和比亚克的战斗经验中,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是在同一个极其可怕的敌人作战。

  因此,在1944年6月,回答有关我们的敌国日本的许多问题就很重要了。不管问题是军事的或外交的,也不管是由最高政策引起的,还是由扔向日本后方的传单所引起的,每一种见解都是重要的。在这场和日本所打的总体战中,我们所要知道的不仅仅是东京当权者的目的和动机,不仅仅是日本的悠久历史,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的统计资料,我们必须知道他们的政府可能指望从国民那里得到多少支持。我们必须试图去理解日本人的思想感情、习惯和这些习惯的表现“模式”。我们必须知道在他们的行动和看法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强制力。我们必须将自己作为美国人而据以行动的前提暂且置于一边,尽可能不要轻易地迅速得出不费气力的结论,认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会怎么干,他们也会怎么干。

  我所承担的'是一个非常棘手的课题。美国和日本还处于战争状态,在战争期间一味谴责敌方是容易的。但要看出敌人通过他们的眼睛是怎样看待人生的,那就远为困难了。可是我们非得这样去做不可。问题是日本人将怎样行动,而不是一旦我们处于他们的地位将怎样行动。我必须试着把日本人在战争中的行动看作是一种有助于我理解他们的“本钱”,而不是作为一种“债务”。我必须观察他们从事战争的方法,还暂时得把它看作只是个文化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日本人战时也同和平时期一样,是按自己的秉性行事的。那么,从他们处理战争的方法中可以看出哪些显示其生活和思维方式的特殊征候呢?日本领导人煽动好战情绪的方法、安定惊惶国民的方法以及战场上的用兵方法——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他们自认为可以利用的力量是什么。我得寻踪于战争的种种细节,以便看清日本人是怎样一步步在战争中暴露自己的。

菊与刀读后感6

  《菊与刀》是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所作,最初她是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作者采用两个象征性的事物:恬淡静美的“菊”(作为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作为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来作为日本的代表。在我读这本书时,也同样感受到,日本的国民性就是菊之优雅与刀之杀气的矛盾的结合体。

  对于《菊与刀》的矛盾性书中也写到,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又崇尚美;既骄傲自大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又能屈能伸;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而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并结合到所学知识,对其中日本国民性特点有几点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归纳来看就是对道义的捍卫,耻感文化与隐忍,对身份地位的坚守。

  对道义的捍卫

  道义,简单说就是责任。可以有对外界社会的道义,包括对君主的责任,对家庭婚姻的责任。也有对于自己而言的道义,在日本文化中则表现为对个人名誉的看重。

  笔者这里准备以一个日本民间有名的故事---《四十七浪人物语》来说明对主公的道义以及对个人名誉的道义的捍卫。“两位地方大名有一次覲见将军。其中一位大名浅野不通世故,又没有家臣大石指点,所以没有给予吉良候重礼,因此吉良侯故意描述了一套错误的礼服给浅野,让他穿上去覲见仪式。覲见那天,浅野依吉良的指示穿上错误的衣服出现。当他意识到自己受愚弄并感到侮辱时,他拔刀而起,刺向吉良。出于荣誉,也出于对名声的道义的捍卫,他必须向吉良报仇,但由于在将军面前出剑有违“忠”,所以他必须要切腹自尽。在他死后,因为浅野于忠有违,触怒了将军,没有亲人愿意继承浅野的大名之位,他的家臣成为了没有主公的浪人。本来根据道义,浅野的家臣必须切腹以履行对其主公的道义,但家臣大石认为必须要杀了吉良方可报仇,但由于吉良与幕府的关系密切,所以无法取得官方批准进行复仇。大石必须等待时机,并与其余四十六位家臣合计杀死吉良。十二月十四日的雪夜,吉良府举办酒宴,所有人喝得酩酊大醉。四十七位浅野家臣迁入府中,直奔吉良卧室,但吉良不在,他们知道吉良必在府中。最后找出了吉良,并砍下他的脑袋。虽然他们尽了忠,但违反了不得复仇的国法,幕府下令众人必须切腹。最后众人亲手了结自己的生命。”这个故事在日本极负盛名,家喻户晓,其中所道出的就是对主公的道义和名声上的道义。

  具体来说,浅野拔刀刺杀吉良是基于名声上的道义,当受侮辱时就必须报仇来捍卫,以履行对自己名声上的道义的负责;浅野在将军面前未经批准拔刀则违背了对主公的道义,所以他必须切腹,以示履行对主公的道义;而四十七位浪人杀吉良在于吉良侮辱了他们的主公,根据对主公的道义,他们有必要为主公报仇;四十七位浪人无视禁令,刺杀吉良。违背了国法,也违背了对将军的忠,所以他们必须自行了结生命以履行道义。由此可见,要真正履行各方的道义是十分复杂的,甚至是相冲突的',因此,在《菊与刀》中,作者就专门分析了日本人对于履行道义处于两难时的选择,而大多数日本人选择了自杀---这一维持道义的最终手段。

  对于家庭婚姻的道义,日本人也同样十分看重。日本离婚率处于亚洲最低,并不是说日本人的婚姻生活始终都是和谐的,只是他们认为履行这种责任,捍卫这种道义是最重要,即使出现婚姻危机,大多数日本人也选择隐忍,这与日本另一民族特性---耻感文化相关。

  耻感文化与隐忍

  日本的耻感文化强调外界的约束,而羞耻也仅限于对于他人批评的反应。换句话说,只要罪恶不暴露,就不必苦恼。这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由内心而发的忏悔、赎罪从而希望获得解脱)形成强烈对比。在日本人看来,“知耻”成为道德之本,因此,日本人时刻隐忍,尤其是公共场合,考虑到别人的感受,通常会不好意思表达自己。而这种耻感文化与羞耻感常常将日本人束缚在道德律令中,俨然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准则。那么,婚姻危机即使会出现,也会羞于离婚造成的耻辱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对身份地位的坚守(各守其分、各得其所)

  日本人有一种对秩序、等级制的信赖,即“各守其分、各得其所”,犹如美国人对自由平等的信仰一样。

  “各守其分、各得其所”的概念源自日本国内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阶级观念。对于等级制度,日本人相当的尊重且遵守规定。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打招呼会视对方的阶级不同而不同,对武士有一套打招呼的方式;对父母有一套;对兄长有一套。而这些不同的打招呼方式从小便培养和教育,例如母亲背幼儿时,会强行把幼儿的头压下。平日打招呼时,也会自然而然压下儿女的头。这种要求遵守等级制度的行为从小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人。从家庭内部来看,父亲拥有最大的权威力。日本人会认为自己将权力交予父亲,而父亲也有一种极力维护家族荣誉的责任。因此,日本社会便形成了一种以“家”制度为基础的“纵式”社会结构。日本社会纵向的上下级关系都建立在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度之上。而等级制度下最高的人便是天皇。因此,自日本有天皇传统以来,日本人都极度的崇拜天皇,并将对天皇的崇拜与忠孝思想结合。即使后来天皇只是成为了政治木偶,任人摆布,日本民众依然保持对于天皇的崇拜。对于这点,究其原因,在于日本对等级的恪守并非仅仅依存权力的存无,而是基于在等级制度中,角色本身的定义。

  最后,我想说一下这本书本身存在争议的的问题,鉴于作者露丝·本尼迪克特本人并未到过日本,许多学者认为其中观点缺乏亲身经历与实地研究,不能反映真实的日本。而在笔者看来研究某一民族民族性问题,真的去亲身经历,融入其中的话,反而会造成当局者迷的局面,受到当地文化的冲突反而使学者在做研究时,产生抗拒,从而融入主观情感。受文化冲击以及主观情感掺杂的研究成果也必定无法保证其客观性的。

  因此,总的来看,《菊与刀》对于研究日本国民性,甚至研究整个东方的民族特性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它也仍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另一方面,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更有必要借此书来审视比较自己的民族性问题,对比找到其借鉴意义,让此书的价值真正为自己所用。

菊与刀读后感7

  日本的很多文化有非常清晰的源自中国文化的部分,但又具有如此鲜明的特色,本书是探讨日本文化不能不读的一本书,仅是出于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开始读这本书。

  开卷之初,略有失望,居然成书在很多年之前,距今有相当长的时间。但读了一部分之后,就发现作者的文化功底异常深刻,能够深入到文明的底层去解析异域文化。

  如原文中的一些观点,个人非常认同:

  美国人在壮年时期依靠自由的个人选择来实现人生目标;日本人则通过严格的个人约束,进行精神修养的锻炼来实现人生超凡的境界,而获得自由难以实现的效果。

  在日本,画家、诗人、演说家及武士为了实现“无我”的状态几乎都是采用这种修行训练方法的。他们不是为了学到“无限”的超能力,而是为了能不受干扰地感受有限的美;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是为了学会一种实现目标的.调整手段,让自己能够恰如其分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如果对日本文化感兴趣,或者对日本文明中体现出来的诸多矛盾性不解的人,非常推荐阅读这本极具思想深度解读的上佳之作。

  刀不是用来进攻别人的象征,只是勇敢地剖析自我的比喻。

菊与刀读后感8

  看了这本书后,才明白“武士”是日本的一个阶层。丰臣秀吉通过“刀狩”将农民手上的武器没收,武士阶级和农民彻底分离,农民永远不可以带刀,武士成了一个独立的带刀阶级。在德川幕府体制下,武士主要依靠领主赐予的禄米为生。

  武士作为将军或者各地领主的家臣,其没有土地,全部职责在于维护主人的领土完整和利益,当需要为主人的.利益奔走驱驰时,会表现出令人钦佩的忠诚、勇敢和坚忍。武士从本质上看是领主养着的雇佣军,但是这批“雇佣军”不仅作战勇敢,对主人忠诚不二,且刚烈异常,视主人的利益和名誉在个人的生命之上;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批本该视作粗人的武士阶级,却有着十分高雅的兴趣爱好,并且坚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坚忍能力。一个只会打仗的粗人在日本社会被视为低下的“浪人”,成为一名武士,对武艺、品德和家世都有着很严格的要求,而在古代日本,只有武士和以上的领主、将军的家系,才允许拥有姓氏。

菊与刀读后感9

  菊与刀读后感范例

  有幸读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这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也是文化人类学的经典之作。余华曾说:日本不是喊几声"打倒"就可以打倒的,既然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还得与这个暧昧的邻居一起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那么"了解日本"确实是"关爱中国"的前提之一。通过这次略读让学识疏浅的我对日本——这个特殊的邻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柔美的花与刚烈的刀可以同时被人遵为至美而刚柔相济。作者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的矛盾性格,着力阐述日本传统之二元性,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即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

  戴季陶有言:他们以赤条条一无所有的民族,从中国、印度输入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明,且能够通通消化起来,适应于自己的生活。更把这个力量来做基础,迎着欧力东侵的时代趋向,接受由西方传来的科学文明造成现代的趋势。民族的数量,现在居然足以和德法相比。……我们在客观的地位,细细研究他,实在日本这一个民族,他的自信心和向上心,都算是十分敬。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也是大多数人共同的看法,他们的这种乐于学习,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实为可赞和学习。

  这本书共有十三个章节,分别从行为习惯、文化观念、道德世界、人情态度、自我修养和儿童教育等等各个方面对日本人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中可以解读出日本民族历久形成的种种文化模式,包括负恩与报恩的压力、义理与自由的抉择,享乐的人情观与自虐的修养法。还有别样的儿童教育传统。这些充满矛盾的外部行为模式及内在文化体系,使我们逐渐窥见了严格的家族制度和等级制度下日本"耻感文化"的源数。

  书的第一章节写的是任务——研究日本。为读者如何了解日本、研究日本的方式和角度做了很好的引导和介绍。观察钻研日本人的战争行为细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利用图书馆资料、图片以及在日本拍摄的电影,来研究他们的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来走近这个矛盾体民族,了解它的文化模式。

  第二、三章是战争中的日本人和各得其所,他们是真正懂得"各得其所"的必要性,对等级的信仰和信赖也超乎世人,但也有灵活性来变通等级制。日本人认为精神是主要的、永恒的,物质是附属的、瞬间的。战争中他们完全是‘凭主观意识的’,信念建立在"诸事俱在意料之中".对天.皇绝对忠诚、投降可耻和自我牺牲的思想深入人心。臣民、战士的这种绝对等级信赖和灵活变通态度,是日本人在战争中各种剧烈变化的行为的直接原因。比如:有的日本士兵宁可刨腹自杀也不愿投降做俘虏,以死谢罪,证明对天.皇的忠诚。甘愿投降的士兵一心一意的服从招降的队伍,还是以一个军人战士该有的姿态来投入战斗,只不过把枪指向了自己的同胞。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让世界很多民族为之不解,他们的这种"怪脾气"是世界人类文化学研究或者心理学研究等等,想要弄明白、求突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第四章是我感触反思最多的一个篇章,讲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的座右铭是:万物各归其位,各得其所。明治维新政治家们谨慎划分了国家在政府职能方面及国家神道在宗教方面各自的权限范围,他们把其他领域留给了人们,但确保了自己处于新的等级制最高层。如此一来,对于他们认为事关国家大事,他们足以直接插于控制。对于工业发展领域,日本选择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道路,"阁下"们制订发展方针和相关政策,他们不仅制订计划,而且也创建并动用政府资金扶持他们认为有需要的企业,当企业达到了预期中的"运营有度、生意兴隆"政府就卖给私营公司。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功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对比一下清末的洋务运动,不得不承认日本天.皇政权的英明、卓见。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洋务运动时期统治集团的当权者不那么集权谋私,多以国家、民族的兴旺着想,洋务运动的功效就不会如此这般弱小。

  此外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是他们对于"报恩"的理解,对于天.皇的无限绝对忠诚,就是他们重视报恩的一种表现。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有一种历史负债感,把自己日常的决定和行为都作为报恩,比如努力工作、极端敬业,尊重服从领导上级,都是报答情义的表现。

  最后,通过对《菊与刀》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日本的文化和日本民族二元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了解,同时激发了我对日本这个民族的浓厚兴趣,从而去更深入的了解与探索。

菊与刀读后感10

  早已被对这本书有所耳闻,但近日才得以拜读。但经典之作的余韵却依然持久如新,在拜读经典之作的过程中填入自我的思考才得以在深层次的方面得出领会。

  ----引言

  诞生在如此特殊的年代,它伴随的是我所认为的一个民族的耻辱。它写于如何让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更好的接受美国的战后管理。但作者鲁斯本尼迪克特却从文化视觉深层次的研究了日本这个复杂的民族的本质。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严格的等级制,恩情主义和耻感文化。

  在书中对于日本民众对天皇“天皇的意志”,“让天皇安心”,“天皇是一位爱好和平的陛下”等将天皇置于神一样的形象存在的存在咂舌。这样一位从来没有存在于人民的生活中的天皇如何得以在他的子民中取得如此的尊耀?这一切与日本严格的等级制度和部分恩情主义无法隔离开来。尽管在一场对于日本举足轻重的变革“明治维新”之后,人们依然恪守等级,甚至在明治维新之中,也可以说,是将军们披着天皇的黄衣进行的革命。在日本社会的家庭和社会中都存在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家中父亲的权利高于一切,这一切又在恩情主义的包庇下得以生存。恩情主义在我看来,或许并不是完全那么的消极。所谓恩情主义,就是在出生时,幼年时就被灌输,你的出生是受到了天皇的庇佑,你的成长是受了父母的恩情。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说,如果能够正确的应用,其实可以培养人们的感恩意识或心态。但在日本社会,这一恩情主义显然做得太过多了一些。例如天皇的恩情,所以我们必须遵循一切天皇的意志指令,因为父母的恩情,所以我们必须对父母尊重,而且是无条件的包容。如此别样的孝道也实在是令人费解。我觉得这样的恩情主义已经是过于神化僵化而用于服务等级制度了。但在我们看来是如此不公的制度之下,日本社会却在恪守等级制度一下和谐发展了。

  再来就是耻感文化,但我想说这样的文化并不是日本民族特有的,中国文化里无论有没有正面书面的提出,耻感文化确实存在。或许并没有像日本民族这样强烈罢了。就拿我自身的成长经验剧烈,同学们互相交谈时不是会讨论到父母最爱说的话,诸如“你看XXX家的小孩子,多聪明啊,你怎么这么笨!”或是“你是我捡来的小孩。”而且后面的这句话基本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从父母那儿听到过。相对西方国家可能对此的匪夷所思,中国父母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说的这句话对于一个年幼无知的小孩的伤害有多大。我依然记得听完阿妈说完那句话之后我躲在房间里哭,妈妈之后的安慰也无法弥补我当时心中的失落与害怕。我甚至可以说,我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找到了小学中学时期努力学习的原因。我并不想为自己冠上为理想为梦想的光环,我实在不知道一个十几岁出头的少年如何提出自己的梦想理想。我在耻感文化的`鞭策之下前进的。我为了父母将我与他人的比较而学习。庆幸的是,我没有失败。若是失败了,不知道会不会成为部分日本民众无法承受压力而自杀的一员。如此高压的环境,如此逼人。

  但每每谈及日本,我依然会想到自己看过的一段视频。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的中午就餐的情景。是如此的井然有序,令人咂舌。稍年长的小朋友负责搬牛奶,没有任何关于节约零食的广告的粘贴,但每个小朋友都自觉做到了光盘。自带的饭盒在进食后会被清洗,托盘上的牛奶瓶会躺着放,避免洒出。没有任何的拥挤和推搡。这只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拍摄了这段视频的成年人甚至还没有小朋友们做得好。看完这段视频以后让人唏嘘不已,如此的差距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吗?这里并不是想为日本民族做任何的洗清洗白工作,但我们所应该学习的或者我们能够学习的还有很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研究各民族性格特点的原因吧。在学习借鉴中成长。

  《菊与刀》毫无疑问,在美国制定对日政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它的意义却不仅如此。掩卷沉思,反观研究中国人民族性格的著作,《菊与刀》倒和《丑陋的中国人》有着相似之处。自省与研究自我对于民族的影响举足轻重。

菊与刀读后感11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就有很多想要说到的,但为了不影响节奏,都将想法埋藏在了心底。现在来看,也只有大概了。

  这本书,读到前面部分的时候,其实我是觉得没多大意思的。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并不能说对日本有多么深刻的了解。因此,作者前文写的内容更像是在科普,而我却没有能力对其进行反驳、指正。但到了后面讲到修为、教育的时候,更多地和我国的情况产生了一些共鸣,读来兴趣骤增。就全书来看,确实有逻辑不通、前后矛盾、引证谬误等问题存在,主要归结于缺乏田野调查和作者本人立场所致。

  我不知道这本书究竟对战后的`对日政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但我认为,日本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所获审判并不能告慰众多因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而惨死的冤魂。

  日本在其战败后表现出的180度大转变,不过是其隐忍性格的表现,却背叛了自身不堪受辱的民族性格。看今日日本,所作所为多像隐忍之后准备报复。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值得密切关注。还是那句话,提升警惕,居安思危,切莫让历史悲剧重演。

菊与刀读后感12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菊象征着文人品格中,清淡高雅,无世无争的气节。在日本,菊是皇室家微,也同时代表了日本民族性格中淡定、儒雅、谦和、自律的一面。刀则让我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在武士的眼中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

  我今天只谈日本民族性格中积极的一面:自律。在日本人的意识里叫自我修行,自我克制。它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是可以提升个人能力,锻炼意志,学会做人。在自律的过程中,既有最开始的难以忍受,又有最后的乐趣,进而让个人的才能与成就更上一层楼。

  纵观中国,我们虽然经历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发达。很多方面可以和西方媲美,但还缺乏文明和铁序,以及日本式的自律。日本的自律全世界有名,他们遵守规定是天经地义的事,久而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

  有一个笑话生动地说明了中日驾车者的区别:在一个有100个车位的停车场中,如果美国人停车只能停80辆,因为他们的车太大;日本人却能停110辆,因为他们会利用空间;换了中国人只能停两辆——一辆堵在进口,一辆堵在出口!

  就拿排队这事来说吧,日本人从小到大都是规规矩矩地排队,绝不会有人上前插队,因为那会令人非常不齿。在公众场合时,日本人会观察周围的环境,更多地想到别人以及别人的对自身的评价。他们不做妨碍别人只舒适自身的事。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反观我们似乎从小就学会了插队,每天都在上演着。经常有同学向我抱怨:别人插了我的队。我只轻轻地告诉他:你能排队,而且坚持着,说明你很自律,长此以往,你的自律会让你踏上更宽广的人生路!

  再说垃圾分类,日本人将垃圾分类做到极致了!日本的垃圾分类是母亲手把手的教下一代的。从小教育,从小坚持,习惯成自然,养成了一生的自律。由于我国条件及现状限制,我们做不到那完美。但至少可以做到:纸、塑料瓶的回收。也许你不缺卖旧纸的`钱,但至少可以让这件事做得有点温度:把要丢弃的旧纸放整齐捆好,不要让它与其它垃圾混在一起,方便他人的回收利用。这学期在我班,我放了一个蛇皮袋,用来回收旧纸,半学期下来也装有大半袋了。它不值几个钱,但从中我们收获了自律。如果这样的自律能更多的放到学习和纪律上,那我们将走得更远!

  有人说:“自律的程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愿我们都能自律,以攀登到人生的高峰。这样的人生天下无敌!

菊与刀读后感13

  “人类社会总是在设计自身的生活。如果某些其情况的处理方式和评价方式被赞同,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人就将其视为全世界的基本理论,不论困难有多大,他们都将这些结论合为一体。”翻开《菊与刀》这本书,第一眼就看见了这样的学直论。不禁感叹这位“日本通”美国作者对人类学的博识。书中诸如“舆论调查的结果只不过是让我们对已知的事物多增加一些了解罢了”。

  此书更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对于传播学,而在于作者对于日本国民性的深刻洞察。虽然地理人文环境各有不同,形成也各有特点。但日本国民性的了解,对于自身国民性的.观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于一民族而言,是有共通性的。如果对一些基本理论都了解不了,却对异族之好战或其它秉性攻伐,未免贻笑大方。

  日本人对于登记制度的依赖是令人震惊的。这一点也久为观察家所诟病。但是这个民族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制度,形成的充斥于社会每一个角落,每个领域的民族风气,却是同样令人震惊的。也许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并不存在所谓的“劣根性”,而只存在不善于整合作用的懒惰国民。

  现代人不勤于完善自己,便将罪过推到古人身上,将所有过错“国民性与对象模糊的历史上,是极为自欺欺人且不负责任的。这样的习气,习惯之下,永远无法使民族得到改善,而只会使得族群驶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愈加放肆与消极。

菊与刀读后感14

  《菊与刀》讲了一套研究方法,在研究一个国家的同时,也教会我们怎么样研究一个国家。这在本书的第一章就可以更客观全面地看待与了解日本人的思想、行为的来源。但是《菊与刀》由浅入深,越到后面越难理解,很多东西尚不清楚,或只能停留在表层。

  菊在中国被称为四君子之一,象征着古代文人品格高尚,而菊在日本则是代表着皇室的家徽,菊更多的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也说明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人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刀是日本武士的随身兵器,在武士眼中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菊与刀”简简单单三个字承载着太多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大都能从日本人的儿童教养中得到理解。日本人的儿童教养可以联想到机器生产,但是他们培育出来的儿童却又不缺乏创新。日本人对于儿童教养的严格要求却又使儿童保持了童年时代的欢乐。

  与此同时,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范围流行,客观上隐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一面,而在经济上,优秀的日本制造带来的非凡成功是日本人无意于文化上的反思。

菊与刀读后感15

  由日本富士台制作的《默默奉献的灰姑娘·医院药剂师的处方笺》于7月16日播出。我看完了前四集,没有办法不想起前几年收视率同样轻松破十的《校阅女孩河野悦子》和《非自然死亡》。它们实在太像了,同样是日常生活中默默无闻的工作,同样是不仅仅做完本职工作的女主角,同样有着关系紧张的父子……相比因为作品“流水线”和“年货”而饱受诟病的育碧公司,为什么日本编剧这么喜欢这样的“套路”,为什么观众也很买编剧的账?除了考虑到不同的剧情线和主演的个人魅力以外,也许我们可以从上个世纪本尼迪克特对日本的“悬丝诊脉”——《菊与刀》中觅得蛛丝马迹。

  “义理最难承受”

  不同于西方的“人按照其本性而行动”,日本人的行为受到“义理”的约束。在日本人眼中,人生好像一块地图,而“忠”“孝”“人情”等其他“义理”在这块地图上划分势力范围。《菊与刀》中第七章开篇提到,“日本人常说:‘义理最难承受’。一个人必须报答‘义理’,就像一个人必须履行‘义务’一样。”

  《菊与刀》中提到了“入赘养子”的习俗。有的女方家庭因为家中没有男丁,为了延续家族会为一个女儿选择夫婿入赘。入赘的夫婿会更改自己的姓,进入女方的家庭,从此在“义理”上属于女方家庭,在利益上同岳父紧紧绑定在一起,即使是要用刀砍向生父也必须在所不惜。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于“义理”的坚守。

  在这么一个重视“义理”的社会,报恩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道德上的义务。而父母的恩则是重要内容。《菊与刀》第六章阐释道:“日本人把恩分为各具不同规则的不同范畴,一种在数量和持续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这种义务包括两类,一类是报答父母的恩——‘孝’,另一类是报答天皇的恩——‘忠’。”日本传统神话中有“牛鬼”,这种极其强大的生物会宽恕孝顺之人,对不孝之人做出极严厉的惩罚。由此看来,在日本,一个人自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背负上了沉重的不可放弃的义务——这义务会一直延续到他的生命结束。而服从父母的意愿“子承父业”,自然也就成为了义务之一。

  《非自然死亡》中的九部六郎,在医学院休学期间前往UDI工作。他在与父亲的交谈中,说出自己想在UDI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寻找自己的目标,但是作为知名医生的父亲却对他说,“以后不要再进我们家的门。”九部六郎只好默然离开。父亲与儿子在选择临床医学还是法医学的未来道路上产生分歧,父亲选择强硬,儿子却选择逃避。《灰姑娘药剂师》中的药剂师羽仓和身为脑科专家的父亲也是如此。也许这一“套路”的根源,皆出自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孝”和西方文化中的“自由”的冲突。

  幸好,最后父亲都选择了理解并支持儿子。毕竟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流的前提。西方的科学之所以能够拥有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科技能够快速发展,与主张自由平等和人的个性的人文主义是离不开关系的,更何况和谐活泼的家庭关系呢?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日本有着严苛的等级制度。“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成为了日本人对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等级制社会的憧憬。日本人信赖等级制,这一观念在二战时期仍然得以延续。《菊与刀》第三章中解释说:“正如对国内问题的看法一样,日本人对国际关系的全部问题也都是用等级制这种观念来看待的。”在偷袭珍珠港的当天,日本特使在递交美国国务卿的声明中仍然提到了“使万邦各得其所”的“帝国国策”,并对违反这一“国策”的行为表示“不能容忍”。这表现出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仍然本着等级制的态度,并且把自己放在最高的统治阶层上。

  在日本的家族中,每一个人都需要确定自己的地位,而地位常常由年龄,血统,性别所决定。家族中地位较低的人需要对地位较高之人绝对服从。即使孩子已经三四十岁,父母也必须一手包办婚姻。全家人需要向父亲毕恭毕敬地行礼,而父亲则只需要微微点头。日本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妻子跪在家门口对丈夫行礼道“欢迎回来”的场景仍在当今的影视作品和动漫作品中频频出现。

  而日本社会上,从“士、农、工、商、贱民”的世袭等级,到丰臣秀吉的“缴刀令”,大大扩展了不同阶级之间的鸿沟。使得跨越阶层更加困难,阶层之间的人口流动性下降。

  《校阅女孩河野悦子》中有着作家和编辑对于校对的歧视;《非自然死亡》中法官和警官屡次提到法医不应该插手太多的刑事案件调查,甚至直接表现出职场女性受到的歧视;《灰姑娘药剂师》中有着对忽视药剂师建议的医生,甚至还有着所谓电梯的优先使用等级。不过这一“等级制”只表现在不同的公司部门。这一系列都在表现着传统日本社会中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直到今日仍然有着影响。之所以这三部职场剧那么受欢迎,也许是因为现代日本社会中并没有电视剧中那样和谐的同一部门职场环境——前辈欺压后辈、上司欺压职工等等。

  不过三部电视剧中的'女主都用着自己的努力打破了这一现象,挺好,或许这会为日本的职场植入一点难得的活力。

  彼岸的雄狮

  我在读《菊与刀》,处处都能够看见中华传统文化的倩影。为什么根源相似的我们就走上了不一样的路?也许我们可以把中国和日本拎出来做个比较。

  先谈“义理”中的“忠”。正如《菊与刀》中所言,在日本,对天皇报恩是一种无休止的义务,在不断的自我修养中,对天皇的忠诚已经深入骨髓。而这也成为了军国主义发动战争的最便捷的工具。在二战中,日本军人本着为天皇效忠的想法而做出的疯狂举动数不胜数,自杀式冲锋在战场上屡见不鲜,在长崎爆炸第二颗原子弹之后日本还准备执行疯狂的“一亿玉碎计划”。但天皇一说投降,日本就都投降了。

  但是这种无条件的忠诚在中国并不会出现。大臣会上书直言劝谏,人民会造反推翻王朝。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服从于一个更大的前提——“仁”。皇帝想要拥有帝位,想要人民效忠于他,前提是他必须实施仁政。文武百官也是如此。官员走上仕途更多是因为心中造福百姓或者博取声名的愿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的对象更偏向于“国家”这一概念而非“皇帝”。

  再谈等级制度。为什么日本人非常信任等级制?在幕府时代在处于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农民对封建领主甚至幕府也进行过反抗,他们写好抗议书递交给藩主或者直接“进京”把抗议书递交给将军。幕府在收到抗议书之后会进行审查,其中约半数的判决对农民有利。由此观之,人民在这样的社会下生活有依赖,只要遵守法令就能够得到相对安定的生活,并不存在中国所谓“官官相护”的腐败现象。这也成为了日本国民遵守规矩的形象建立的历史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人在国外曾因为占小便宜、不守规矩的投机行为而饱受诟病。其历史原因之一即为,在古代官僚腐败的等级制社会的层层压迫下,在“官官相护”的腐败官僚系统下,不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一定的利益农民的生存得不到保障。譬如俗语“人挪活树挪死”常被用来形容在一定限度内违反规矩。在今天,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善。

  作者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通过居住在美国的日本人和拘留的日本战犯,从日常生活中解读日本,铸就了这一本著作。如此“悬丝诊脉”的方法并不能治病,但能够知病。《菊与刀》为想要了解日本的人提供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平台,带来了十分深刻的思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由于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趋紧密。西方文化的进入使得当今的日本并不可与本尼迪克特笔下的日本同日而语。例如,昔日极度重视“孝”的日本如今却成为了老人“无处安放”的地方。日本正在逐渐褪去“老日本”的外衣。这是否也启示着我们应该从《菊与刀》中了解那段历史;学习研究的方法;客观地分析我们的过去乃至世界的过去;探究如何洗去传统文化中的的污垢,改造出一件贴身舒适的靓丽外衣?

  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