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

时间:2024-06-22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1

  xx市xx镇xx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改革开放以来,xx村经济和交通城市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热爱自己的童年时代,在乎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对村里圆满结束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观察希望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一份并力。

  调查过程及结果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本项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冀望真实和精准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在指导老师的偕同下,在村里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企业调查了排污及治理情况;走访了村里人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困难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的的,限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

  本次实地调查,我们成功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观察表明,唐坪村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个别地方蕴含省分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如附近水道水色浑浊,散发出臭味,水样ph值测定表明,其ph为酸性。通过参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可能引发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

  据调查,很多人认为,大大目前唐坪村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而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村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为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意见保护我们的环境趁势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做起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唐坪村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的`环境治理极佳意识也是很强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供货生产的迅速经济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苟延残喘生存和经济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基克县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目前这种环境经济状况,光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工业污染的,保护环境也如果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科学管理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自我意识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地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形塑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三)改进意见

  为此,我们促请从我们自己做起,从日复一日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2、慎用清洁剂,选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防止造成富营养化。

  3、不乱扔污泥及废弃物,将垃圾拉到指定的地点。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非常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6、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读书法律,积极向环保部门投诉破坏环境的行为。

  7、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2

  序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国家的改革政策,家乡的变化也越 来越大了。我的家乡是浙江建德,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是建德的一个小镇的一个普通小村——汪家村,建德是草莓之乡,农民占了80%,大部分的家庭是以种草莓为主要经济来源,草莓种植户从一开始在自己村里到扩展到外省。村里的90%以上的村名的生活水平也挺高了,带动了村里的发展。

  主体:

  我根据我的调查,从经济水平、住房、道路交通、教育、娱乐设施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汪家村这十年来的变化。

  经济水平:

  十年前:经济比较落后,大部分的村名靠在自己村种草莓来获取一定的收入,但是,由于当时的草莓市场不是很景气,只是靠种草莓,收入还是微薄的,家中通常还有人在外地打工赚钱。并根据一年四季,种相应的作物,来获取收入。

  十年间:随着草莓市场的扩大,大部分的种植户了解了外省比如海南、广东、福建等靠南德省份草莓的销售量大,且这些地方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开始有几乎村民出去种草莓,一、二年下来,收入不少,远远比在村里种草莓的收入高。于是,接下来,村里的种植户知道了在外省能赚到更多的钱,大家都相继离开村子出去种草莓了。在外地种草莓的人大部分赚到了钱,也尝到了甜头,就持续在外地承包土地种好几亩的草莓。现在,很多在外省种植草莓的村民回来了。生活水平、经济水平提高了不少,大部分村名富裕了起来。

  住房:

  十年前:村里的房子90%是泥瓦房,甚至还有比较陈旧的木头房,有些房子已经经受不起风吹日晒了,有些已经被废弃,面临的就是倒塌了。房里的家具也很陈旧了,当时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电器。

  十年间:一幢幢陈旧的房子开始拆迁,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开始重视物质享受,首先就是住房问题,国家的'政策也很好,在要建造新房时,国家会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这也极大鼓励了村名们建房。在这十年间,一幢幢漂亮的砖瓦房建成了,有钱的人家造了两三层的楼房,紧接着,一幢幢泥瓦房被一幢幢砖瓦房取代了,村子显更加鲜活和富有生气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户人家也都配齐了,电话,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渐渐住进了每位村民的家。人们的脸上也时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道路交通:

  十年前:村与镇相连的路是水泥路,一到雨天就特别泥泞,村里的小道很窄,有的地方只能一个人可以通过,自行车都很难通过。晚上村子就陷入一片黑暗了,不用说什么路灯了。而且交通也不便利。

  十年间:在政府的补贴下和村民集体的建议下,从村里到镇上的这条路变成了水泥路,走得更方便了,雨天也不会泥泞了。村里的原来的小道也渐渐地被水泥道取代,扩宽了不少,别说自行车了,现在连小轿车都能通过。村里也安装了路灯,以后晚上出去,就不会害怕看不到路了。因为路平坦了,交通也便利了。

  教育:

  十年前:记得我这辈和我的哥哥姐姐们上小学时在村里的小学校里,那里设备部齐全,教室很小,学校很小,而且雨天的时候还会漏水,光线也不能充分利用。

  十年间:村中很多家庭的小孩都开始去镇上的学校上学,那里设备齐全了,教室大了,学习资源也更丰富了。教育水平提高了,很多学生在外面学有所成,工作方面也很不错,而且一些还为建设家乡做出了不少贡献。使家乡更好的发展起来了。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国家的改革政策,家乡的变化也越来越大的了。我的家乡是浙江建德,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是建德的一个集体生活小镇的一个普通小村——汪家村,建德是草莓之乡,农民占了80%,大部分的家庭是以种草莓为主要中国经济来源,草莓种植户从一开始在自己村里到扩展到外省。村里的90%以上的村名的水平生活水平也挺差了,带动了村里的发展。

  主体:

  我根据我的调查,从经济水平、住房、道路交通、教育、娱乐设施等两三个几个方面来谈谈汪家村这十年来的变化。

  经济水平:

  十年前:经济比较落后,大部分的村名靠在自己村种小庙草莓来获取一定的收入,但是,当时由于当时的草莓市场不是非常景气,只是靠种草莓,收入还是微薄的,家中通常还有人在闽南地区外省打工赚钱。并根据一年四季,种相应的作物,来获取收入。

  十年间:随着蓝莓市场的扩大,大部分的种植户了解了外省比如海南、广东、福建等靠南德省份草莓的销售量大,且这些地方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开始有几乎村民去出去种菠萝,一、二年下来,收入不少,远远比在村里种草莓的收入高。于是,接下来,村里的种植户知道了在外省能赚到更钱多的钱,大家都相继离开村子搬出出去种草莓了。在外地种柠檬的人大部分赚到了外省市钱,也尝到了甜头,就持续在外地承包土地种好种点的草莓。现在,很多在外省种植草莓的村民回来了。生活水平、世界经济水平提高了不少,大部分村名富裕了起来。

  住房:

  十年前:村里的房子90%是泥瓦房,甚至还有更为出租房陈旧的木头房,有些房子已经受经受不起风吹日晒了,有些已经被废弃,面临的就是坍塌了。房里的家具也很陈旧了,当时也没有什么踏实更为重要好的电器。

  十年间:一幢幢陈旧的房子开始拆迁,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开始重视道德感,首先就是住房问题,国家的政策也很好,在要建造新房时,国家会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这大大也极大鼓励了村名们征用土地。在这十年间,一幢幢艳丽的平房砖瓦房建成了,有钱的人家造了两三层的楼房,紧接着,一幢幢泥瓦房被一幢幢砖瓦房取代泥土了,村子显更加鲜活和富有生气了。村民的生活发展水平提高了。每户人家也都配齐了,电话,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渐渐住进了每位村民的家。洋溢着人们的脸上也时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道路交通:

  十年前:村与镇相连的路是沥青路,一到雨天就更为重要泥泞,村里的小道很窄,有的地方只能一个人可以通过,自行车虽然很难通过。晚上村子就陷入一片黑暗了,不用说什么路灯了。而且交通也不便利。

  十年间:在政府的补贴下和村民集体的村长建议下,从村里到镇上的这条路变成了水泥路,走得更方便了,雨天也不会泥泞了。村里的'原来的小道村内也渐渐地被水泥道取代,扩宽了不少,别说自行车了,现在连小轿车都能通过。镇上也安装了路灯,以后晚上出去,就不会害怕找不出路了。因为路平坦了,交通也便利了。

  教育:

  十年前:记得我这辈和我的哥哥弟弟姐姐们上小学时在村里的小学校里,那里设备部齐全,教室很小,学校很小,而且大雨天的时候还会漏水,反射也不能充分利用。

  十年间:村中很多家庭的小孩虽然开始去镇上的学校上学,那里设备齐全了,教室大了,学习资源也极丰富了。教育水平提高了,很多学生在那儿学有所成,教育工作方面也很不错,而且一些还为建设家乡做出了不少贡献。使家乡更好的健康发展起来了。

  娱乐设施:

  十年前: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教学设施。

  十年后:村里建了一个村民活动中心,里面有麻将桌,还有羽毛球乒乓球等简单的娱乐设施,确实村名在空闲的同时还可以在这里娱乐娱乐,嘛何乐而不为呢。

  其他方面:村里还建了一个服装厂,一些在闲暇时候的村妇们就可以回去工作,获得一定收入,很方便,也使总体经济上升了。

  小结:总的来说,这十年来,家乡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村民们都在不断努力着建设我们的家,这是个和谐的村,我们会让我们的村更美好,我相信,五年后,或是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有更大更大的变动,人民的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4

  【摘要】1987年,神州大地竖起了一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这杆大旗一直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而今,这面大旗在神州大地矗立整整30年,30年间中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xx年寒假,以寒假返乡为契机,北京科技大学560名同学在全国三十余省市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主题调研。调研采用统一调研标准,东中西部、城乡进行区分,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法、调查法对家乡的三十年变化进行调研。针对同学们反馈的大量调查问卷和调研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调研报告整理后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 变化 城乡 区域 调研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使得古老的中国主动的与世界接轨。时至今日,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改革开放是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决策,对中国步入世界强林之列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改善民生、增加民主等方面也是其他政策无法比拟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三十年期间全国各地究竟有什么变化?为此,北京科技大学以寒假假期为契机,组织学生对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进行调研。共有560名同学加入调研行列,计回收48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865份)和554份有效调研报告,同学们调研的足迹北抵齐齐哈尔南到南宁,东到上海西至张掖,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综合运用访谈、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各自家乡三十年间的变化进行调研,回校后,经过对同学们的调研报告进行整合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作用。

  在4865份有效问卷中,问卷填写者的男女比例为2684:1181,年龄由最小18岁到最高81岁,年龄跨度为63岁,调查地区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县)、农村的比重大约为1:2:2.5:5,基本上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各地区的变化。

  一、东部发展

  东部基本概况:中国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正式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改革开放历程中,东部地区不仅自己保持快速、稳定发展,同时对西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里,我们将分别就东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巨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伊始,城市便率先行动起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城市在经过三十年的变化后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这种变化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前,大多数农村的人民生活在贫瘠土地的怀抱之中,特别是山里面,那里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便利的交通设施,过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人们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繁衍生息,且封闭贫困。自从国家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百姓也渐渐觉醒了。他们不甘一辈子都困在这贫穷的大山里。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憧憬,于是借着这股改革开放的风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路不止,默默奉献。于是,公路网如叶脉从城里向乡村延伸,一条条公路抛向崇山峻岭,一座座桥梁飞架于大河两岸,乡与乡,山城与乡村抹去了天然的分隔,携手连成一体。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通往各行政村的道路多是机耕道,路面狭窄,被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雨天泥泞,路难行。有的路段甚至在雨水的几次冲击下就坍塌了。而且农村人想出一趟远门依然不是那么的方便。为了去一个地方,人们常常要花上不少时间,有的时候还要车、船等不断的周转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人担心。不过20xx年以来,中央加大“三农”的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农村人民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力拼搏,迎难而上,一场农村公路建设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除了农村交通的变化,村里的其他设施也有了不小的变化。以前农村里没有人会想到娱乐设施和公共设施。

  2、农村公民就业及收入变化

  从农村基础设施的进步到农村教育的深化,从农村政策的改良到农村休闲方式的更新,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人大多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来养活自己。这样单一的劳动方式很难让农村富裕起来。所以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也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新的品种,实现多元化发展。

  以福建某地为例,在农业品种的引进方面,以前人们主要种植的是山药,油菜籽,小麦等作物,目的是养家糊口,储备粮食。随着改革开放,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人们已经开始种植胡萝卜、药材等经济作物,来获取更大的收入,发展本地经济,建立胡萝卜市场,发挥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只有打开市场,才能引进更好品种,才能卖出农产品,才能提高生活水平,达到并超越小康。

  此外农业结构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河北某地农业结构30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单纯的一年一熟的玉米和小麦轮番种植,现在作物的种类已经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先前的麦地已经建起了一座座草莓或蔬菜大棚,曾遭人弃置的`荒地已经变成今天的蘑菇基地,当初不景气的小店已经养起了奶牛为附近居民提供鲜奶,而原来被堆在路边的秸秆现在已被放入沼气池发酵成了燃气。这些举措不仅使人们腰包鼓起来,生活环境也改善了不少。与此同时,农村也发展了其他的经济,希望以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一些类似小作坊的手工业增多,随着改革的浪潮,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以唐奉镇为例,它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丝网产业。目前,入驻唐奉镇丝网小区的丝网企业已近20家。此类现象不胜枚举。农村在民营企业发展浪潮中有了长足的发展。

  3、住房条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人们大多居住在一间低矮的土屋里,有的甚至是两户人家共用一间房屋,村里的厕所也是乱七八糟、臭气熏天。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经济也发展的比较快。这时人们就想到了自家房屋的改建,之后各村便进行了大范围的住房改建。所以近些年来,农村里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套房逐渐取代了低矮的土坯房。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大家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论是在居住面积还是居住质量环境都改善了,过去是一大家子,祖孙三代,兄弟好几房都挤在一个房子里,即使房子很大也是很拥挤。而现在基本上是小家制,一家三口住一个房子,有的甚至造房子三层四层,即使是五层的也不少,这样子居住面积便和空间伸展了,而房子的装潢也十分豪华,里面的设施,如洗手间、浴室、厨房等都齐全,居住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4、医疗保险方面

  农村医疗方面的改善,农业税改的益处也同样是令人欣慰的。农业医疗保险: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鲜有人去买医疗保险,农村人病了大多是自己去山里找些草药自己煎着吃,医疗状况堪忧。随着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人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变,改革措施的不断实施,使百姓越来越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基本上实现人人都有医疗保险,每人仅需交10元钱就可以享受一年的保险。国家的强大依赖于人民的强大,有了医疗保险,农民就有了一大保障,真正在强大起来。

  农业税收方面,自从实行“三农”政策以后,国家减免了一切农业税,农民收有所得,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越性。农业税还尚未减免的时候,有时税收,政府人员强制执行政策。甚至拉马,只要能抵偿农业税的,什么都拉,目的是让农民用钱来赎,有时候会出现打斗现象,农民自行组织多次的上告现象,现在农业税的减免,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也稳定了社会,增进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对于国家富强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5、教育方面的变化

  作为觉悟比较早的东部人来说,是绝对不会置教育于不理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县各村就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东部人对外来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多,他们明白正是知识让美国、英国等地区迅猛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们对知识都有着渴求。在生活得到改善时就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这么想的。不过幸好有国家的政策帮助人们提高觉悟,国家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保证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对于一些实在有困难的家庭,国家和社会也是一直在帮助他们,保证让他们都能上的起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农村人民的教育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6、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虽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架鼓、舞狮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而以前由于贫穷,很少有时间进行这样的活动。近年来,人们的业余时间多了,原本许多濒临失传的珍贵民间艺术也重放异彩。村中扭秧歌,唱戏,书法社等民俗活动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人们在闲暇时或是拿起扇子跳两下,或是撩起嗓子唱两句。舞步与歌声真正体现了人们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好。数字电视、电脑使人们在休闲的时候也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了解世界上的各种动态,而不仅仅只是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从以上东部地区的城市以及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对东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的飞速发展,东部紧随其后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势头。

  二、中部发展

  三十年前,也就是1978年12月,当位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的18户农民为了摆脱贫穷的命运,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属于集体的耕地承包到户,打破公有制的限制搞起生产责任制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想到中国历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就此拉开了序幕。

  中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三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到乡村、从基础设施到社会福利、从传统农业、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从人民生活水平到生活方式、从休闲方式到思想观念,在各个地点、各个方面的变化都让世人称赞不已。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各个城市一样,三十年前中部地区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极不完善的。城中道路路况差,下雨后有积水,没有路灯;交通干线基本都是自然形成的,道路规划不科学;城市电网连接混乱,输电能力差,断电现象十分常见,有的小城甚至还没有通电;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基本没有,污水大多直接排放等。

  而今中部地区的各个城市,大部分城区的主要道路都是水泥路面,两旁配有人行道。有的城市还有较好的街边绿化。现在各个城市的交通干线都经过了科学的规划,道路流通能力大大增强。绝大部分城市都早已完成了电网改造工程,不仅输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电网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大部分城市都有了自己的高楼群。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还表现在城市供热供暖设施日益完善等方面。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据了解,近7年间,大同市区的配套城市道路灯光工程投资达6000多万元,共安装1.5万盏灯。下面是对近七年来大同市大型道路建设工程的简单统计。

  时间投资/元项目

  20xx年9000万新建北路、迎宾东西路、宾西街道

  20xx年1.1亿“三大五小”道路拓宽工程

  20xx年4亿“1111”道路拓宽工程

  20xx年2.6亿同泉路、新胜东西街、迎宾大道续建工程

  20xx年1.4亿同泉路等8条主干道拓宽工程

  20xx年1.8亿迎宾大道、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

  20xx年3.6亿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新胜东西街延伸段续建工程

  2、城市居民就业与收入方面

  改革开放前,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中部地区城市居民大多是工厂里的工人。他们的收入来源以工资收入为主。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低下和社会经济的整体落后,工人们虽然端着“铁饭碗”,但是“铁饭碗”里的“馍馍”并不多。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少,而且他们的收入不稳定,生活相对比较困难。1978年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在3050元左右。

  3、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部地区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十年前,绝大多数民房面积小、装修差,配套设施极不完善。那时人们住的是十分拥挤的筒子楼。九十年代宽敞明亮有独立卫生间的三室一厅是人们追求的标准,到了21世纪人们对住房条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房屋本身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活的需要,还要求房屋附近要有较好的环境、购物条件,以及要便于子女上学等。

  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该市6年来先后实施了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德政工程,好房子、新房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513条老街小巷也旧貌换新颜,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全市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已超过200座,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xx年的19.8平方米增加到了20xx年的27.2平方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xx年末,拥有房屋所有权的家庭达到89%,住上了单元式配套住宅的家庭达到91.25%,拥有两套住房以上的家庭有17%。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家庭达到94.25%。

  4、医疗社会保险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大小城市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医疗机构不多,从医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因此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城市的大小医院都引进了许多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极大的促进了中部地区医疗条件的改善,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调查显示太原市到07年,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305个,实有医疗床位2311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186人,其中,职业医师11924人,职业助理医师1026人,注册护士11634人。每千人拥有医生4人。

  5、教育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很大部分人看来已经成为了头等大事。很多人在教育上的投入已居各项投入的首位。同时各地政府也更加重视教育,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

  以山西省朔州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市的教育事业以不断改革为动力向前快速发展,截至到20xx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93所、幼儿园24个,教职工17853人,在校学生312105人,在园幼儿17908人。

  6、思想方面

  思想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导向性,因此任何方面的改变都不如思想的改变来的深刻和影响持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的人们早已不是以前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的民众了。人们的思想一步一步的变得活跃和开放、变得更易接受新事物。

  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各个农村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调研,1978年以前农民人均月收入大都低于10元。80年代家庭年收入在120元以下和120-360元之间的均占45%。而现在的中部地区农民腰包鼓起来了,农村家庭年收入在6000-12000元之间的占63%。很多乡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2900元,人均月收入大都在500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粮食产量增多价格升高,猪羊牛鸡等副产品价格提高农民在农副产品上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收入自然多了。现在的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会外出务工,大多数农村人从事建筑或服务等行业,还有的做小生意。

  当然有的地区还利用了自身的特色优势。比如有的农村地区可以利用某些历史文化遗址来开发旅游业,增建一些文化设施,吸引游客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这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当地人的创收渠道提高了收入水平。

  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为例:1978年以来农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各年清徐县农民年人均收入情况

  年份/年197819821985199019952000201120112011

  收入/元10615649476714553285516256826379

  据了解,1978年清徐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106元,20xx年人均收入6379元,是78年时的近60倍。

  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是较贫困的。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极差。相当一部分群众住的仍是旧社会时二三十年代建的房屋,就是以茅草稻草为屋顶以竹篾土胚为墙的房子。现在的中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新房。有很大一部分人还修起了小洋楼,过起了住别墅般的生活。

  调查显示,山西省昔阳县三十年前人们住得是用石头堆砌的石屋和低矮的土窑洞。遇到下雨天,外面是倾盆大雨,石屋里面就是淅沥小雨,锅碗瓢盆摆了一地接着落下的雨水。窑洞里早已漫进大量雨水,苦不堪言。而现在,小楼平地而起,配套着一个个清新干净的小院,错落有致的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宽敞明亮的屋子,喜气洋洋的笑脸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调查问卷显示,有62、5%的人觉得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自己的居住条件变化较大,居住质量及环境都大幅改善。

  农村的医疗和保险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农村保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再到壮大的发展历程。三十年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和全国其他地方的贫困地区一样,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医生少甚至没有,医生医术、素质低。农村基本没有医院。在当时的农村保险事业更是一片空白。

  改革开放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大多数医院设备落后,医务人员少。因此在很多的时候,面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乡里的医生顾虑重重,都敢医治,只有申请将患者转到市医院去。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很多时候只能靠水路运输或是直接步行,这很容易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近几年,公路的全面建设兴起,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于是医院也引进了很多新的设备,乡镇居民的医疗条件有了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医疗社保制度在农村的实施,使乡民们在生病时终于可以不用那么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可以放心的到医院就医了。

  三、西部地区的发展

  建国以来至70年代前期,在国家建设三线地区等战略的影响下,西部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在比较落后的地区形成了一批城镇。而70年代中后期,国家的发展战略发生转变,经济重点开始由内地转向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投资比例开始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而在世纪之交,西部大开放的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以极快的步伐追赶东部地区的发展脚步。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设能力差,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极不完善。城镇普遍存在工业区、居住区等布局不合理的情况,而城镇里的交通及城镇之间的公路联通状况均较差。尤其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城镇居民的出行有很大不便。在一些地区,由于电网及供水线路的不完善,居民在用水用电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本身比较缺少,再加上没有足够设施有效的水利工程,导致居民用水困难。

  西部地区城镇存在的这些情况在改革开放至今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经过三十年的积极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在交通方面,西部地区,尤其是地形复杂地区的交通在三十年里有了质的飞跃。大多数城镇内部的规划越来越趋向合理化,环城路、网状路等使城镇内的交通越来越便捷;而城际间相互连接的铁路、省道、国道甚至是高速公路也越来越多,大大便捷了西部居民的出行。在一些省会城市或旅游业较发达的城市,还建起了机场,方便当地居民及国内外的游客的出行与来访。

  2、经济收入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受地区环境及经济政策的制约,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城镇中第二产业不发达。据统计,1978年西部城镇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仅在30元左右。相比于第二产业,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一些基本的服务行业由于受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政策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政策,使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普遍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政策放宽,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不少以个体经营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较大贡献。

  以地处西南的云南省腾冲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腾冲市的工业通过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2%提高到20xx年的19%。初步形成了制药、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矿业、旅游产品、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

  3、居住条件方面的变化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西部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居住地周边的环境改善两方面。

  首先,在住房条件方面,三十年前,即使是处在西部的城镇地区,居民的住房条件也比较差,楼房很少,基本都是居住在平房中,而且居住面积小。同时,居民居住的平房大多为砖混结构甚至是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且封闭性差。

  以对巴彦卓尔市的调查为例:改革开放以前,巴彦卓尔市的居民住房均是一些破旧的砖瓦房,人多空间小,经常是五、六口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小房子内。城镇的街道两旁大都是比较低矮且卫生条件较差的店铺。而如今,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居民居住的都是宽敞明亮的楼房,面积大,居住条件好;而街道两边更是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商场等。

  4、思想观念方面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喀什地区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整个地区全面落实“两基”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的整顿与管理,做好免费义务教育和核定中小学机构编制及补充教师工作,推行教师平聘制度,改善教学条件。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5

  一、调查人:

  xxx。

  二、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三、调查地点:

  xx省xx市。

  四、调查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

  五、主题:

  家乡整体社会调查报告。

  六、前言:

  “钻石般晶莹、火焰般活力、田园般美丽”。

  七、历史文化资源:

  得天独厚。

  我的家乡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们就涉足淇水之滨,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战国秦汉时期冶铁,唐至元代制瓷,宋代采煤业,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据一定地位。商代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赵国均定都于此。境内淇河是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被誉为“北方漓江”。《诗经》中有19篇专门描写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药王孙思邈、一代文豪罗贯中曾隐居于此。淇河天然太极图气势宏伟,是周文王演绎八卦之地,被称为“太极之源”。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大伾山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有“登大伾如临东岳”之美誉。山上北魏大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文化发源地,境内云梦山有“云梦仙境”之称,战国时期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培育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纵横家,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全市共有8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的有浚县泥塑、浚县民间社火;省级的有浚县泥塑、浚县民间社火、正月古庙会、浚县西路大平调、浚县黄河古陶、淇县落腔、淇滨区白蛇闹许仙传说和山城区的金龟舞。还有以辛村卫国贵族墓地和鹤壁古瓷窑遗址为主要内涵的青铜文化和陶瓷文化,以子贡、鬼谷子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以黄河古陶、石雕、木雕、泥塑、泥玩、剪纸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

  七、发达的交通条件:

  鹤壁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公路、壶台公路横穿东西,鹤壁正在成为豫北“十”字交通的中心。

  八、丰富的矿产:

  鹤壁物阜源丰,阡陌生金。矿产资源已发现 33种,且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东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小麦、玉米、花生、红枣等。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被誉为“淇河三珍”,久负盛名。

  九、农业工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鹤壁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畜牧业产值与加工产值的比例、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两项指标居全国前列。()工业生产独具特色。围绕资源型工业、先进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基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强市”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已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等五大循环产业链,被河南省列为循环型城市试点。三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已形成规模和特色。

  十、生态状况:

  20xx年国家住房和城乡xxx公布了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名单,全国共六个城市,河南省鹤壁榜上有名。河南省住建厅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鹤壁将按照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建设相关要求,建立长期、稳定的工作机制,细化深化试点示范内容,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低碳绿色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交通体系、生态绿地系统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建设。

  十一、城镇化进程中的成绩存在的问题:

  20xx年底,鹤壁市城镇化率预计达到,比20xx年底的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这表明,鹤壁市的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虽然说在一些政策上做了改进,比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尊重群众、尊重规律、尊重实践、尊重创造”的基本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鹤壁市还在户籍、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相辅相成的配套政策措施,让广大农民“从头到脚”都成为城里人。另外,项目和产业的发展也为鹤壁市转移农村人口创造了条件,去年,一批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落户鹤壁,就业岗位大幅增加。

  可以说,鹤壁城镇化率较高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大量的问题仍然存在,急功近利的城镇化,以煤炭化工为产业支撑的河南鹤壁,为了应对因煤炭开采而出现的采空区问题,1992年开始在老城区40公里外的地方建设新区,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建设新区的地级市。然而,这个建设时间已经长达20多年的新区,到目前为止,还是个空心之城。建议:如今面对着大好的发展机遇----沿海城市建设投资加速向内地转移,但是必须牢牢的抓住对的政策,脚踏实地实施对的政策,才能做到真正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目前鹤壁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捷径;及时解决对城镇化的本质认识不清,总体规划滞后,人才流失严重,土地制度不完善,政府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新型城镇化不仅化“地”更要化“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文化建设为依托;注重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特征及经验借鉴;树立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新型城市文化观念,树立城市精明增长的观念;构建新型城市产业分工,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完善户籍管理、集体土地流转、社会保障等各项机制,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新老区协调发展,实现新老区共生共荣。

  只有认清形势,大胆改革创新,年轻一代人智慧与心血的奉献,家乡才能越来越美好,祖国才能越来越强大!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国家的改革政策,家乡的变化也越来越非常大了。我的家乡是浙江建德,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小城是建德的一个小镇的一个普通小村——汪家村,建德是草莓之乡,农民占了80%,大部分的家庭是以种草莓为主要经济,草莓县里种植户从一开始在自己村里到扩展到外省。村里的90%以上的村名的生活水平也挺非常高了,带动了村里的发展战略。

  主体:

  我根据我的调查,从经济水平、住房、道路交通、教育、娱乐设施五十年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汪家村这十年来的变化。

  经济水平:

  十年前:经济比较落后,大部分的村名靠在自己村种草莓来获取一定的收入,但是,由于当时的草莓市场不是很本土市场高速成长,只是靠种草莓,收入还是微薄的,家中省城通常还有人在外地打工赚钱。并根据一年四季,种相应的作物,来获取收入。

  十年间:随着草莓市场的扩大,大部分的种植户了解了外省人比如海南、广东、福建等靠拉维斯省份草莓的销售量大,且这些地方供不应求的供过于求局面。于是,开始有几乎村民出去种草莓,一、二年下来,收入不少,樱桃远远比在村里种草莓的支出高。于是,接下来,村里的种植户知道了在外省能赚到更多的钱,大家甚至相继离开过来村子出去种草莓了。在外地种省城草莓的人因大部分赚到了钱,也尝到了甜头,就持续在外地承包土地种好几亩的草莓。现在,很多在外省种植草莓的村民回来了。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不少,大部分村名富裕了起来。

  住房:

  十年前:村里的房子90%是泥瓦房,甚至还有比较陈旧砖头的木头廒,有些房子已经经受不起风吹日晒了,有些已经被废弃,面临的就是倒塌了。房里的家具也很陈旧了,当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特别好的家用电器。

  十年间:一幢幢陈旧的房子开始拆迁,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增加,大家开始重视虚荣,首先就是住房问题,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很好,在要建造新房时,()国家可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这也极大鼓励了村名们建房。在这十年间,一幢幢漂亮的砖瓦房建成了,有钱的人家造了两三层的楼房,紧接着,一幢幢泥瓦房被一幢幢砖瓦房取代了,村子显更加隽永和富有生气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了。每户人家也都配齐了,电话,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渐渐住进了每位菜农的家。人们的脸上也时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道路交通:

  十年前:村与镇相连的路是水泥路,一到雨天就汤宝如泥泞,村里的`小道很窄,有的地方只能一个年轻人可以通过,自行车全都很难通过。晚上村里一片片就陷入一片黑暗了,不用说什么照明灯了。而且交通也不便利。

  十年间:在政府的补贴下和村民集体的建议下,从沥青路村里到城里的这条路变成了水泥路,走得更方便了,雨天也不会泥泞了。村里的原来的小道也渐渐地被水泥道取代,扩宽了不少,别说自行车了,现在连小轿车都能通过。村里也安装了路灯,以后晚上出去,就不会愤恨看不到路了。因为路平坦了,交通也便利了。

  教育:

  十年前:记得我这辈和我的哥哥姐姐们上小学时在村里的小学校里,那里设备部齐全,教室很小,学校很小,而且雨天的时候还会漏水,光线也不能充分利用。

  十年间:村中很多家庭的小孩都开始去镇上求学的学校上学,那里设备齐全了,教室大了,学习资源也愈来愈丰富了。教育水平提高了,很多学生在外面学有所成,党务工作方面也很不错,而且一些还为建设家乡了不少贡献。促使家乡更好的发展起来了。

  娱乐设施:

  十年前:几乎没有什么综艺设施。

  十年后:村里建了一个村民活动中心,里面有麻将桌,还有羽毛球乒乓球等恰当的娱乐消防设施设施,村名在空闲的闲余同时还可以在这里娱乐娱乐,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其他方面:村里人还建了一个服装厂,一些在闲暇时候的村妇们就可以去教育工作,获得一定收入,很方便,也使总体经济上升了。

  小结:总的来说,这十年来,家乡的涨落还是很大的,村民们都在不断努力着即使建设我们的家,这是个和谐的村,我们能够让我们的村更美好,我相信,五年后,或是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有更大的变化,人民的水平要有更大的提高!

家乡的变化调研报告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国家的改革政策,家乡的变化也越来越大了。我的家乡是X省建德,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是建德的一个小镇的一个平凡小村——汪家村,建德是草莓之乡,农夫占了80%,大部分的家庭是以种草莓为主要经济来源,草莓种植户从一开头在自己村里到扩展到外省。村里的90%以上的村名的生活水平也挺高了,带动了村里的发展。

  主体:

  我依据我的调查,从经济水平、住房、道路交通、教育、消遣设施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汪家村这十年来的变化。 经济水平:

  十年前:经济比较落后,大部分的村名靠在自己村种草莓来获取一定的收入,但是,由于当时的草莓市场不是很景气,只是靠种草莓,收入还是微薄的,家中通常还有人在外地打工赚钱。并依据一年四季,种相应的作物,来获取收入。

  十年间:随着草莓市场的扩大,大部分的种植户了解了外省比如X省、X省、X省等靠南德省份草莓的销售量大,且这些地方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开头有几乎村民出去种草莓,一、二年下来,收入不少,远远比在村里种草莓的收入高。于是,接下来,村里的种植户知道了在外省能赚到更多的钱,大家都相继离开村子出去种草莓了。在外地种草莓的人大部分赚到了钱,也尝到了甜头,就持续在外地承包土地种好几亩的草莓。现在,许多在外省种植草莓的村民回来了。生活水平、经济水平提高了不少,大部分村名富有了起来。

  住房:

  十年前:村里的'房子90%是泥瓦房,甚至还有比较陈旧的木头房,有些房子已经经受不起风吹日晒了,有些已经被废弃,面临的就是倒塌了。房里的家具也很陈旧了,当时也没有什么特殊好的电器。

  十年间:一幢幢陈旧的房子开头拆迁,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开头重视物质享受,首先就是住房问题,国家的政策也很好,在要建筑新居时,()国家会赐予一定程度的补贴,这也极大鼓舞了村名们建房。在这十年间,一幢幢美丽的砖瓦房建成了,有钱的人家造了两三层的楼房,紧接着,一幢幢泥瓦房被一幢幢砖瓦房取代了,村子显更加鲜活和富有生气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户人家也都配齐了,联系方式,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慢慢住进了每位村民的家。人们的脸上也时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道路交通:

  十年前:村与镇相连的路是水泥路,一到雨天就特殊泥泞,村里的小道很窄,有的地方只能一个人可以通过,自行车都很难通过。晚上村子就陷入一片黑暗了,不用说什么路灯了。而且交通也不便利。

  十年间:在政府的补贴下和村民集体的建议下,从村里到镇上的这条路变成了水泥路,走得更便利了,雨天也不会泥泞了。村里的原来的小道也慢慢地被水泥道取代,扩宽了不少,别说自行车了,现在连小轿车都能通过。村里也安装了路灯,以后晚上出去,就不会可怕看不到路了。因为路平坦了,交通也便利了。 教育:

  十年前:记得我这辈和我的哥哥姐姐们上小学时在村里的小学校里,那里设备部齐全,教室很小,学校很小,而且雨天的时候还会漏水,光线也不能充分利用。

  十年间:村中许多家庭的小孩都开头去镇上的学校上学,那里设备齐全了,教室大了,学习资源也更丰富了。教育水平提高了,许多学生在外面学有所成,工作方面也很不错,而且一些还为建设家乡做出了不少贡献。使家乡更好的发展起来了。 消遣设施:

  十年前:几乎没有什么消遣设施。

  十年后:村里建了一个村民活动中心,里面有麻将桌,还有羽毛球乒乓球等简洁的消遣设施,村名在空闲的同时还可以在这里消遣消遣,真是何乐而不为呢。