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读后感

时间:2024-05-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论读书》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读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读书》读后感

《论读书》读后感1

  昨日趁着阳光慵懒,倚在大树旁,绿荫掩着脸庞,指尖轻抚书页,《论青年与老年》自顾呢喃:我的青年时光是否也会转瞬成为老年,两鬓斑白?

  《论青年与老年》这新颖的标题让我为之深深触动,青年与老年似乎是两盏截然不同的灯,一个闪着强烈而火热的白光,另一个却泛着淡雅柔软的暗光;一个让人活泼,一个让人沉稳。青年与老年正是如此,两个不同的时期,两个不同的观念。

  青年必要变为老年,而老年也曾是青年,看似相互对立的两个时期,其实他们都经历过那段岁月,但岁月沉淀下来的`并不是青年的创新而是老年的守旧。青年也好,老年也罢,他们都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我们不应该反驳任何一个,我们要渴求他们宝贵的特点,要将他们慢慢磨合,最后融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不必感慨青年时没有老者们的成熟与稳重,而老者们也不必在年老之时驳回青年们的一腔热血与炙热情感,只因要相信青年是你早期的的模样,老年是你被塑的样子。你们必定不要成为敌人,因为你们万万不可仇恨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青年与老年应成朋友,若还不是,那只是尚未互相了解与汲取罢。

  阳光散去,飒飒风声吹得满树叶落,合上书,“青年时我处处碰壁,老年时我怨恨自己,当然,那不是我想要的。”

  青年是能量,老年是方向。

《论读书》读后感2

  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人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人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人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邓小平同志曾经也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对《实践论》的研读,我联想到其实自己对部门的管理,特别是对干事的培养以及干事们平时的表现是和社会发展中所应遵循的规律事是一样的,即认识和实践

  其实在开始管理一个部门的时候也犯过很多的错误,比如会只看到干事的表面,而没有真正的去了解每一个人,只是对他们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而没有上升到理性上去。只是以他们的外表和平时做事情去看待他们,没有真正的去了解每个人,去发现每个干事优秀的方面,精彩的方面。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通过心智的逐渐成熟和对辩证唯物认识论的逐步了解,我不断的调整对部门的管理策略,同时也调整自己的状态,尝试着很多的方案,不合适的逐步该进,合适的留下来,逐步的完善,以得到一个更适合对我们部门干事的培养以及管理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干事们真正做到打成一片,到了什么都说的地步,我才逐渐的了解到每个人的专长和优秀的方面,知道了每个人的精彩,这样也方便了我对干事的管理与培养。同时在对培养与管理方案的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我们不怕错误,每个错误过后,我们会一起找出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那样我们才有了逐步的完善,同时在那个过程中,大家也做到了互相了解,增强之间的友谊,也增强了部门的凝聚力。可谓是一举多得的。这样我才了解到原来实践是这么重要与有效。

《论读书》读后感3

  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本书的作者贝卡利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废除死刑的学者。在贝卡利亚所处的年代,刑罚非常残酷,死刑非常的随意,很多轻微的犯罪都可以被处以极刑。因此,贝卡利亚对当时的刑法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极力倡导人道主义,写下这本书,拉开了废除死刑运动的序幕。

  首先,贝卡利亚认为国家根本没有权力使用死刑,死刑就是一种权力的滥用。因为,国家是为了每个个体都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放弃了一部分权利而形成的。所以国家来源于民众放弃的权利,而生命是一种特殊的、不可放弃的权利,所以他认为,死刑违反了社会契约理论,这是一种典型的权力滥用。

  其次,贝卡利亚认为,死刑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根本毫无意义,因为那无法达到防范的作用。他认为能够对人心产生作用的不是刑法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虽然死刑执行起来很残酷,但是执行时间很短,所以死刑给人们留下来的印象很快就淡忘了。所以他认为死刑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会产生反作用,这是他反对死刑的第三点原因。

  上述所说第三点原因概括来说是,由于人们天生都是同情弱者的,刑场上展现出来的国家和受刑人的力量对比很悬殊,国家非常的强势,受刑人非常的弱小,人们会产生一种怜悯感,使得死刑的威力打折扣。所以贝卡利亚说,在很多人看来,死刑相当于一场表演,如果观众心中的怜悯心超过了其他情感,那么这个表演就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更可怕的是,死刑还会让人们变得越来越残忍,以暴易暴容易导致暴行的恶性循环。贝卡利亚认为死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残暴的榜样,会毒化人们的心灵。法律明明禁止谋杀,但自己却在公开的谋杀,法律禁止公民做杀人犯,却安排了一个公共的杀人犯。这样的做法不仅在逻辑上是荒谬的,而且还彻底丧失了法律的公正性,这相当于在告诉人们,只要有正当理由,杀人就是被允许的。这就是为什么死刑越多的国家,罪犯反而越残暴的原因。

  但是贝卡利亚还讲述了一种额外情况,也就是他认为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保留死刑。比如某人的存在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安全,有引发动乱的危险,或者是当一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混乱取代法律的时候,死刑就变得有必要了。

  作者还有其他的伟大观念,比如,贝卡利亚还说:法律条文应当尽量地明确公开,了解法典的人越多,犯罪就越少。再比如,他对报应主义非常的反感,他认为刑法的目的不是摧残折磨。

  总之,本书对于想要理解刑法背后理念的人来说受益良多。(耿宇轩)

《论读书》读后感4

  时光飞逝,转眼已从哇哇落地的婴儿长大成为二十出头的青年,虽末沥经沧桑,但对这个世界从陌生到逐渐认识。 记得小时候,就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认为一粒沙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后来上了中学,学习了物理和化学知识,觉得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有极其相似之处。原子周围有电子,正如太阳周围有行星,银河系好比一个分子化合物,宇宙就是一个由许多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甚至宇宙就是一个电子,或是更小的物质,许许多多的这样的宇宙又组成一个大的宇宙。

  如此循环,宇宙是一个既可无穷大,又可无穷小的物质(如黑洞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也许就是另外一个世界)。真至有一天,看到了一本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书后,更加肯定了,并验证了我的想法。从此爱因斯坦成为我最崇拜的人。他的相对论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相对而言的。牛顿的经典定律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但是相对论的前提是光速恒定且为最快的速度。而光速是否为最高速,在科学界至今也有争议。不过我认为在不超过光速的时空里,相对论是最完美的科学理论。我想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有其相对的不同的自然规律。在地球上还有许多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有人称之为神灵现象),我认为这只是在我们的时空里无法解释,在某个时空中它依然符合自身规律的现象。如果真的要说有神灵的话,那么神就是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 下面就来谈谈我对世界和人生的一些看法。 欲论世界观,须先明“宇宙”的基本涵义。<<三苍>>云:“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辞海>>释宇宙为“天地万物的总称”。

  由此可见,宇是空间,宙是时间,故宇宙是指物质世界。它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和终了,在空间上没有边界和尽头。它是多样而以统一的:多样性在于物质表现形态的多样性;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物象变化规律有三: 其一,对待互转-转化。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说,美是相对于恶而言,善相对于不善而言,无恶则无所谓美,无不善则无所谓善。同样,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等皆相依而存,缺此无彼,缺彼无此,这些均是对矛盾双方相对待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的相反相成关系的具体的说明。其实事物彼此不只对待相依而存,且还互含互转,彼中有此,此中有彼,彼可转化为此,此可转化为彼。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其二,循环往复-反复。事物由发生发展而至衰萎,称之为反,而衰萎至极,终又有始,即又有新,事物的发生,又回到自己的出发点,称之为复。如此循环,就叫反复。自然界,四时相替,日升月降,都是反复之变化规律的体现。 其三,生灭自然-自化。一切事物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原因,是自然而然的,并没有一个外在的神或上帝为之主宰。

  由于世界是不断反复运动变化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认识对象的变易性是阻碍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因素;二是人的主观因素,比如不同的立尝不同的角度;三是时空条件对人的认识的影响;四是生命的有限性与宇宙和知识的无限性的矛盾。 因此,我们看问题要用辩证的观点,即相对的观点,而不是绝对的。即“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假设“没有绝对,只有相对”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按这句话的理论来说“没有绝对,只有相对”这句话不应是绝对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时候,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世上岂不是没有真理,没有规律了?我说有,“没有规律的规律”就是规律。 说到这里,感觉自己是在讲哲学。难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斗争最终涉及到哲学-物质是否为第一性。我倒觉得物质是否为第一性并不重要了,只要我们在人生中,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都要用相对的思维方式。因为任和事情都可以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解决,不光是自然科学,包括人生哲学。 有时候,一个人静静地想: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提出人生三重境界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其实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不外乎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活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3、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政治境界主于权,伦理境界主于爱,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可世上大多数人追求的是功利境界和政治境界,少部分人追求的'是学术境界,几乎没有人能看破红尘,达到天人合一的宗教境界,至于伦理境界有些人在追求功利政治境界的同时已丧失的一无所有。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发展,亲情、友情、爱情,究竟还有多少是真情。有了金钱、权力,穷亲戚不如官场上的朋友;为了金钱、权力,可以不顾亲情,可以出卖友情,可以牺牲爱情。官场上的官官相护是真正的友情吗?建立在金钱上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吗?只剩下金钱和权力的亲情还算是亲情吗?同事间的微笑有多少真诚;酒桌上的朋友,有多少是有福同享,又有多少是有难同当;儿时的玩伴,苦干年后见面还有多少言语,还不是一大堆张口便来的客套。这些现象都逃脱不了名和利的作用。

  世界由矛盾组成,人的一生也有许多坎坷,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其实一切的烦恼和痛苦都来自于欲望。期望的越大,失望的越大;得到的越多,失去的越多。为何不放下名和利。平平淡淡才是真。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人生没有追求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那么社会还会进步吗?答案是肯定的、唯一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又何必下一个定律呢。只要他认为顺应天理人道。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其道德标准是由社会决定的。如果人人认为肥胖是美,那么他就会以肥为美;如果社会认为杀人是无罪的,那么他杀起人来也会无所谓。万事万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道德也不例外,也具有相对性,是非好坏没有固定的界限,它们可以互相转化。人的一生,必然受到现实世界、经验世界事事物物的障弊,反映在人的意识中,如生死观念的困扰,功利观念的桎梏,善恶观念的纠缠,是非观念的敷缚等等。怎样才能摆脱这些呢?唯有超越方为正途。即在齐万物(旁礴万物以为一)的基础上超越生死、功利、善恶、是非。 人生在世,总不免要与自然、社会发生种种关系。什么才是最佳处世方法呢?老子曰:“曲则全”。<<周易>>更明确提出“曲成万物而不遗”。曲成万物意谓宇宙万物是曲线成就的。不论天地大宇宙,还是人体小宇宙。曲是自然的,直是人为的。关于这一点是符合科学理论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表明时空是弯曲的。因此我们做人也要讲艺术,讲究曲线的美,凡事不可直来直去,应深知曲则全的妙用。比如我们坐车去赶火车,路上出现红灯或交通堵塞,如果为抢时间而闯红灯或变线行驶,则势必违反交通规则,甚至造成交通事故,但如果从旁边的小道绕过去,就能顺利过去,不担误时间。

  又如,我们与人讨论问题,若一味的指出对方不对,自己如何的对,则对方势必受不了,与你唇枪舌战,这样不能解决问题,且双方下不了台。若你以谦逊、婉转的语气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即使人家有不同看法也不与你争持下去,以至伤了和气。不过万事都有个度,我们要掌握好弯曲度,如纯粹讲曲,为曲而曲,则会变成滑头或懦夫。 接下来我们花点时间讨论一下政治。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按照马克思理论,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纵观历史,世界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一个社会制度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和灭亡。物质发展的循环反复规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这与没有阶级剥削的原始社会不是恰恰相似吗?只不过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远远高于原始社会。现在我们的社会政治是有为政治。其特征有四:一、以德治国。二、以智治国。三、以法治国。四、以力治国。我想最终的社会应是无为政治,即自然政治。社会的发展一切顺其自然。其实也是有为政治,只不过是无形的有为,是由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制约着。这算不算无政府主义呢?这样的社会能实现吗?其实我也不道。以上只是我的想象,或者说是理想。

  好了,是时候总结一下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了。 世界万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且具有统一性。因此我们要用相对的观点来对待事物。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我只能说:“相对的绝对,绝对的相对”。这只是我以事物的相对性为前提,通过否认事物之间质的规律性,将事物的相对性加以绝对化而得出的结论。现在你一定知道我是个相对主义者了。不过我提醒大家一句,不要成为绝对的相对主义。 最后祝大家在人生旅途中,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送你一句话: “安之若命,安时处顺。”

《论读书》读后感5

  日前,在一本读者杂志里,我读到一篇《蔡春猪的宿命论》,心里不由阵阵难过。

  青年作家蔡春猪的儿子喜禾,在二岁时确诊得了自闭症,从此他们夫妻的生活轨迹完全得以改变。

  我在上几年看过蔡春猪的《爸爸爱喜禾》的书,这种带泪的诙谐,欲哭无泪的调侃,往往最能刺痛我们的心。自闭症的孩子也称星星的孩子,他们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与任何人交往,不叫人却喜欢咬人,摔得头破血流不哭,逗他玩儿不笑。所有自闭症的父母都宁愿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唐氏儿,或是个残疾儿。后二者具备社会性还是普通人,而前者完全是个外星球的人。作父母的会吃尽苦头而改变人生。蔡春猪说”当儿子确诊自闭症后,我就清楚自己不能再为理想去做事情了,而经济上却因为这个小概率事件就将自己打回到无产阶级了”!

  这些无奈的小概率落在任何人头上都象是一座大山压顶。上几年看过周国平《妞妞》的书,至今记忆如新。哲学家周国平的散文深得人们喜欢,但《妞妞》这本书却叫人悲痛无比,他的女儿生下五个月得了先天性眼癌,是妻子雨儿在怀孕时不慎受X光幅射所致。

  周国平夫妇为挽救这个小生命而竭尽全力照顾,”去他的什么哲学,什么事业,在妞妞面前统统靠边站”。但最终还是没有挽回妞妞的生命。在活了十八个月后仍然痛苦地离开了人世。周国平一字一泪地记录了这段不堪回首的求医历程和与妞妞一起的爱与痛的父女深情。

  没有抚养过残疾孩子的父母,是永远不会也不能真正感受到残疾孩子父母需要付出的各种痛苦滋味,同样没有经历过大病孩子求医问药过程的父母,也体会不到求医问药时的人情冷暖。我儿子在上海北京的漫漫寻医过程中,这二种滋味已深入骨髓,故能对生活中遭遇不幸的家庭感同身受,对这些家庭产生的同情也特别强烈。这些也已经实实在在影响到我女儿的思想,她现在也正在身体力行地从事着特殊教育工作,努力带给这些家庭尽可能多的温暖与慰籍。

  有残疾孩子的家庭往往是走向贫困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在绝望痛苦时如果没有人来安慰和帮助,他们往往会感到世界的薄情,艰难的生活人性最容易流失。所以我们对别人的苦难不能无动于衷,怜弱恤孤助残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起点和普通人格的自我提升。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更加关心,关注这些群体,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和人情的温暖。

《论读书》读后感6

  《论可能生活》给我启发很深。书页上折痕颇多,批注也密密麻麻。偶有几次夜深人静,手捧书卷回想往事,竟潸然泪下。感触最深者,是作者对幸福及其追求方式的论述。

  作者赵汀阳指出了几种对幸福的常见误解。有人认为在规范内生活,才能获得幸福,但是无论这些规范来自人世还是宗教信仰,都贬低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甚至可能背离人道;还有人认为获得了快乐就是幸福,不管这种快乐来自利益或者欲望的满足。的确,幸福常表现为快乐,但快乐是消费性的,幸福却可以保留下来,为生命留下永久的`意义。

  所以,作者认为幸福生活等同于有意义的生活,这就要求在规划任意一段生活时,着眼于生活意义的最大化。如果人像其他动物那样只是生存,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但人作为创造者,给了生活以意义。

  但追求生活意义,也有其常见误区。以求学为例,家长常这样告诉子女:考个好高中,才能考个好大学;考个好大学,才能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才能找个好老婆……似乎求知之目的,只在于工作、老婆,而无关乎身心成长,而一代代青少年的人生,因此而孤独、偏狭、枯燥。类似的行为都可以这样分析:如果行动A只是为了实现行动B,不管行动B是否实现,A都可能是无意义的。因为假如B没有实现,按照该逻辑A自然没有意义。即使B实现了,会带来一种幸福感,但以牺牲A为代价,这种幸福感会大大打折;并且A 这段生活只能成为“准备生活”,也算白活。

  因此,作者认为,行动能否带必然带来幸福,在于行动是否具有自成目的性(autotelicity)。这样的行动,给人带来一种无需代价的幸福。即只要有正确的方式或步骤,这样的行动过程自身就可以给人带来幸福,要是行动有良好的结果,又增加了额外的幸福。所以,必须去探索、思考、辩证自己的哪些行动是具有“自成目的性”的,这样的行动必然会让你的生活充满意义。一般人所忽视的是:这样的行动或许未必是一些大事,更多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因为我们是通过细节来感受生活的。如此一来,无论我们追求真理爱情,还是买房购物,或是喝茶走路,都可以独具意义、洋溢美感。生活本身成了幸福事业,所谓名利野心,反而会是琐事。

  诚如作者所言,幸福稀少珍贵,或许不在于其难于追求,只是人们理解她的方式有误。但愿此书让我们有些感悟,让自己的人生,以幸福的方式展开。

《论读书》读后感7

  契约自由原本是因为人们信奉诚实守信乃自然法的一部分,而如今却本末倒置,如果失去了协议和契约作为证据,便可不再诚实守信。这其中的因果,是值得分析的。随着法制社会的建立,道德的力量是否就趋于式微了呢?而这又是不是法治和民主追逐的呢?

  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社会中的人,国家中的人,被政府管理着的人。因此人们同时受着作为人的道德规范的约束和作为社会人的法律规范的'约束。从先后关系可以发现,人是先为人,后为社会人的。在社会存在之先,就已经存在了人。因此在服从规范上,我们先应服从道德,接着才是法律。

  其实法律这物也无非是一个折中办法。自维特根斯坦起,人们便知定义是最碰不得的。一千种生长环境便能孕育出一千种合理的价值观,和与之对应的合理的定义。道德亦是如此。而法律便是寻求这一千种道德的重影部分,是世人皆可接受的道德的底线。

  但现如今,有许多人却拥有了一种奇异的观点。“于法理讲,我这样并不违法,所以我可以这样做。”这种观点很明显是将法律摆在了道德之先,颠三倒四。先不论他们在法理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样的想法也明显是忘记了自己之为人需遵守的道德规范。

  而这样的趋势是否合理呢?合理。政府的法律具有强制性,若某人因为程序上的问题而无法被法律制裁,那么他因为利己而选择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似乎也可想而知了。

  这样我们就又要回溯到另一个问题,道德是如何被创造的,人又为何要遵守道德?在人类社会创立之初,人间是混沌和残暴的。而渐渐地人们发现,除了弱肉强食,还可以寻求一种更为平静的解决方法,即尽力保障自己的利益而又不侵犯别人的利益,这可谓是生存成本最小的解决方案。这就是道德。

  凭着这些拥有高尚德行的先人,人类社会迈上了文明进程。可是否在这个文明社会中一切的人都是文明的了?这我不敢妄言,只能说那些忘记了人类最初的自然法和道德的人,不曾为文明做过些许贡献,也最终将会受到惩罚。为什么道德曾经发挥过作用?那是因为,在没有政府强制的法律之前,人们只能通过私人行为进行惩罚。但是不是如今我们便无法用道德进行惩罚了呢?但观马蓉一案就可知道答案。

  当人们丧失了自省的能力甚至忘记了道德的存在,他们是否还是自由的?还是他们真的成了国家这暴力机器里一颗螺丝钉而不自知?这真的很恐怖。依照法律规规矩矩地活着,既不犯法也不高尚,甚至丧失了自然判断的能力,贡献自己的智识和才能,结婚生子,并按时死去…想到这里,我决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而不再以自私为美德。

  《政府论》固然有许多陈旧过时的观点了,比如他还坚持亲权即父母对孩子的统治权,还有他认为公民均有惩罚罪犯的权力,这也说明了法律的发展和变迁。但是一些思想还是非常有启迪性的,让人思索着法与政治的源头。

《论读书》读后感8

  学习了《孔孟论学习》后,我感到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启发。我认为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

  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最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的目的就是强调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正是真正爱好学习的人,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记得小学时有一个同学调皮异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多不注意听讲,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居然十个错九个,而且笔画笔顺错误甚多。老师就让他在黑板上抄写三遍。要平时,在本子上抄他根本没有自觉性给它抄完。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他很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抄写着。并再次对他进行听写,效果比第一次好。以后他学习一偷懒,老师就叫到黑板上去听写,他居然每次都欣然同意,而且完成得相当不错。比起以前让他在练习本上自己去抄写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同学就有些不明白,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喜欢到黑板上写字”。后来逐渐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几次考试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地重要埃。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兴趣的,特别喜爱的学科总会学的很好,而兴趣不大或反感的学科自然成绩会很不理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那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爱好学习的人,一个学习成功的人。

《论读书》读后感9

  《国富论》一书讲述的是分工、商品、劳动与资本利润。学者总结了理论后得出的是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作者亚当斯密是18世纪的经济学家,为什么在18世纪就会有人得出适用三百多年的经济学理论呢?我想,应当是因为作者是亚当斯密。

  为什么亚当斯密就能在三百多年前就能写出完美的理论呢?我查看了他的事迹,才发现,他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写出这一理论是必然的,试问有那个经济学家能在17世纪中如此了解世界经济的资本情景?试问那个经济学家又会时刻坚持着一份完美主义?试问哪个人会为了一本著作而呕心沥血?又试问哪个人会为了完美而把自我有缺陷的理论与手稿焚烧?这就是亚当斯密。一个经济学界的传奇。

  他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本质出发,逐渐从不一样的.侧面中论证了社会经济的如何发展。在17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作者充分分析了蒸汽机出现的缘由。这不就是因为分工吗?分工不但促进了科技发展,还促进了生产力,无论是职业中的熟练程度与时间的消耗、还是工作的效率,都与分工脱不了关系。所以,作者在第一章就写上了论分工这三个字。

  作为一个大学生,生活在发展中的中国上,一个急需发展市场的社会中。不管是否是攻读财经学的,我觉得都有必要读一读经济学中的《国富论》,这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不但能使自我进入市场打好一个发展基础,也能使自我能在市场风波中看得更清更远。

《论读书》读后感10

  《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是经济学的必学篇目,也是会计领军班推荐的研修文献。这本书早买来摆在我书柜很久了,一直没完整仔细地读完。近日得空仔细捧读了此著作,自觉受益匪浅。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富论》,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全书共分五篇,总计32个章节。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全书基本涵盖了古典经济学派所讨论的所有问题,并对各个问题进行了最基本的理论阐述,对后世经济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关于经济学的目标。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即政治经济学到底是干什么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目标是“富国”和“裕民”。其中,“裕民”是第一位的,没有民众的富裕,“国富”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无论是富国还是裕民,皆有赖于国民财富的增加,即首先是把蛋糕做大。要想实现国民财富的增加,就必须解决如下互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即什么是国民财富以及如何才能增加国民财富。前者涉及的是国民财富的性质问题,后者涉及的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是富国裕民,那么如何才能增进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主要有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主要依赖于分工的深化和市场交换过程的顺畅;二是增加劳动者人数,而这又依赖于资本积累和适当的资本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经济自由、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取消政府的不适当干预、让经济活动依其天然秩序运行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第二,关于劳动分工的论述。亚当·斯密认为,分工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技术进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民众的普遍富裕,这是市场经济不同于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的重要特征。关于分工,他举了一个制针的例子给我印象很深刻。一枚小小的针的制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让一个人从头做到尾,一天恐怕连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却可以做4800枚。分工何来如此神力?其实,道理很简单,分工可以使劳动专业化,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第三,关于交换的问题。有了分工,就会涉及交换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必须通过平等自愿互惠的市场交易,才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交换产生的原因,亚当·斯密认为,主要源于人们的利己心,希望把自己不用的物品去换取别人的对自己有用的物品。既然有了交换,那么就必须有交换的媒介。这时亚当·斯密介绍了各种交换媒介,如牲畜、贝壳、烟草、鞣皮等,当然还有贵金属。那么这些媒介与交换物之间的交换价值比例是如何确定的呢?斯密把这个问题分成三点进行阐述:第一,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即构成一切商品真实价格的,究竟是什么?第二,构成真实价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么?第三,什么情况使上述价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时高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有时又低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换言之,使商品市场价格或实际价格,有时不能与其自然价格恰相一致的原因何在?

  第四,关于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认为,交换是人与生俱来的倾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由于交换而产生了分工。那么,商品的交换价值如何确定呢?亚当·斯密明确地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这就等于说,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但是他同时声称,这个理论只适应人类社会的野蛮时代。一旦资本积累起来,投入到企业,或是土地变为私有,情况就要另当别论了。因为此时的劳动产品,不再全部归劳动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为利润和地租,被雇主和地主收入囊中。由此,亚当·斯密又得出了一条结论: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发生之后,决定商品价值的就不光是劳动了,利润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这样一来,工资、利润和地租,就不仅是一切收入的来源,而且还是“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如此,亚当·斯密就不知不觉地由劳动价值论,转到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上去了。马克思把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叫做的“斯密的教条”,后来的西方经济学的不少理论,如生产费用论、节欲论等,都可以从它那里找到思想源头。亚当·斯密揭开了商品价值的神秘面纱,的确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在价值问题上他又含糊其辞,举棋不定,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模棱两可的答案。

  第五,关于市场经济的密码。政府干预和管制的主张在重商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亚当·斯密以七章的篇幅对重商主义的学说和各种干预措施加以鞭挞。在抨击重商主义的过程中,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观点。亚当·斯密认为,重商主义就其性质与实质来说,是一种限制与管理的学说,是实现国民财富增进的最大阻碍。矫正和克服这种弊端的出路,在于实现真正的自由放任,确立“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对于自然自由制度的后果,斯密持有十分乐观的态度。在亚当·斯密看来,在自然自由的制度下,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受“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自然自由制度和经济自由主义,是令“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效力的重要保障。

  第六,关于资本的利率。亚当·斯密认为,资本在农村的利率要高于城市。这是因为农村金融市场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的效应、资本借贷成本较高、资金市场供不应求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用于农业的资本虽然对社会贡献很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利润较小。因此,对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总是不能得到满足,这样,也就出现了农村发展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日趋扩大,一方面是金融机构追逐高利润而不愿在农村从事放贷业务。亚当·斯密认为,可以通过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限制来发展农村业务,通过自由浮动的适度利率来弥补各种借贷成本,最后通过竞争者对市场的争夺逐渐回归到正常的利润水平。这一点对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利率究竟保持在怎样的水平就可以称之为适度呢?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另外,政府在财政支持力度上仍然要给予一定的重视,鼓励金融机构进驻农村,这不仅仅是指一些农村金融信用合作社之类的组织,也包括一些商业银行,鼓励其在农村多设网点,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其实,结合社会上小额贷款、民间借贷的盛行等不规范金融行为的发生和清理的必要性来看,我在《国富论》中也可以找到答案。

  经典就是经典,名著就是名著,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部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着深远影响的经济学著作,其中提到的经济理论还有很多,比如:公平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地租理论、货币理论、分配理论、公债理论、资本理论、赋税理论等等,这么多经济学理论和观点,对我个人来说,显然不是读一遍两遍就能全部弄懂学通的,还需要反复地研读和仔细地体会。个人的切身感受是:能真正静下心来仔细研读经典书籍确实是一种享受,静静地去感受大师的思维和历史的气息,感受其思想的深邃与思维的缜密,往往会对现实有一种顿悟之感。因此,研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深刻认识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发生的一些社会状况,无疑是极其有利和必要的!

《论读书》读后感11

  到了隋朝,中医学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雨,也在各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每一门学说也各自有了专门的杰出著作。例如:医理与治法方面的巨著《黄帝内经》、方书之祖《伤寒论》、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等。至此,中医学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其学术体系也基本达到了全面和详尽的程度。中医理论方面的著作,大多是在汉代以前完成的,唯有病源学和证候学说方面的专著出现得较晚。直到隋代,朝中的太医博士巢元方率众编著了《诸病源候论》一书。至此,才完成了对这一重要学科的确立,并且对于中医极具特色的.“病源学”和“证候学”进行了精细、准确的分类与描述,其内容十分周到、全面,以至于在其后的几千年中,该书仍是最完备、最详细的病因学和证候学专著。

  巢元方巢元方是隋大业年间的太医博士,他知识渊博,医术高超。据《炀帝开河记》记载:隋朝大总管麻叔谋,患了“风逆”证,不能行动,头晕恶心,每天只好卧床。巢元方为他诊病后,认为是风邪侵入腠理造成的,病的部位在胸臆之中。便叫他用嫩肥羊蒸熟,掺上药粉同食,麻依法服后,很快就好了。从此便常服此方以自养。巢元方在治疗过程中,灵活掌握,可以做到药食同疗的地步,可见医术很高。而这种小方治大病、食药相合的治疗方法,足以见得医者的强闻博识,聪颖敏锐。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候的书,书中虽没有记载治法和方药,却有很强的资料价值,为医者的案头常备用书。书中记载了“疥虫”是疥疤的病源,它藏在湿疥的脓疤中,可用针头挑得,形似水中的蜗牛,其观察十分细腻,也是病因学说在形态学上的一大进步。书中对“绦虫”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说。其中讲道:寸白虫会一段段的增生,逐渐长大达四、五尺长,这与现代医学对绦虫的描述十分接近,并且指出了这种病的发生与食用未熟的鱼和牛肉有关。书中描写了“漆疮”,这是一种发生在对漆敏感的体质的人身上的米粒样的丘疹。当接触到漆以后,只有这类人身上会出现,而其他人没有,这也是最早的免疫学研究,可以说这时的病因学说,对于过敏的认识已经十分全面了。书中还对传染病,如肺结核、天花、脚气病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甚至提到了妇女人工流产。在养生方面,也很有真知灼见:文中提出刷牙是保证牙齿健康的关键。甚至还描写了肠吻合手术的步骤、方法、缝合以及护理等。可见当时的外科手术也是比较发达的。

  病源与证候是中医辨证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该书内容丰富,描述详尽,分析准确,明确易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除此之外,《诸病源候论》还是一部记载了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著作,从该书所载的对于病因的认识方面的内容看,当时的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全面周到、分析透彻的程度。也许是受到了文化导向的影响,医学史上,多数医家更加重视对于理、法、方、药等方面的研究和著述,这方面的专著非常少。而《诸病源候论》内容的全面和周到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缺,直到今天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仍称得上是一部完备的好书。

《论读书》读后感12

  老郭在文末说了王艮本来笔试第一,应该是状元,结果一面试,建文帝嫌这哥们儿颜值太低,于是乎把状元给了他旁边那个白白净净的胡广,胡广是笔试第二,结果因为胡广白净漂亮,成了状元,王艮却成了榜眼。所以说,天生白底皮肤多重要,后天的保养皮肤多重要。

  这个颜值问题,说真的,真不赖王艮,他真的没得选,要说保养,也有点瞎掰,那个年代,读书人不去种地全力科考,已经是很花费家里精力的了,不可能再有钱有闲的去敷面膜啊。而且科考就是底层才行的唯一上升通道,谁能想到会跟颜值挂钩啊。读来一笑。

  可见,自古我们的胸襟就不行,面对颜值的问题,想的不是我能给这个丑的人机会是我牛,想的'却是这么丑的人当状元我大明朝没人了吗?这太给我丢人了。

  所以说,我们一直以来在讽刺丑,讽刺残疾,讽刺弱小,因为我们一直就没有那个价值观:优待弱势群体方显大朝国力和胸襟。从皇帝那里想的就是,弱势群体,给我丢人,那么底下的人,怎么可能会优待弱势群体呢?

《论读书》读后感1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可以持续一辈子的大事,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学习也是无关年龄的,只要心中想学,那就永远不会太晚。

  读书使人明智,学习使人成材,学习是一件值得骄傲和坚持的事情,因此不管什么时候,在读书方面我们都不可以懒散懈怠,因为只有把握年华、好好读书之后,我们才会有所受益。

  师旷是一个非常明智聪慧之人,为了劝慰晋平公努力学习,他就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方式告诉君上说,人的一生是应该不断学习的。少年敏而好学,那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充满了热情和激情;壮年好学求知,那就像正午的太阳一般充满了兴致和潜力;老年求知若渴,那就像夜晚的蜡烛一样,尽管它的光芒很微弱,它的温度很平和,但是他却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然后带给我们渴求的光明和温暖。

  老年读书的动力、和成效虽然比不上少年和壮年,但是只要有蜡烛的光线存在,那么总比抹黑走路强多了吧,学习就是这样,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肯用心去学,那么就永远不会太迟。

  听了师旷的解说和比喻之后,晋平公很是受益匪浅,他知道只要自己有恒心、有信心、有真心地去坚持学习,那么就一定会有所长进的,因此自己即便已经七十岁了又怎么样呢,人家师旷一个失明之人都可以坚持不懈地去读书,那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活到老学到老,请一直坚持读书、用心读书吧,这样总有一天自己会在书香的气质中大放异彩的!

《论读书》读后感14

  书中,马奇对于好的领导给出了他的定义:

  好的领导要求结合对平淡人生的热忱与对平凡责任的承诺;领导既是艺术又是技术,既是美又是真理,既欣赏复杂性又欣赏简单性,既追求矛盾又追求统一,既实现优雅又实现控制。

  如果领导者本着唐吉坷德精神行动,那么他们会丰富我们的生活、改进我们的组织。他们会管理让组织正常运行的平凡事务,会产生可以被读作、解释为诗歌的决策、行动和生活。这样的领导涉及保证厕所能够正常使用,还涉及书写管理诗歌(文件、通知、报告和命令),激发新的、有趣的解释和实施。

  成为这样的领导,吾心向往之。

  让组织运行的东西是平淡的东西,人们很难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多大意义。

  最后,你知道,我们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微尘,立身扬名,不过是无知者的`幻想。我们所有的希望都是微不足道的,除了对我们之而言;某样东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选择让它重要。我认为,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也许是,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在我们卑微的角色中,尽可能给生命添加更多的美而不是丑。

《论读书》读后感15

  本来以为和《经济学原理》类似,结果发现完全不一样。我感觉《经济学原理》讲的是现代经济学的分析,主要通过图表等讲述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做为教科书简直讲得非常好了,但是缺少其他的延伸,比如政治经济学。而在《国富论》中是通过历史资料来总结基本概念,这让它变得有些枯燥,但是也让它的描述很令人信服。读了这本就觉得资本主义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制度了,而共产注意却显得很反自然:资本的所有者当然是想从已有资本来赚钱,这根本无可厚非,没有了集中的资本,劳动力根本就集中不起来,也便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大众生活水平。在都比较穷时实施共产注意就是找死,除非政府拥有大量资本,这样才可以集中起来推动生产,但是就像《国富论》中所说的,最有效的调控手段还是“看不见的手”,只是因为中国可以模仿他国的发展过程来模拟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已。

  一般都会认为《国富论》是经济学著作,但是里面的内容远远超过了纯粹的经济学,还包括政治经济学等方面,如下面的摘抄:

  “司法权如不脱离行政权而独立,要想公道不为世俗所谓政治势力所牺牲,那就千难万难了。肩负国家重任的人,纵无何等腐败观念,有时也会认为,为了国家的重大利害关系,必须牺牲个人的权利。但是,各个人的自由,各个人对于自己所抱的安全感,全赖有公平的司法行政。为使各个人感到自己一切应有的权利,全有保障,司法权不但有与行政权分离的必要,且有完全脱离行政权而独立的必要。审判官不应由行政当局任意罢免,审判管的报酬也不应随行政当局的意向或经济政策而变更。”

  所以我现在倒觉得这书对管理者也十分有用。

  下面摘抄一些我觉得受益匪浅的几句:

  “凡是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增加劳动的生产力。”

  “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身转务一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

  “一国尽管非常富有,如若长久陷于停滞状态,我们就不能希望在那里找到极高的工资。指定用来支付工资的资金,换言之,居民的收入和资本,也许达到极大的数额。但这数额如果世纪不变,或几乎不变,那么每年雇佣的劳动者人数就很容易供应下一年所需劳动者人数,甚至还有剩余。这样,劳动者既不缺少,雇主也不会为要获得劳动者而相互竞争。在另一方面,劳动者的.增加却自然会超过需要雇佣的人数。就业机会常感不足,于是劳动者为要获得工作,不得不相互竞争。假如,该国劳动者的工资,本来足够养活他们各自的身家而且还有剩余,那么劳动者间的竞争和雇主们的利害关系,不久就会使工资减低到合乎一般人道标准的最低工资。”

  “所以劳动报酬优厚,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国民财富增加的自然征候。反之,贫穷劳动者生活维持费不足,是社会停滞不进的征候,而劳动者处于饥饿状态,乃是社会急速退步的征候。”

  “资本的增加,提高了工资,因而倾向于减低利润。在同一行业中,如有许多富商投下了资本,他们的相互竞争,自然倾向于减低这一行业的利润。”

  “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或者说,年产物的全部加个,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人们的收入,即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这三种人的收入。此三阶段,构成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和基本阶级。一切其他阶级的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这三大阶级的收入。”

  “第二阶级即靠工资过活的阶级的利益,也同样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如前所述,劳动工资最高的时候,就是对劳动的需求不断增加、所属劳动量逐年增加的时候。当社会的真实财富处于不増不减的状态时,劳动者的工资马上就会低落,只够他们赡养家庭,维持种类。当社会衰退时,其工资甚至会降低到这一限度下。劳动者在繁荣社会中不能享得地主阶级那样大的利益,在衰退的社会中却要蒙受任何阶级所体验不到的痛苦。”

  “按照事物的本性,资财的蓄积,必须在分工以前。预蓄的资财越丰裕,分工就能按比例地越细密,而分工越细密,同一数量工人所能加工的材料,就能按更大的比例增加。每个工人所担任的操作,既渐趋简单,变有各种新机械发明是操作更为简单迅速。所以,当分工进步了的时候,雇佣工人数目不变,所必须预先储有的食物供应,要和在分工没有这样进步时相同;而必须预先储备的材料和工具,却要比分工没这么进步时所需要的来得多。况且,一种行业分工越是细密,它的工人人数往往越是增加;更确切地说,使他们分工能越来越细密的,就是他们人数的增加。”

  “司法上的职权,如是君主或酋长自己行使,无论如何滥用,亦无法矫正,因为他是最后权势的,任何人都不够资格责问他。可是,这职权如由代理者行使,那就有矫正的余地。代理者如犯了某种不正当行为,而且有单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君主未必总是不愿意惩罚他,货强制矫正错误。但代理者所行的不正,如是为了君主的利益,换言之,如是为了献媚于任命他重用的人,那在大多数场合,就严如君主自行不正一样,无法得到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