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优秀的绵羊》有感

时间:2024-05-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优秀的绵羊》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1

  文:李燕;作者德雷谢维奇,一方面告诉了我们美国的精英教育已发展近百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另一方面极具警示性地说明当前美国的精英阶层出现了固化趋势和诸多弊端。比如:他们的思想观念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对未来缺乏热情,预见性不足等问题也日渐凸显,他们虽然有着令人艳羡的名校学历和丰富深厚的社会人脉资源,但面对激烈的竞争角逐,太多人难免呈现焦虑恐惧、甚至抑郁苦闷之态。作者认为美国的精英教育弊端渐现,加大了特权与公众的差距,妨害了社会公平,美国社会在经历了贵族统治与精英统治之后,民主治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本书让我大开眼界的是作者对“精英教育”的剖析,从贵族教育到精英教育,从贵族特权到精英特权,从耶鲁、哈佛、普林斯顿等常春藤盟校的壁垒森严到美国各个州立大学的蓬勃发展,这些内容不仅拓展了我的认知领域,而且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我们自新文化运动出现的新学堂到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形成的教学模式,自1978年恢复高考到985、211院校的合并扩招,至今我国的.教育,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大概还远远未能达到美国所谓的“精英教育”标准吧!

  如今,我们某些高中沾沾自喜的是取得压倒性优势的高考高分,某些高中对分数优等生的招生竞争激烈。每年高考季还热衷于打着超越“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旗号煽动备考情绪。

  我们这种应试教育与高校教育大概是脱节的,我们在专业教育和个人成长上的认识大概也是极其短视和功利性的。就连我们的北大、清华等名校似乎还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肩负民族发展重任并引领时代革新潮流。看看耶鲁大学1927年的改革措施,我们的名校似乎正在努力学习着,努力改变着!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基本是接轨的,SAT成绩,课外实践活动报告,领袖气质和能力,这些都是进入名校、成为“精英”的必备条件。其实每一位“精英”的背后,都离不开高强度的“魔鬼”训练。单看耶鲁大学接受报考简历的基本条件,我们不得不反思高中三年疯狂刷题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高考,依旧是普通老百姓的奋斗方向。但名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能够到达“诗和远方”的“象牙塔”的学子太辛苦、也太少了!

  总之,越是关注教育,越是敬畏教育!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2

  偶然读到了这本书中的一个章节——大学的使命,因自己的孩子明年也会面临进入大学校园,从而读完了这篇文章,以至被书中的观点触动买来了这本书。

  书虽然还没有读完,单从这个章节大学的使命阐述的观点在我看来,不论是对即将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还是我们这样四十不惑的中年,都特别的有意义。

  书的作者是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虽然耶鲁大学属于常春藤名校,威廉德雷谢维奇做为学校教授却批判了这些名校外表有特色但在内里却都是失去了灵魂的地方,很多在校大学生没有使命感、目标感、自我膨胀、自以为是,有一些藤校学生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可能只是上过藤校,大学教育的实用主义只是把学生培养成了一个高效的职员,而忽略了大学教育的责任是首先教给学生如何思考。也正是如何思考这句话让我这个已到不惑之年的奔波者有了触动和警醒。

  如何思考书中已给出了答案,它的.实际意义要比我们的认知广和深。思考并不是简单的为某个领域服务(比如如何解决方程式或者如何分析文章),甚至不是获取跨学科的工作能力,思考实质上培养出思辨的习惯,并把这一习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简单来讲,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的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以我个人的理解,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所见所闻,我们的知识我们的阅历,都让我们的思维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式,看到某个人听到某件事马上会让我们想到一个答案或者一个结果,已经不能用纯净的眼光站在高远来重新审视。这可能已经造成了我们距离真相越来越远。虽然重新审视可能会让自己痛苦、煎熬。毕竟质疑自己之前的认知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可就是在这种痛苦煎熬中让我们脱胎缺换骨再次成长,还会得到一个新的答案新的结果。其实我的这些想法还是没有完全脱离实用主义,但是我觉得也不为过,至少可以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我想把这些想法分享给我的已经在高中的孩子们,更好的处理自己在学校期间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同学、自己与老师、自己与学习本身之间的问题。明白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正是这个多元才有了五彩缤纷。

  养成了思考的习惯,学会了如何思考,增加了思考的维度,自己与自己对话,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工作的意义,读书的意义,浅显的思维也不能完全逃脱实用主义,深层次的思考总有一定的使命感责任感。

  我们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思考中让我们的信念、价值观、人生目标更坚定,更高远,更清晰。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3

  《优秀的绵羊》一书批判了美国精英教育。藤校学生善于考试内心迷惘。害怕失败的心态造让他们不知道想要什么,像绵羊一样。过去常青藤大学主要录取白人贵族的小孩,现在主要录取中上阶层精英的小孩。藤校老师注重研究,忽略本科生教学。藤校学费贵。

  撇去谈理想谈人生的部分,这本书没有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书中提到不少藤校学生看书只看开头和结尾,我发现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的章节最有意思。

  《优秀的绵羊》对《虎妈战歌》及作者蔡美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蔡的.育儿方式充满自恋。蔡内心没有长大,通过让女儿进哈佛来证明自己。蔡的女儿进了哈佛,哈佛奖励了不该奖励的人,可见美国精英教育录取系统有问题。最后一条颇为矛盾:如果哈佛如作者所批判的并不好,那么蔡的女儿进哈佛就不算奖励了。《优秀的绵羊》的作者与蔡美儿背景类似,同是移民二代,同是藤校毕业,同(曾)是耶鲁教授,同是六十年代初出生。

  这两本书都与美国藤校有关,相比之下:

  《优秀的绵羊》文采斐然,文笔略胜一筹。《虎妈战歌》更真诚,掏心掏肺把家里所有直系亲属的人生故事附带照片都献给了读者。《优秀的绵羊》发现了问题,没有实际解决办法。作者建议大家考虑公立大学或者文学艺术类小学校。作者的人生基本都在藤校度过,对非藤校了解不深。

  《虎妈战歌》描述了虎妈瞄准目标,利用规则,培养两个女儿的人生故事。这本充满争议的书,刮起了一阵大风,把女儿的小船们吹进了哈佛。虎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得到了它。虎妈不是常青藤绵羊,而是一头自封的母老虎。

  《优秀的绵羊》对现实全方位批判,批评它文章少。《虎妈战歌》描述了向目标努力的过程,批评它的文章多。题外话,《优秀的绵羊》作者没有拿到耶鲁英文系的终身教职,《虎妈战歌》的作者是耶鲁法学院正教授。

  《优秀的绵羊》说去哪个学校读书,要综合考虑教学质量,学费等因素,让我共鸣。去藤校可以镀金,去公校可以省钱,去军校可以锻炼,去烂校可以寻欢,各有可取之处。想好你想去哪里,遵守游戏规则,努力就行了。或赢或输,都不是游戏的结束。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4

  《优秀的绵羊》是一本关于教育、职业、家庭和成长的书籍,通过作者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整体而言,我对这本书的感受非常深刻。作者对现代社会的教育、职业和家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人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社会中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让人对现代社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书中的一些句子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比如,“不要让别人的声音成为你的背景音乐”,这句话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人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总的来说,《优秀的绵羊》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社会中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5

  我第一次读《优秀的绵羊》是在高考完的时候。那天读完之后我感触是一种迷茫带着震撼的感觉,因为我感觉作者说的每一条我都可以对号入座。毕业后的我也即将成年,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一直都很小心翼翼害怕走错。但是这本书里,作者的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在这个世界上选择很多,不用担心自己一辈子只能选一次,不需要在第一次就做出终极选择。你选择了一条路,在这条道路上克服千辛万苦徒步前进,你会遇见不同的人,发现新鲜未知的世界,从而你会思考这个世界能够给你带来什么,以及你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通过这个过程,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这些话我当时并不理解,但随着上大学后时光的流逝及沉淀,我一步一步探索着,也曾摔倒后不敢再踏出一个脚步。但每当我想起书中的内容,我会打心底复念,不用害怕做出选择,因为我还年轻,还有试错的机会。而且无论我做出怎样的选择,这条路上的种种都会帮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经过十二年教育加工厂的统一配置和包装后,我们好像都成为了优秀的绵羊,顺从,乖巧,也因此缺乏了狼的野心和个性。进入大学这一局游戏里,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游戏规则,以确保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正因为太多人默认了大学里不健康的生存模式,而使得我们一卷再卷,奔走于繁忙活动之间,沉溺于证书比赛之间,那些关于爱、生命、时间、等话题被考证、考研、比赛、GPA所替代。大学的意义是帮助我们生活得更有责任感,更有自由度并更加完整。但是我们似乎却忘记了大学的本意,这个原本属于我们绽放自己青春光芒,培养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宝贵四年时光以及坚定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却变成了一卷再卷,“卷不死就往死里卷”的常态。我们是优秀的绵羊,同时也是木纳的,庸俗的。

  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那时就有长辈过来“教育”我,基本上给我的选择都是:以毕业后好找工作为主要目的。而当前最“适合”女生的职业无非为教师和考编人员。所以就这样马马虎虎的填了志愿,但是真正去学的时候又觉得痛苦。大一这一年我常常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到底热爱的是什么,而不是从18岁高中毕业后的人生目标都只能围绕“工作”,“职业”这两件事上奔波,这些实用主义的专业或许能让我们的物质生活丰盛,但一个人,一个不同于动物可以思辨的人类真的没有其他的选择吗?读完这本书,让我庆幸这个世界还有文学,或许它不能给你快速的带来财富,但那种精神上的丰盈,我想,家财万贯是无法抵达的。

  鲁迅曾说过:“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不知作为这一届的绵羊,我们是否真的有摆脱控制的能力和勇气。但是,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外在的,内在的我们一直在控制中。按照我目前的想法,没必要摆脱控制,这种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是生活的结构、人类群体发展的需要。并且我们个人其实难以打破这种结构。这不是因为无力而放任无奈的心理。而是人本性上的.一部分,就像人生来就有差异一样,有好就有坏,均等是难以实现的畅想,欲望也是强以攻克的命题。要把社会性完全从人的行为和思想中剥脱,先不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剥脱的结果也是人在自然中失去了智力的依托。所以我认为我们所说的自我其实就是控制大框架里的自我意识,在控制中找到舒服的自我状态就是找到自我。

  我之前并没有意识到巨大的教育系统,只是在培养一头又一头优秀的绵羊,而我自己也是其中那头奋力奔跑的绵羊。读完之后,即使我知道自己仍然还是一只绵羊,但我也会奋力在这社会羊圈中找到属于我的舒适圈。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6

  作者反复强调的观点是象牙塔里大学生最需要学会的是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我周围的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这方面教育与引导的缺失。我无法确切描述我看这本书的想法。对所谓精英学生的新的思考方式,还有现在所处环境的批判?

  作者描写的群体是精英学校的学生,与我现在的学校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他们每个人都像一只平静水面上的鸭子看似云淡风轻水底下一个个都在拼命发力,(米奇看似什么都不学习但实际上每天晚上学到秃头)优秀的gpa,各类擅长的运动,国际义工货支教经历等各种外在的“优秀的标准”让学生陷入一种功利追求的病态怪圈,而没有关注,内在的,自己真正该思考的东西。作者批判名校生产出来一批流水线上的`相同的“优秀的学生”,但是,反观自己的生活,更应该批判的是我们这种绝大多数高不成低不就的学校,绞尽脑汁提高自己的排名却完全忽视学生的教育,学生为学校服务,每隔几天就不同层极统计各种不同四六级成绩获奖证书等为系里院里答辩所谓争荣誉的指标,发下来的钱没有投在最需要的基础设施上例如建自习室开水房等基础设施而是搞一些莫名其妙的活动等等,整个学校的悲哀,抑或很多大学的悲哀。作者说要有自己的思考,学会批判整个体系,如何能改变这种现状,让后辈少走弯路?如何认清这种社会的现状并且推翻重建?也许想历史书上说的一样,这是一个漫长而且注定激荡的过程。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7

  “我们会羡慕有人从名校退学创业,成为下一个扎克伯格,但却不能理解有人完成大学教育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单一成功标准和功利实用主义的影响下,让很多精英们为了优秀而优秀,为了竞争而竞争,以平均7或8门AP课、9或10项课外活动的“个人炫富”名单竞争入校,疯狂扎堆于金融、咨询、法律和医学,毕业后首选华尔街和咨询公司。追求卓越就如同“瘾君子”,追求完美的心态让这些精英们患上了“斯坦福大学斯坦福鸭子综合征(StanfordDuckSyndrome)”,如同鸭子在湖面飘过,水面之上逍遥自在,水面之下鸭掌却在拼命疯狂地划水。蓦然回首,心不知归处,除了看起来还不错的工资和看起来光鲜的位置,不知到底为了什么。

  “学校也默认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物质的成功等同于人品、尊严和幸福。”在本该思考人生、思考未来的年纪,18-22岁的美好大学时光,却完完全全被就业所充斥,上大学的目的单纯变成为了一个好工作、为了物质成功。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里·路易斯(HarryR.Lewis)写道”大学已经忘记,他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使命。事实上,大学已经不能够证明自己的教育到底提供了什么本质。“为了追求社会价值的成功,一头扎进所谓的“热门”,从来都忘了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为了什么而努力。

  如果物质成功能够一直支撑你的幸福,那你也是幸运的,只是我们见过太多人会出现以下两种状况:一种在奋斗N年之后,完全变成为工资而活,痛苦的挣扎在职场;另一种选择半路“出逃”,放弃已取得的成绩,再去追寻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当年的周恩来能够铿锵有力的说出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奋斗?当你回答不出来的那一天,“奋斗”就变成了“挣扎”,这或许就是当前很多痛苦和迷茫的来源。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8

  《优秀的绵羊》一书在第五章大学的使命中说,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如果你在大学毕业时还没学会真正的思考,那么毕业之后成功概率就更低了。

  毕业八年了,大学之于我是什么,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只不过在填志愿的那个雨夜,受不了我妈的絮叨和眼泪,把高考志愿草稿撕了,直接点兵点将了一所石家庄的学校。而我妈的重点是离她近,至于我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考试成绩怎么样,出来找什么样的工作,过得快乐不快乐,一概不追究。记得那晚我还偷喝了几口我爸的.高粱酒以祭奠我那咔嚓就断了的大兴安岭护林员梦。“一脚迈进七台河,进了一百多大围脖。本想赚它几百块,没想赔了五百多。”这首打油诗里描述的那样一个地方就在我脑海里嗖的一下消失了。

  来说说我点兵点将点中的大学吧,民营,专科,我是第二届学生,全校师生500人,我去的时候学校里都是土,还有土生土长的草,一人多高,每晚免费的演唱会——蛐蛐和蝈蝈的。后来在得知我比它录取分数线高了300多分时,我想辍学回家了。不是优秀院校,没有压力,专业课也无可挑剔,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没有,大学前两年没有专业课,以至于把我们对外汉语教育的十几个人跟学前教育一个班,然后分到了英语系,甚至班里还有几个五年制的未成年。最后一年,我忍受不了去实习了,学校却开得全是专业课,于是悲催的边实习边学习专业课。最后考试居然也过了。代价就是,大学,我不知道我学了点啥。大学那几年的事情我甚至都不记得很清楚。

  整个大学,我除了文学社啥社团也没参加,就是这个文学社还是走了后门,一大学同学看我什么社团也没参加直接拉我进去的,我还在文学社的纸篓里发现了我投稿的三首小诗。文学社里我负责社会版,我的弱项,可是我发现文学社基本没有什么活动,爬了一次山,出了一期刊物,大二时有大一新生来,帮忙申了一次稿。

  细细回想,我的大学是高中的延续,周一到周六上课,不让出学校门,周日休息一天。而我特别讨厌这样的不自由。翻过墙逃过课,网吧通宵睡觉过,一整天混在河北师范大学里装人家学校的学生。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优秀的我,依然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去思考。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高中时想不明白的问题大学三年依然没有想通。甚至把我带入了一个懒散随大流的世界里。

  可见,不会思考,缺乏指引,不能建立自我,不仅仅发生在那些精英学校里的这些优秀的学生身上,每一个大学生都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学也没有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甚至有些学校都没有引导。它把我们招进来了,就像抓了一些绵羊——只符合考试分数的绵羊,往这个叫做大学的笼子里一放,然后任其自生自灭。

  很高兴遇到《优秀的绵羊》这本书,虽然我还不够优秀,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审视自己,找到了自己在自我教育中的缺失。可喜可贺,我的大学好像白白虚度了光阴,而在毕业八年后,我却愿意去深入的研究自己,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让消失的大学回来。

  如果你像我一样度过了大学的时光,但是回过头来却发现大学什么都没有教给你,你的生活还是一团糟,这本书会帮你修复过去的缺失。如果你即将步入大学,对大学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好奇,这本书会让你发现大学的真谛。如果你是一位宝妈一位宝爸,家里有孩子需要教育,这本书会带给你更多的教育思考。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9

  这是一本探讨教育的书,准确的讲,是一本探讨精英教育的书。

  书中提出现有的教育目标是似乎培养优秀的全才,但是,这些优秀的绵羊并没有自己的目标,他们按照世俗的标准变成一个精英,然而却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书中同时提到了美国的阶级固化问题,家庭贫困的孩子从出生就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进入哈耶普斯坦福的机会小,然而,高薪、“上等”的工作却只在哈耶普斯坦福和常青藤高校招聘。再加上校友力量等等,美国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中国显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没有想美国这样不可挽救。

  这本书对于精英阶层的`孩子们来说,应该会有很大的启迪与改变作用,而对于我们这种没有什么试错成本的底层人士来说,我们只能求稳,因为我们没有犯错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按照稳当的路向前走,唯一的结果就是失败,而且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所以,这是给精英阶层看的一本书,书中多少提到底层学子的现状,然而只是作为对比,我们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按照世俗规划的路走,别无他法。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10

  作者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我发现自己常常被那些听起来“叛经离道”的书籍吸引;老腔老调的话,早已腻歪歪的。这本书随同另外10本书一起订阅,只是几句导读词就别蛊惑了。

  作为美国的语文老师,威廉的文字没有任何说教性,只在偶然间给出建议,而给出的建议是这样的:间接性建议:斯坦福大学教授在一篇名为《如何与父母决裂》的论文中建议:要过上有意义的成年人生活,一个人有必要成为一次孤儿。

  直接性建议:“就上大学期间如何提高自己的问题,我在此提出几个建议.与父母的交流频率不超过一周一次,最好是一个月一次。无需告诉父母任何有关论文或考试方面的成绩,甚至任何在校期间的情况,同时,也不要期望求助于父母。如果他们涉足你的选课或大学生活的细节,请委婉地拒绝”。

  思想撞击就是这么有意思:惊愕,颠覆,叛经离道似乎也有些道理。在书中,威廉描绘了“直升机式”父母的形象。在书中,威廉以大学教育为主线,深刻揭露了世界名校的运作规则,进一步生动说明了大学是怎样将一个孩子培养成“优秀的绵羊”的。读后感·话题虽然是教育,但涉及了除教育之外的名声,社会地位,人性,市场等一系列的社会话题,令人深思。

  比如:作者引用路易斯院长的话,大学所提供的课程与学生的需求并无关联。比如:作者引用康奈尔大学某位学生来信:该同学逐渐意识到,他们花费55000美金所接受的大学教育在他们创业中显得捉襟见肘......

  作者在第二部分说道:大学的使命就是把青少年转变成成人。大学的4年,也就是青少年向成年转变最黄金的4年,倘若仅仅是为了职业而做准备,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那简直是荒谬至极。

  在书中,作者对于学生投入了高度的人文关怀:作者的`平淡叙述,更像是在无情,严肃的发问:问这个社会、问在职教育工作者、问家长、问学生本人...

  就算是那些曾经赢得无数奖项的最成功的学生,他们也会在某个时刻停住脚步思考这一切是否都值得:他们从事的职业是出于他人的希望,或者是他们随波逐流并不假思索地加入了目前从事的职业。

  这样严肃深刻的问,不适合在白天,只适合在夜里,放松警惕时,人在忠于自己时,才往往能得出较好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攀爬成功阶梯,并非每个人都喜欢被关注。经济建设的滚滚洪流,并非人人喜欢。尽管是英雄,亦会落幕:探索自己,发展自己,忠于自己。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11

  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人问过我,我自己甚至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刚到大学的时候,我有些迷茫。以前自己有一个目标: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至少高中三年,这个目标很清晰,这也成为我奋斗的动力。大学开学周的时候,我觉得突然间没有了方向,只是有一种很习惯的想法:我要好好学习,好好享受大学的时光,主要是在上海好好玩一玩,然后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让自己的生活丰富一些。选完课以后,听一些学长学姐说有些课程很难,我便放弃了社团,想自己先适应一个学期,感觉一下,如果课业负担比较重就不再参加社团活动了。没有参加社团其实还是自己的兴趣不够,说到兴趣这个问题,我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兴趣。从小到大,我没有培养过自己的兴趣:一来,我家里没有经济条件;二来,我父母都不看好学什么特长,只是教育我好好学习是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其实,我父母算是农村最重视教育的家长了,和我一起长大的很多孩子仅仅上到初中就不再上学了。当时我就特别羡慕那些可以上兴趣班的孩子,因为我小时候特别想学钢琴和电子琴。当然,这个愿望要以后去实现了。所以我长这么大都没有什么特长,这也是我比较遗憾的地方。

  这本书写了美国的精英教育,很多孩子参加了好多课外活动,有很多特长,我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也不知道同时学很多特长,同时参加很多课外活动是什么感觉,应该挺累的吧。但是我可以肯定一点,就是不能做到精透。其实我还是很相信做什么事情要做精就必须付出时间的。当我们的时间被很多活动分割得支离破碎,是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好的。还有,这些孩子都来自精英阶层,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和条件,这是我没有的,所以有一些建议对我不太适用,这在下面会提到。

  前言里有这样一句话:反思能力是精神生活的关键,而独处是反思的前提。我很赞同这句话。这可能和我的经历有关系。虽然我生长在农村,但是由于父母对教育的重视,我初中是在县城读的,升高中时我放弃了县一中的通知书,到了市一中就读。在市一中的英才班里,我的成绩不再像初中那么拔尖,各种学神,极其聪明。我只能排在班级中游,每时每刻都顶着巨大的压力。我有两个同桌,每次参加什么活动或者吃饭我们都一起。后来因为文理分班,我的两个同桌都去学了文科,我们班只有三个同学去学了文科,我的两个同桌都走了!两边的人都走了,后来班主任就只调来了一个同桌,我们两个关系还不错,有什么话都说,一起吃饭,一起玩。可是后来,她顶不住压力,转去了普通班。没错,我就是这么悲催,同桌都走了,连一起吃饭的人都没有了,呜呜。我自己独桌一直到高考。开始的那一段时间我真的不适应,总感觉一个人怪怪的。可是后来,我渐渐发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会思考很多问题,比如对近期生活的总结,自己有什么问题等等。我越来越享受独处的时间,自己一个人真心感觉不错,在某些事情上效率也会提高很多。所以到现在我还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做一些事情。在我们班里,这样的人似乎并不多,特别是女孩子。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和别人一起做事情,受不了自己一个人,我想如果不是我那三个"弃我而去"的同桌,我也会这样吧。我是不是应该感谢我那三个同桌呢?哈哈。

  其实,再后面提到的那些优秀学生身上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我都感受过。其中最多的还是焦虑。其实我自己也很奇怪,自己以前高中的时候会因为担心自己的成绩而焦虑恐惧,还有很多老师方面的原因。到了大学,本来就很自由了,也没有老师管,自己应该会放纵一些,不会再有焦虑恐惧的心理,至少不会再因为担心成绩而这样。可是上了大学以后我发现自己错了,我还是会因为成绩而焦躁不安;或者说,这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习惯。第一学期,我的绩点达到了4.9,感觉第一学期挺轻松的;虽然第一学期成绩很好,或者说就是因为第一学期成绩比较好,第二学期我觉得压力很大,时常焦虑恐惧,担心自己会做不好。我也总在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每个学生都会这样吗?理智告诉我不是的。恰巧第二学期我选了"社会心理学"这门选修课,我就带着自己的疑惑咨询了这门课的老师。我大致讲了一下我的心理问题,老师说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的时候,但是持续时间会不一样。其实我的焦虑也只是暂时性的,属于很正常的现象,特别是在期末考试期间。而且老师建议我在学习之余找一些其他的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乐趣。其实我也很想,可是我一看书学课本,总觉得自己学的东西还不够,自己学的还不够精,总是想反复多看几遍,让自己理解更透彻一些,我不想让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让自己所收获,特别是一些理科,这样会有一些心理安慰。没什么事的时候就喜欢出去玩一玩,赏赏风景, 散散心。

  "我们现在的教育系统培育出了高智商、有成就的二十几岁年轻人,但却没有教育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并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地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其实中国的教育系统也是如此的。至少我是这样的。我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而且不愿意去打破这个规律,很多人都说我过着老年人的生活。我喜欢健康的生活。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准时地睡觉,绝不熬夜。这也是一种习惯吧。"按部就班",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我就是这样的,不敢去冒险,做什么事情总是想要有绝对的把握,当然,我也愿意去尝试一些事情。同班的一个女同学曾经和我说:"我觉得自己什么事情也不敢做,除非有绝对的把握,我比你差远了。"我很诧异,我也是一个不愿意冒险的人啊,有时候是不得已或者禁不住诱惑。慢慢地,如果持续下去,我们只会迷失自我,在预定的框框里生活,不敢尝试,畏畏缩缩。多尝试一些事情还是很好的,哪怕最后失败了。或者说,很少有人一次就成功。只有我们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框框,才会发现更美好的世界。就像柏拉图的"洞穴神话",我们不能只看到影子就满足了,而要走出洞穴寻找更美好的世界。洞穴就是束缚我们的条条框框,自己不敢走出的牢笼,而很多人情愿在牢笼里终其一生。从影子到投射影子的人,再到洞穴外面的世界,需要我们不断突破,而这是很艰难的。

  其实,我很崇拜"机器人学生".他们很厉害,是现实生活中的学霸学神,是每个学生崇拜的对象。他们很努力,同时参加很多活动,同时学习很多课程,而且全A.我们以这样的学生为榜样,老师也大力吹捧这样的`学生,提起这样的学生,我们的眼里全是敬佩与羡慕。我没有努力尝试过那样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可以想象很累很累,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哈佛大学的学生会住在图书馆了。当美国大学教授在质疑这种教育系统的时候,我们还在羡慕和努力发展中,不禁让我觉得中国在教育方面有些落后。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一直想要创新,一直想要全面发展,其实和美国现在的教育系统差不多,甚至我们做不到美国学生那么优秀。

  还有一点,在名校的大学生会自认为自己是最棒的。这点嘛,没有亲身经历,不好说。我没有这种感觉。我觉得吧,自以为是的背后是自卑与恐惧,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很多人表面上很骄傲,其实是不想让自己显得很卑微,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内心深处是自卑的。想一想,在名校很多人都是极其优秀的,身边都是一些很优秀的人,一定会有自卑的感觉,很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为什么会知道呢?因为我高中的班级里都是大学霸,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我想那些很优秀的人在优秀的氛围里也会有这样的心理吧。

  最后谈一下最重要的话题:寻找自我。大学,首先要选择自己的专业。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之前也没有考虑过,报志愿的时候才想了几天。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学习工科,我更喜欢理科。我开始有一个很普遍的想法:大学就是为就业做准备。特别是经常和我一起的一个女同学,她就一直想在大学里学一些职场的技能,比如谈吐、化妆。这一点,我就做不到。我开始也挺羡慕她的,这么早就考虑工作的事情了,我还生活在学生的世界里,呵呵。我说话做事非常直接,很多时候会让人不开心,但那些就是我自己的真实想法。我总是不会伪装自己,总是会被好朋友说"傻"、"情商低".可是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性格,反而会更加信任我。各有利弊吧,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我也是这样,但是我更愿意说真话、听真话。学校可能是我们最后能够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地方了,我想珍惜这个地方,珍惜这段时间,珍惜这种机会。等到步入社会,自己可能会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各种迷失。大学是塑造自我的时间,我不想让自己很早地去接受社会那些潜规则,或者说那些比较阴暗的东西。我想让自己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享受这段时光。等我在大学养成了满满正能量的习惯,以后可能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但是我知道自己是正确的,至少会有抗拒负能量的意识,再加上坚强的意志,一定会走上正确的道路。其实重点是怎么找到自我。我没有这么远大的理想,或者说我好像没有太多机会和条件去发现自我。我没有精英阶层家庭的经济条件,我几乎没有机会去尝试,没有犯错误的空间和余地,我一旦犯错,基本上就挽回不了啦,而且我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沉重。这也是我说有些建议对我不太适用的原因。我的目标很简单,本科毕业读研(争取出国的机会),毕业以后好好工作,让我的弟弟妹妹有寻找自我的机会,至少有尝试和失败的机会。我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我不想让他们像自己一样活得很被动。我一直相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可大可小。其实我还是希望自己的贡献可以大一点呢,最好可以做一些惊天动地的改革之类的,哈哈。机会总是有的,我相信自己可以抓住有限的机会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一直都觉得学习很重要,学的多了才会有自己的想法。多读书也会拓展自己的视野,让自己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所以为了改变我一贯的理科直线思维,我决定多读一些文学书籍,感觉哲学类的还不错,虽然有时候不太懂。以前读的书不是很多,以后要多读书,提升自己的内涵。我还要多听一听自己感兴趣的讲座,拓展知识面。我最喜欢的就是音乐了。幸运的是,我选到了"星期音乐会"这门选修课,哈哈,下个学期就有耳福了,想一想就觉得自己很幸福。到了大学我挺满足的,校园环境很不错,走在小路上欣赏大自然的风景是一种很美好的享受,这是高中的我做不到的。大学也很自由,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老师不再管学习(对我来说都一样)。唉,我还没有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美国的那些优秀的"精英",就被这本书敲了一下。我真的想成为学习的机器吗?不不,当了那么多年学习的机器,真的不想了,可是自己还是很羡慕崇拜那些学生,明明就很厉害嘛,现在,他们的能力很让我佩服,但是他们内心的承受能力就太差了。我觉得自己的内心还是很强大的。有时候我还是很相信命运的,当我遇到挫折、很痛苦的时候,我就会想:我的命运是很好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只要永远相信这一点,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我有些焦虑恐惧的心理和"精英"还是很类似的,但是抗打击能力应该比"精英"强,能力方面自然就差远了。不过我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每个人应该都希望吧。我有一个很坏的毛病,太注重结果,往往会因此忽略过程的美好,最后只要结果不好,自己就会很郁闷,我要努力改正这一点。对于大学的发展,我还是想多通过书籍寻找自我,很多时候都可以和作者产生共鸣,这时候应该就找到一些自我了。还有就是多运动,我喜欢羽毛球,新的学期我要多打打羽毛球,我选到了羽毛球课也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英语,我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养成每天听新闻的习惯,背单词。以前总是想多看一些专业书,现在想想,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很难看懂,课外书是很好的选择。

  总之,多读书,好好学习,好好享受,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12

  这本书中描写的是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其实说的是一件事。那些看起来优秀的学生,看起来对什么都是有悟性的,双专业而且成绩优异、体育健将、谙熟音乐、会很多外语、参加公益活动等等,他们是一群“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最后的赢家。然而通过作者的视角,耶鲁大学工作了24年的威廉·德雷谢维奇教授让我们了解到褪去光环,这群天之骄子身上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在这些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的感受底下,深深海洋中大冰山里藏着什么样的需要未被看见、发现。

  我抱着好奇心一点点向下读,更多地去觉察、感受一个中国公立教育的孩子如何在美国现有精英教育中走出自己独有的路,没有一种教育是完美的,我们有觉知地、主动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后,要承担我们选择后的责任和风险。

  美国的精英教育,从私立高中开始就给予学生自己决策的权利和自由,对于我们国内的孩子来说是需要强大的自理、自立和自控能力,有些孩子其实还没有做好准备。而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如同搭乘一班高速行驶的列车,很难停下来。为了保证出类拔萃,有些非常重要的东西,比如:健康、友情、个人探索、课余时光,学生们就都舍弃了。

  就如同这一部非常让人觉醒的《编织》动画片一样,这些学生们陷入了去追逐一个又一个更高更伟大的目标中。似乎停下来会让人恐惧,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担心向别人”示弱”,没有去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和我们真正看重的价值观。而是永远从外部看起来像一个“战士”,其实内心是一只“斯坦福狂鸭症”,费尽心机地维护自己完美、快乐的形象。

  从小到大,也许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自己内心的热爱从未“被看见”、“得到尊重”,自己也从未思考过、探索过如何去和自己的内在建立连接。举例来说,也许对于这些升入藤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需要是“成功”。如何实现成功,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办法。如果我们认为只有上名校才是唯一的方法,最终真的会引起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功课、以及未来的'工作……

  当然,也存在那些纯粹的追寻者,他们不管学校和周边人群的想法如何,他们就是以最纯粹的方式去追求并获得教育的真谛,在关注并滋养自己的灵魂。然而,他们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实现那些憧憬的时候,往往还是受制于“三驾马车”:财富、资历和声誉。至少在最顶尖高校出来的学生正是如此。

  他们最恐惧的是,将来自己不成功。他们无法从失败的恐惧感中挣脱出来。他们一直被不成功的可能性套上枷锁,害怕失败,这种心理从他们的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不成功时就已经播下了种子。对于精英学生来讲,失败,哪怕是短暂的失败,都会影响到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定。

  而该进行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呢?

  我想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更看重结果还是过程,以及我们如何看待失败经历。

  如果我们仅仅一味根据GPA来招生,那最终只会吸引那些拼命三郎,却招不到真正有创造力的孩子,我们是需要通过履历找到那些想在某一领域做到真正优秀、始终保持专一、集中精力,听从自己的直觉的人。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13

  最近看了一本讲美国大学教育的书。优秀的绵羊有点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懂得怎么做事,却不太懂为什么做事。他们懂得在体系里成功,却不太懂推动体系进步。这是一群出身名校,讨人喜欢,擅长交际的家伙。不出意外,他们将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书中提到一个观点,这是一种精英统治,但是现在看来,美国出了很多问题。精英统治失败了。不管为什么失败,这都是一种事实了。领袖是培养不许来的,是要自己冒出来的。社会没有公平公正的选拔体制,把太多资源放在一群不太胜任的人身上,最终效果不好。有点像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过程公正是保证竞争者的一些外部条件都差不多。结果公正是能者上不能者拿赛跑举例。同一个起跑点,定名次。这是过程公正。不同起跑点,定名次。这是结果公正。我们太强调结果公正。每个人的家庭条件是截然不同的,有些人天热起点高,你在走路,他在坐车。为了修正这个,只能人为平均,有些起点不高的人干得差点也要提拔。均平富大家都听过,既有强行打土豪分土地,也有各行各业的社会人均工资差距不要太大。平权力也有。现在都是一人一票,管你是谁,我们说平等的。同知识也差不多了。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对很多事物的.认知,大家也差不了太多。不是还有普世价值嘛。这个问题很复杂。在现实中,既讲过程,又讲结果,有可能变成什么都不公正。这也是没办法嘛。所以我们要清浊并用,兼听则明。在保守和变革之间走出一条路。现在认识到了问题,慢慢会有改变的。印象比较深的一句话,大学以为高考成绩,体现的是学生的能力,其实体现的是学生的家庭背景。大概是这个意思。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14

  这是我读过的这么多外国作者写的书籍中最深有感触的一本,作者和翻译都功力深厚。

  我觉得这位在耶鲁任职多年的作者是个通透人,说了很多所有人都不敢说的大实话。精英教育有他很大的弊端、漏洞,精致的利己主义,刷高分、为了美化履历而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却忘记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会去思考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天下乌鸦一般黑,美国的精英教育是富人的精英教育,在中国其实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不过很幸运的是,我们还有高考,这样一个相对公平改变命运的机会,尽管它“唯分数论”…曾经呆过名校绩点最高的学院,经常见到经管学院里每个人行色匆匆得往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以熬夜到三点,然后五点准时起来接着复习;为了刷绩点可以跟讨好导师;为了争取实习机会,可以造假,可以谈个假的男朋友;为了履历上丰富的校园经历,可以一个一个场轮轴转,可以啥都不做但成果上挂个名就好…毕业季,投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成为所有人的梦,年薪三十万、五十万、一百万成为理所当然…

  每个人都看上去好优秀,这种激烈的角逐竞争带来无限的'焦虑,经常很怀疑,究竟自己是不是也要降低底线再“努力一点”,成为更优秀的人…

  不过现在的我不这么想,这种死循环会让我陷入一种无力境地,失去思考的能力…所以有些时候,承认别人比自己强,也没什么大不了。我现在会更要求自己,选择一个方向之前,更多去思考这是不是我想要的,而不再把关注点放在这是否能让我显得更优秀,社会上很多人的故事,给了我不少的启发与灵感,条条大路通罗马,不需要很狭隘地仅盯着那条预设好的最优路径,人生是有无限可能的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15

  要我概括我之前的大学生活,那可不像我小时候设想的那么多彩、丰富,我生活的重心一直都放在了学习和娱乐上,这哪里像人们描述的大学生活嘛。不过还好我高中就做了准备,知道大学学习压力会比高中更大,所以在刚开始时还是有些自律的,成绩也没落下,似乎我做的很对嘛,成绩挺不错,符合大家的认知,瞧人家那小孩,成绩多好,学着点。

  在我做了这么多看似很出彩的事情中,有多少是我真正想做的呢?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思考过我自己的问题,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条理,好像我的人生都被别人安排好的,你出生了,然后上学,考个好成绩,找个好工作,然后就会有个好生活,这一切的通行证都是你的成绩,也就是说你的成绩决定了你的人生,好成绩等于成功,多么可笑!你的人生就被这几个并不能体现所有能力的学科的数字代表了,然后他们告诉你,没分等于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等于没钱。没钱等于不好的生活,你肯定会后悔的,真的吗?那你得想想,是不是他们怕你做出了一些不符合他们预期的事,不满于你跟他们不一样了呢?倘若你去追求了一些在他们眼中奇怪的东西,他们就会拿出来“现实”的大棒把你给打回去,说你不够成熟,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真的只能疲于奔命吗?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现在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人吗?一切个人的品质:勇气、自信等等,好像都被成绩给盖过去了,活了这么长时间,你真的做过一次关于自己的思考吗?如果做过,那是真正的自我思考还是在别人影响下的对自己的思考?

  到了大学,我们该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而活了,我的梦想,在之前只会出现在作文里,要不然就是所谓的大学梦。我们对于整个人生的思考都是那么的缺乏,连个追求都没有,像个机器人。出发了太久,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努力地满足父母的预期,可当你做的已经够好的时候,他们还在说:“加油,你还能做的更好!”这是在搞什么?真的对你好吗,我们父母真的在教育孩子吗?还是在教育一个不断学习的动物?父母真的在关注他们孩子的人格培养,还是努力地骗自己只要成绩好一切问题都能掩盖过去呢?那最后会不会崩溃呢?在这里,一切都显着被别人裹挟,他们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如果没跟着大家走,就会受到别样目光的看待,我们就像一群绵羊,被牧羊犬给看着,有时候它们明明没我们体格大,可我们还是不敢越界,有时候甚至因为别人的言行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我们接受着大学教育,可进了大学我们关注的不是自己接受的教育,而是大学的排名,校友有多么强大,试问他们强大与你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吗,到大学来到底是为了提升自己而是吃大学的牌面?提升自己到底是综合素质而是简简单单学点课本知识?后者那叫提升吗?那叫输入,换别人也行,一个鱼缸,放几块泥土进去谁不行呢?不过是容量的大小而已,可你的鱼缸里有鱼吗?

  好好想想为什么而活,好好想想怎么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优秀的绵羊》一书,我推荐所有的大学生读读,不要荒废了自己的人生,不要因为“现实”而不敢迈出自己的步子,别软弱地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