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1
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中,周勇教授指出:教书不等于教学,除非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我特别认同周教授的观点,我所知道的教育家或者教育学者,诸如朱自清、钱穆、吕叔湘等人,他们虽然常常谦虚地称自己是“教书匠”,但他们其实是真正的“教学匠”,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学”交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
我想,这些大先生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定根“学第一,教第二”的教学理念有关。“先生”的开创者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们似乎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们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是建立在自己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
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2
开学伊始,我有幸拜读了周勇的《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读过之后深感受益匪浅。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教师职业不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经常能听到周围的同事抱怨工资水平不高,要干的工作却不少;抱怨现在的学生没法教,自己的生活不如他人等等。为什么孔子却能把老师做的有滋有味,并且他的思想在两千年多后依旧让人顶礼膜拜,而我们当老师却当得这般“身累”和“心苦”呢?
我认为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他能终身坚持一种信念,人类在历史长夜中,没有信念,一定会走失,尽管信念本身,就像火把或灯光,其自身的光亮,与茫茫黑夜相比,实在微不足道,但他能给行进在坎坷路途中的夜行者一份动力、一个希望。孔子有的,我们没有。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犹如爱情般的刻骨铭心。
读过此书之后,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教育其实就是一个默默奉献的讲台,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信念。那就是每当我们走上讲台,就要有一份不能亵渎的责任,尽自己的力量去传授知识,传承文明。当周围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装点衣食住行的生活时,我们就要能收起些许膨胀的虚荣,思考着怎样给孩子们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如何去培育一颗健康向上的心灵,然后,去享受灿烂的阳光和醉人的月夜,享受这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跟孔子学当老师,就要学习孔子对教育、对教学的热爱之情、执着之心,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一份执着、一份信念,把自己的书教好,把孩子们教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